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
2023-10-19 09:23:12 1
專利名稱:一種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花卉的矮化栽培方法,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為姜科姜荷屬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原產於泰國清邁等地,主要作為佛教用花。由於粉紅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為姜科故稱之。姜荷花為穗狀花序,上部苞葉為桃紅色闊卵形不育苞片,下部為蜂窩狀綠色苞片,內含紫白色小花,花姿溫婉如蓮。同時,因其原產熱帶,花朵外形似鬱金香,又被譽為「熱帶鬱金香」。花期6 10月。姜荷花因其獨特的花型,鮮豔的花色以及花期長,目前已是國際上十分流行的鮮切花花卉新品種,國內近年開始引種栽培,如廣州、東堯、福州、雲南等地,目前已零星推向市場, 切花供不應求,市場前景極為看好。姜荷花主要是作為切花使用,作為盆栽使用的非常之少。姜荷花雖有花朵大的優點,但也存在花莖相對細長、易倒伏的缺點,並且株形相對發散、葉片下垂,直接作為盆栽花卉、花境材料存在一定的不足。但目前在國內外有關於姜荷花矮化處理技術的研究還未見報導,因此研究其矮化技術具有極大的新穎性和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所作的改進,提供一種姜荷花的矮化栽培技術,從而促進姜荷花切花種類作為盆花以及花境材料的應用。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是一種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篩選健壯的姜荷花種球;(2)露地種植;(3)小苗長至10-30cm時,用終濃度範圍為100_500mg/L的多效唑對小苗根部進行
澆灌處理;(4)進行常規日常水肥、病蟲管理,直至開花。本發明所述的步驟(1)與(2)之間,是將姜荷花種球用殺菌溶液殺菌。本發明所述的步驟(1)與(2)之間,是將姜荷花種球用除蟎溶液除蟎。本發明所述的殺菌溶液殺菌是將姜荷花種球在終濃度為0. 2%的50%白菌靈可溼性粉劑溶液浸泡30分鐘、涼幹。本發明所述的除蟎溶液除蟎是將姜荷花種球用2000倍15%掃蟎淨乳油浸淋處理 30秒,清水衝洗乾淨。本發明所述的步驟( 露地種植,是將姜荷花種球按行距株距25cm露地種植。本發明所述的步驟(3)中,小苗長至20cm時,用終濃度範圍為300mg/L的多效唑對小苗根部進行澆灌處理。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3)中,小苗長至25cm時,用終濃度範圍為500mg/L的多效唑對小苗根部進行澆灌處理。本發明所述的步驟(3)中使用的多效唑為每株200毫升。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經過本技術方案處理後,株高變矮約10%左右,花莖變矮20-30%左右,莖粗增加 10%左右,花莖粗增加15%左右。由於花莖變短,植株總體感覺緊湊,有較強的豐滿感,提升了觀賞價值,同時,由於花莖增粗,增強了抗倒伏能力,適合作為盆栽及花境材料。
圖1為三個多效唑濃度水平組與對照組處理組合的株高及花莖長;圖2為三個多效唑濃度水平組與對照組處理組合的莖粗及花莖粗;圖3為三個多效唑濃度水平組與對照組處理組合花莖橫、縱切面表層細胞長度;圖4為三個多效唑濃度水平組在田間的實際表現;圖5為P2處理組與對照組的效果比較直觀圖。圖中,Pl是澆灌100mg/L多效唑的狀態圖;P2是澆灌300mg/L多效唑的狀態圖; P3是澆灌500mg/L多效唑的狀態圖;CK是用清水處理的對照狀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試驗設計分別用依次遞增的三種多效唑(PP333)濃度100mg/L(Pl)、300mg/L(P2)、500mg/ L(P3),對姜荷花小苗根部進行澆灌處理,同時用清水處理作為對照(CK)。各設計重複三次。 多效唑為江蘇七洲綠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5%可溼性粉劑。試驗過程篩選健壯且大小基本一致的姜荷花種球,於2011年4月27日上午用終濃度為 0. 2%的50%白菌靈可溼性粉劑溶液浸泡30分鐘、涼幹;用2000倍15%掃蟎淨乳油浸淋處理30秒,清水衝洗乾淨;按行距株距25cm種植,每小區5株,總12個小區,以4個小區為一個大單元,即三種多效唑濃度水平區及一個對照共4小區,各重複三次,共3個大單元。 後期統計出苗情況,6月30日下午,對未出苗及出苗不整齊的則用備用小苗移植替換,確保苗勢整齊一致。