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的製作方法
2023-09-24 03:04:50
專利名稱: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電纜用複合帶,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
背景技術:
複合帶在現代工業光纜、特種光電纜及電纜通信生產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如何使用實效、優廉的材料相當關鍵,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穩步發展與產品性能競爭有效保障。現有包覆在光電纜內的鋼塑複合帶由於厚度較大,用來製作光電纜時造成纜徑也較大,對在一些特殊場合使用的光電纜,如敷設在管道中的光電纜,由於管徑較小,難以適應敷設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此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大大降低了由於彎折、刮蹭等因素,發生塑料層損壞的機率,提高了複合帶耐磨性,耐摺疊性及抗撕裂性,且儘可能減小纜徑,以適應使用要求而保證光電纜的結構和質量都不受影響。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包括一銅箔基材層,此銅箔基材層上、下表面分別鍍覆有第一鉻層和第二鉻層,此第一鉻層和第二鉻層各自的另一表面分別熱貼合有塑料複合層,此塑料複合層由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依次層疊組成。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塑料複合層中的聚乙烯膜與第二鉻層熱貼合固定。2.上述方案中,所述塑料複合層中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之間的厚度比均為1:
0.5 2.5ο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其塑料複合層均由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依次層疊組成,大大降低了由於彎折、刮蹭等因索,發生塑料層損壞的機率,提高了複合帶耐磨性,耐摺疊性及抗撕裂性,保證了複合帶的整體強度。2.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其結構設計合理、簡單、其儘可能減小了纜徑,以適應使用要求而保證光電纜的結構和質量都不受影響。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銅箔基材層;21、第一鉻層;22、第二鉻層;3、塑料複合層;31、聚乙烯膜;32、聚丙烯膜。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種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包括一銅箔基材層I,此銅箔基材層I上、下表面分別鍍覆有第一鉻層21和第二鉻層22,此第一鉻層21和第二鉻層22各自的另一表面分別熱貼合有塑料複合層3,此塑料複合層3由聚乙烯膜31和聚丙烯膜32依次層疊組成。上述塑料複合層3中的聚乙烯膜31與第二鉻層22熱貼合固定。上述塑料複合層3中聚乙烯膜31和聚丙烯膜32之間的厚度比均為1:0.5 2.5。採用上述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其塑料複合層均由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依次層疊組成,大大降低了由於彎折、刮蹭等因索,發生塑料層損壞的機率,提高了複合帶耐磨性,耐摺疊性及抗撕裂性,保證了複合帶的整體強度;其次,本實施例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結構設計合理、簡單、其儘可能減小纜徑,以適應使用要求而保證光電纜的結構和質量都不受影響。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其特徵在於:包括一銅箔基材層(1),此銅箔基材層(I)上、下表面分別鍍覆有第一鉻層(21)和第二鉻層(22),此第一鉻層(21)和第二鉻層(22)各自的另一表面分別熱貼合有塑料複合層(3),此塑料複合層(3)由聚乙烯膜(31)和聚丙烯膜(32)依次層疊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複合層(3)中的聚乙烯膜(31)與第二鉻層(22)熱貼合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複合層(3)中聚乙烯膜(31)和聚丙烯膜(32)之間的厚度比均為1:0.5 2.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包括一銅箔基材層,此銅箔基材層上、下表面分別鍍覆有第一鉻層和第二鉻層,此第一鉻層和第二鉻層各自的另一表面分別熱貼合有塑料複合層,此塑料複合層由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依次層疊組成,所述塑料複合層中的聚乙烯膜與第二鉻層熱貼合固定,所述塑料複合層中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之間的厚度比均為10.5~2.5。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光電纜的包覆帶大大降低了由於彎折、刮蹭等因素,發生塑料層損壞的機率,提高了複合帶耐磨性,耐摺疊性及抗撕裂性,且儘可能減小纜徑,以適應使用要求而保證光電纜的結構和質量都不受影響。
文檔編號G02B6/44GK202995102SQ20122054217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程曉松, 王小菲, 孫玉萍 申請人:蘇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