腳踏式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9:55:49 2
專利名稱:腳踏式水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屬於一種農村灌水用的機具。
現有農村或其它地方用於稻田灌水、抽用水以及魚塘抽水等,均都是採用需要電力、動力的水泵抽水,這樣有的地方應用感到困難,特別是在農村好多地方既沒有電,又沒有動力,如稻田引水抗旱,現有需要電力、動力的水泵,人們覺得價格昂貴、搬動、架線、安裝、使用都不方便,且也很麻煩,所以說有的水泵在廣闊天地農村不太適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搬動、安裝、使用方便,又不需要電力的腳踏式水泵。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通過腳踏用力轉動齒輪變速來帶動水泵運轉而抽水的。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敘述。所提出的腳踏式水泵。它是由大齒輪1〔6〕、大齒輪2〔7〕、大齒輪3〔8〕、小齒輪1〔13〕、小齒輪2〔19〕、小齒輪3〔11〕和水泵〔9〕組成。其水泵〔9〕是通過大齒輪1〔6〕與小齒輪1〔13〕,大齒輪2〔7〕與小齒輪2〔19〕,大齒輪3〔8〕與小齒輪3〔11〕來帶動的,大齒輪1〔6〕是固定安在帶踏板的拐軸〔16〕上的,且拐軸〔16〕、中軸〔14〕、後軸〔12〕又通過滾珠軸承盒〔15〕安裝在梯形支架〔10〕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齒輪3〔11〕是直接安在水泵〔9〕的軸上的,且水泵〔9〕同樣是安裝在梯形支架〔10〕上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梯形支架〔10〕,其梯形支架〔10〕上連有座杆〔5〕,座杆〔5〕上又安有座板〔4〕,下與底座〔17〕中間的橫槓〔18〕連為一體,且中間橫槓〔18〕的前端連有叉杆〔1〕,叉杆〔1〕的頂端又連有扶手〔2〕,並在叉杆〔1〕與座杆〔5〕之間連有一橫杆〔3〕,以便使叉杆〔1〕與座杆〔5〕更加穩固。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它不需電力、動力,只需用力腳踏拐軸轉動齒輪變速機構,就可帶動水泵,即在1米至10米的高度範圍內進行抽水,既適用於家庭抽用水,又特別適用農村魚塘,以及引水灌田抗旱抽水用,且結構簡單,造價低,搬、運方便、適用性強。
圖1腳踏式水泵形狀結構裝配示意圖圖2圖1的A-A視圖實施例按附圖將總架加工成長90cm,寬50cm,以及與座杆、叉杆、扶手加工焊接成如圖所示形狀與齒輪、水泵等其它零部件加工組裝成這種腳踏式水泵,經實用完全達到了設計的要求,且搬、運方便,使用效果好。
權利要求1.一種腳踏式水泵,它是由大齒輪1[6]、大齒輪2[7]、大齒輪3[8],小齒輪1[13]、小齒輪2[19]、小齒輪3[11]和水泵[9]組成,其特徵在於水泵[9]是通過大齒輪1[6]與小齒輪1[13],大齒輪2[7]與小齒輪2[19],大齒輪3[8]與小齒輪3[11]來帶動的,大齒輪1[6]是固定安在帶踏板的拐軸[16]上的,大齒輪2[7]與小齒輪1[13],以及大齒輪3[8]與小齒輪2[19]均分別緊固在中軸[14]和後軸[12]上的,且拐軸[16]、中軸[14]、後軸[12]又通過滾珠軸承盒[15]安裝在梯形支架[10]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式水泵,其特徵在於梯形支架〔10〕上連有座杆〔5〕,座杆〔5〕上又安有座板〔4〕,下與底座〔17〕中間的橫槓〔18〕連為一體,且中間橫槓〔18〕的前端連有叉杆〔1〕,叉杆〔1〕的頂端又連有扶手〔2〕,並在叉杆〔1〕與座杆〔5〕之間連有一橫杆〔3〕。
專利摘要一種腳踏式水泵,它是由大齒輪1[6]、大齒輪2[7]、大齒輪3[8]、小齒輪1[13]、小齒輪2[19]、小齒輪3[11]、水泵[9]和梯形支架[10]組成。這種腳踏式水泵它不需動力、電力、只需用力腳踏拐軸轉動,就可帶動水泵,即可在1米至10米的高度範圍內進行抽水,既適用於家庭抽用水,又特別適用於農村魚塘,以及引水灌田抗旱抽水用,且結構簡單、造價低,搬、運方便,適用性強。
文檔編號F04D25/02GK2084527SQ9121239
公開日1991年9月11日 申請日期1991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1991年3月19日
發明者劉桐生 申請人:劉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