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以一場劇目而聞名:姑蘇行盛小雲

2023-10-04 08:04:44 4

  當代花旦小生之類的小鮮肉大多都是一夜之間靠著某部劇爆紅,進而晉升為國民初戀國民老公等等。這樣的事情其實早在戲劇中凸顯的更為明顯。

  那麼,本期了解

  盛小雲,女,漢族,1969年1月生,民進會員,蘇州評彈演員。江蘇省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曲藝家協會主席,一級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盛小雲出身蘇州評彈世家,先後拜邢晏芝、蔣雲仙為師,她嗓音甜潤,運腔委婉自如,說唱俱佳。擅唱俞、麗、蔣等流派。多次出訪美國、加拿大、法國、荷蘭、新加坡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地演出獲得讚譽,2004,2005年分別在上海、杭州、蘇州、臺灣等地成功舉辦個人專場演出。

  代表作品有彈詞開篇《姑蘇水巷》、《傾杯·石城春望》,長篇彈詞《啼笑因緣》、《遊龍傳》、《白羅山》,中篇評彈《大腳皇后》、《雷雨》等。被評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先進工作者等,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3月4日在臺灣的第一次公演,成就「中國最美的聲音」。

  盛小雲以她出色的個人天賦、紮實的專業功底、勤奮的個人努力和優秀的舞臺表現,在走出校門整整20個年頭的時間裡,連續16年不間斷地持續收穫著屬於自己的成功與榮耀。在近20年的磨礪和打拼之中,盛小雲漸漸形成了自身在藝術上的一些特色。

  總體來看,她秀外慧中,踏實努力,說表清雅,彈唱嫻熟,嗓音條件尤其優越。她的說表,語言細膩而又簡潔洗鍊,節奏鏗鏘而又從容舒緩。她的演唱,聲音清麗而不單薄,行腔高亢而不滯重;甜美之中富韻味,舒展之中見挺拔。擅唱「麗調」、「俞調」和「蔣調」,所唱「祁俞調」更是深得其師神韻。

  沒有印象中該有的冷漠,盛小雲的語調輕緩、柔和、不緊不慢,安然的神色之下,是自信和平實。通常橫陳在即將展開對話的兩個陌生人之間的生硬和滯澀也統統消失了。盛小雲偏向用比較樸素的句子,藝術道路上的酸甜苦樂,也在她這樣素淡的語調中,似乎變成了一些稀鬆平常的事情。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