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滇重樓的栽培方法
2023-10-04 10:40:34 2
專利名稱:一種滇重樓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滇重樓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滇重樓為延齡草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可直接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用於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傷痛、驚風抽搐等症,是著名的中成藥雲南白藥、季德勝蛇藥片、宮血寧膠囊等的主要組成藥物。傳統藥用滇重樓主要利用野生資源,隨著中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滇重樓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大幅增加,而野生重樓生長緩慢,從種子萌發到收穫需10多年時間,難於滿足醫藥企業的製藥需求。近年來,人工栽培滇重樓成為已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滇重樓種苗培育成活率低,投資風險大,從種植到收穫需8 10年時間,投資回報周期較長,且完全由人工栽培的滇重樓藥用價值比野生滇重樓低,使滇重樓的規模化人工種植收到嚴重製約。因此,研究開發一種降低種植風險、縮短收益周期且能提高滇重樓藥用價值的滇重樓種植方法是客觀需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種植風險、縮短收益周期且能提高滇重樓藥用價值的滇重樓栽培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滇重樓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選擇海拔在1000 2500m之間,年降水量800mm以上,氣候溼潤、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呈中性或偏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地;
(2)、搭建遮蔭棚:按4X4m間距打穴栽樁,樁頂距地面2m,樁與樁的頂部用鐵絲固定,樁頂鋪蓋遮蔭度為70%的遮陽網;
(3)、種苗採集:在當地野生林中採挖已生長3 5年的野生滇重樓種苗;
(4)、栽培: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將滇重樓種苗在遮蔭棚內按15 20X15cm的株行距進行栽培;
(5)、種子採收:栽培次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滇重樓種子成熟,待蒴果開裂後種皮變成醬紅色時採收果實,獲得育種用種子成品;
(6)、塊莖採收:栽培3 5年後,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植株枯萎後對滇重樓根莖進行採挖,獲得成熟的中藥材滇重樓。進一步的,栽培工序後至種子採收前,對於非採種田,每年待有生殖器官的滇重樓植株展葉展花後,將其花部除萼片以外的部分摘除,保留萼片,直至滇重樓塊莖採收。塊莖採收前,每畝每年施用尿素、過磷酸I丐和硫酸鉀各10kg、20kg、12kg,栽培區域內N、P、K的施肥比例為1:0.5:1.2。本發明將滇重樓的野生採挖和人工培育進行有機結合,採用當地野生苗作為種苗,可以使種苗的適應性強,成活率高,且能最大化保留野生藥材的藥用價值,人工栽培後,短期內即可獲得收益,較低了種植投資風險。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易於推廣、收益高、風險低等優點,為滇重樓的人工規模化種植提供了新的優化方案,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加以限制,基於本發明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換或替換,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實施例1:
本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I)、選地:選擇海拔為1940m、年降水量980mm的雲南省宣威市山地進行種植,該地氣候溼潤、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呈偏酸性、排水良好;
(2)、搭建遮蔭棚:按4X4m間距打穴栽樁,樁頂距地面2m,樁與樁的頂部用鐵絲固定,樁頂鋪蓋遮蔭度為70%的遮陽網;
(3)、種苗採集:在當地野生林中採挖已生長3年的野生滇重樓種苗,此時種苗塊莖重約 IOg ;
(4)、栽培: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將滇重樓種苗在遮蔭棚內按15X15cm的株行距進行栽培,栽培後至塊莖採收前,每畝每年施用尿素、過磷酸韓和硫酸鉀各10kg、20kg、12kg,栽培區域內N、P、K的施肥比例為1:0.5:1.2 ;
(5)、種子採收:栽培次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滇重樓種子成熟,待蒴果開裂後種皮變成醬紅色時採收果實,獲得育種用種子成品,可以自己留種或上市銷售,由此每年均可獲得一定經濟收益`,同時每年將部分種子在撒入野生林中,以保證持續獲得野生苗,對於非採種田,每年待有生殖器官的滇重樓植株展葉展花後,將其花部除萼片以外的部分摘除,保留萼片,直至滇重樓塊莖採收;