7月1日上午,施複合肥,7月12日下午,按設計的濃度梯度對株高約為 20cm左右(10-30cm)的小苗進行澆灌處理,體積為200毫升每株,對照組用同體積的清水進行根部澆灌。然後對試驗材料的株高、花莖長、莖粗、花莖粗進行測量。株高為整株葉片的最高值,即從地面到最高葉尖的長度,花莖長是從地面到花序苞片下緣的長度,兩都都用直尺測量;莖粗為植株基部的長軸徑(莖部為扁平狀),花莖粗為花莖最粗部分的直徑,兩者都用遊標卡尺測量。然後製作花莖橫切面、縱切面的切片,用奧林巴斯數碼螢光顯微系統 (BX51T-32P01+BX2-FL+DP72)進行觀察並測量。試驗效果根據田間調查、統計,計算三個處理組的株高、花莖長的平均值,如圖1所示,三種濃度水平處理組的株高、花莖長都較對照組的矮,其中P3組的矮化程度非常明顯;從圖2的莖粗及花莖粗平均值可知,莖粗中除P3比對照組略小外,其它兩個組合都明顯大於對照組;花莖粗中,各處理都大於對照組,其中P2和P3組效果更為明顯。取成熟花莖製作橫切面、縱切面的臨時裝片,並在數碼顯微系統下拍照,測量表層細胞的橫向、縱向長度,結果如圖3所示,可知三個濃度水平的橫切面細胞長度都明顯較對照組大,其中P2最為明顯。縱切面中,三個濃度水平的細胞長度都明顯小於對照組。結合圖1、圖2的花莖長、花莖粗結果可知,三個濃度水平多效唑處理都能夠使得花莖變矮變粗, 其原因與花莖細胞縱向長度變短、橫向長度變大有關。其中P2處理的濃度水平在盆載觀賞效果及抗倒伏方面最為理想(見圖幻;圖4為三個處理組在田間的實際表現(為三個重複中的一個),從左到右依次是PI、P2、P3,多效唑濃度按梯度增加,株高及花莖則依次梯減; 圖5為P2處理組與對照組的效果比較直觀圖,顯而易見,P2處理組的植株明顯比CK對照組矮小且粗壯。上述實施例用來解釋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在本發明的精神和權力要求保護範圍內,對本發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具體步驟如下(1)篩選健壯的姜荷花種球;(2)露地種植;(3)小苗長至10-30cm時,用終濃度範圍為100-500mg/L的多效唑對小苗根部進行澆灌處理;(4)進行常規日常水肥、病蟲管理,直至開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1)與 (2)之間,是將姜荷花種球用殺菌溶液殺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1) 與(2)之間,是將姜荷花種球用除蟎溶液除蟎。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殺菌溶液殺菌是將姜荷花種球在終濃度為0. 2%的50%白菌靈可溼性粉劑溶液浸泡30分鐘、涼幹。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除蟎溶液除蟎是將姜荷花種球用2000倍15%掃蟎淨乳油浸淋處理30秒,清水衝洗乾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 露地種植,是將姜荷花種球按行距株距25cm露地種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3)中, 小苗長至20cm時,用終濃度範圍為300mg/L的多效唑對小苗根部進行澆灌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3)中, 小苗長至25cm時,用終濃度範圍為500mg/L的多效唑對小苗根部進行澆灌處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C3)中使用的多效唑為每株200毫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花卉的矮化栽培方法,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矮化型姜荷花的栽培方法。具體步驟包括篩選健壯的姜荷花種球;露地種植;小苗長至10-30cm時;用終濃度範圍為100-500mg/L的多效唑對小苗根部進行澆灌處理;進行常規日常水肥、病蟲管理,直至開花。經過本技術方案處理後,株高變矮約10%左右,花莖變矮20-30%左右,莖粗增加10%左右,花莖粗增加15%左右。由於花莖變短,植株總體感覺緊湊,有較強的豐滿感,提升了觀賞價值,同時,由於花莖增粗,增強了抗倒伏能力,適合作為盆栽及花境材料。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511301SQ201210011928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明者丁華僑, 劉建新, 李明江, 沈福泉, 王煒勇, 鄒清成 申請人:浙江省蕭山棉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