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三次去官分別是因為什麼?袁可立為什麼被清朝封殺?
2023-10-14 16:03:05 2
人物檔案
姓名:袁可立
別名:袁節寰、袁禮卿、袁軍門、袁石仙
外號:袁青天、鐵面御史、袁軍門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明朝
出生地:河南睢州
出生日期: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逝世日期: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
職業:明朝官員
職位:蘇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登萊巡撫、兵部侍郎、兵部尚書
信仰:儒學、道家
主要成就:平反冤案、策反劉愛塔、恢復海疆
代表作品:《觀海市》、《蓬萊閣望海》、《蓬萊閣懷古》
袁可立是四朝重臣,為明朝天啟帝帝師,在當時名聲響亮,對於明朝末年的政治和軍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貢獻。然而雖然他成就很高,但是官途卻不是一帆風順的,一生中三次離職去官,後又被起復。
第一次被罷官離職,是在明朝萬曆年間。袁可立在萬曆帝時期中進士,以推官入仕。後來因為剛正清廉,辦了幾件大案,受到萬曆帝賞識,被提為御史。
袁可立是一個不畏權貴,敢於直言上諫之人。在七品推官之時,就敢和四品大員剛起,成為御史之後,就更不得了,直指皇帝的錯誤。
萬曆帝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大家都知道,寵信后妃、權宦,不理朝政,以至於朝政混亂,吏治腐敗,國家走向末路。袁可立第一次被罷官,就是因為他上疏勸諫皇帝,指出他的各種問題,直接觸怒了萬曆帝。原先萬曆帝還是比較欣賞袁可立的,但是當袁可立和自己對上之後,就再也欣賞不起來了。這一次被罷官之後,終萬曆一朝不得起復。
袁可立第二次去官離職,是在天啟年間。袁可立在泰昌元年被起復,天啟年間受到天啟帝重用,後來巡撫登萊。在登萊加強防務,操練士兵,抗擊後金軍隊,建立海上防線,功勞極高。當時總兵毛文龍,是有名的猛將,卻也是有名的刺頭,不服管教。朝廷雖然重用毛文龍,但是卻不敢放任他,於是讓袁可立節制。
袁可立欣賞毛文龍之才,對毛文龍多有扶持,但是同樣也沒忘自己節制的作用。但是毛文龍後來軍功越大,為人越發自傲,最後與袁可立有了矛盾。而袁可立思索再三,為了不影響海上防線的推進和發展,自請離去。可惜的是,袁可立的苦心,最後白費,毛文龍被袁崇煥斬殺,海上防線最終也瓦解了。
第三次離官,是被閹黨排擠。袁可立是少有的不管黨爭,老老實實為國家辦事兒的能臣。當時閹黨和東林黨之間的爭鬥十分激烈,雙方都想置對方於死地,閹黨憑藉魏忠賢的權利佔有優勢。
原本中立的袁可立不應該受到排擠的,但是袁可立雖然不陷黨爭,但是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東林黨的 。「逆璫魏忠賢與崔司馬柄肆虐,有事大會無不呈面媚顏,公獨屏居人後,不假辭色」,於是就遭來了閹黨的報復,被排擠出朝。
至於袁可立為什麼受到清朝封殺,其實很簡單。因為袁可立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主戰派官員,並且在登萊巡撫期間,給予後金軍隊沉重的打擊。甚至在後來一手策劃了劉愛塔的歸明,而劉愛塔是明朝策反後金國最高官員,對後金的打擊十分大。所以到了清朝之時,對於這些讓祖先丟面子的人物,都選擇了封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