(6)、塊莖採收:栽培5年後,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植株枯萎後對滇重樓根莖進行採挖,獲得成熟的中藥材滇重樓,此時塊莖重約70g。本實施例中,種植時採購野生種苗投入成本約2.5萬/畝,種植5年後,畝產幹品約200kg,可收益約12萬,扣除各項人工、土地成本,每畝地每年的種植收益約為1.5萬元。本實施例一次投入較少,但種植周期略長,適合土地成本較低的地區採用。實施例2:
本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I)、選地:選擇海拔為1940m、年降水量980mm的雲南省宣威市山地進行種植,該地氣候溼潤、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呈偏酸性、排水良好;
(2)、搭建遮蔭棚:按4X4m間距打穴栽樁,樁頂距地面2m,樁與樁的頂部用鐵絲固定,樁頂鋪蓋遮蔭度為70%的遮陽網;
(3)、種苗採集:在當地野生林中採挖已生長5年的野生滇重樓種苗,此時種苗塊莖重約20 30g ;
(4)、栽培: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將滇重樓種苗在遮蔭棚內按20X15cm的株行距進行栽培,栽培後至塊莖採收前,每畝每年施用尿素、過磷酸韓和硫酸鉀各10kg、20kg、12kg,栽培區域內N、P、K的施肥比例為1:0.5:1.2 ;
(5)、種子採收:栽培次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滇重樓種子成熟,待蒴果開裂後種皮變成醬紅色時採收果實,獲得育種用種子成品,對於非採種田,每年待有生殖器官的滇重樓植株展葉展花後,將其花部除萼片以外的部分摘除,保留萼片,直至滇重樓塊莖採收;
(6)、塊莖採收:栽培3年後,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植株枯萎後對滇重樓根莖進行採挖,獲得成熟的中藥材滇重樓,此時塊莖重約70g。本實施例中,種植時採購野生種苗投入成本約5萬/畝,種植3年後,畝產幹品約200kg,可收益約12萬,扣除各項人工、土地成本,每畝地每年的種植收益約為1.7萬元。本實施例種植周期短,回報 快,但一次投入較大,適合土地成本較高的地區採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滇重樓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具體步驟如下: (1)、選地:選擇海拔在1000 2500m之間,年降水量800mm以上,氣候溼潤、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土質呈中性或偏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地; (2)、搭建遮蔭棚:按4X4m間距打穴栽樁,樁頂距地面2m,樁與樁的頂部用鐵絲固定,樁頂鋪蓋遮蔭度為70%的遮陽網; (3)、種苗採集:在當地野生林中採挖已生長3 5年的野生滇重樓種苗; (4)、栽培: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將滇重樓種苗在遮蔭棚內按15 20X15cm的株行距進行栽培; (5)、種子採收:栽培次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滇重樓種子成熟,待蒴果開裂後種皮變成醬紅色時採收果實,獲得育種用種子成品; (6)、塊莖採收:栽培3 5年後,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植株枯萎後對滇重樓根莖進行採挖,獲得成熟的中藥材滇重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滇重樓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所述栽培工序後至種子採收前,對於非採種田,每年待有生殖器官的滇重樓植株展葉展花後,將其花部除萼片以外的部分摘除,保留萼片,直至滇重樓塊莖採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滇重樓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所述栽培工序後至塊莖採收前,每畝每年施用尿素、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10kg、20kg、12kg,栽培區域內N、P、K的施肥比例為1:0.5:1.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滇重樓的栽培方法,該方法採用當地野生苗作為種苗進行人工栽培,將滇重樓的野生採挖和人工培育進行有機結合,即最大化保留了野生藥材的藥用價值,又提高了種植的成活率,縮短了種植周期,較低了種植投資風險。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易於推廣、收益高、風險低等優點,為滇重樓的人工規模化種植提供了新的優化方案,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01C21/00GK103181285SQ20131006767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4日
發明者徐文立, 徐文江 申請人:宣威市淏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