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噴頭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3:33:49 2
專利名稱:造粒噴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設備附件,特別涉及一種尿素造粒噴頭。
目前,在化肥生產行業尿素造粒系統,造粒噴頭是正常生產的關鍵,常因其技術問題,使尿素粒度質量差,並且粘塔問題相當嚴重,直接影響著尿素的生產,1991年公告的中國專利CN2074672「新型造粒噴頭」,內設筋板,結構複雜,造粒效果並不理想,且未解決粘塔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粒質量高,不粘塔的尿素造粒噴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法蘭、接管、錐體,錐體的大頭與小頭之比為3∶1,錐體上分四個區域按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有不同直徑的噴孔,接管位於錐體的大頭,接管、法蘭、錐體通過焊接組裝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噴孔的直徑為0.9mm-1.1mm,轉速為265~300轉/分。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製作方便。
2.造粒塔可長期使用,既不粘塔也不影響生產。
3.造粒能力強,每小時造粒能力可達26噸以上(09m直徑造粒塔)。
4.尿素粒度質量好,尿素粒度質量可達98%。
5.適用範圍廣,可在中小型尿素生產中應用和推廣。
附圖
及圖面說明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它包括法蘭1、接管2、錐體3,接管2、法蘭1、錐體3通過焊接組裝在一起,錐體3的大頭與小頭之比為3∶1,錐體3上分四個區域按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有不同直徑的噴孔,噴孔的直徑為0.9mm-1.1mm,轉速為265~300轉/分。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機理是,通過法蘭1與外部旋轉設備相連,錐體3位於造粒塔內,造粒噴頭內的液位低於本實用新型錐體3的孔的最高位置,並與大氣相通,本實用新型在外部旋轉設備的帶動下轉動,速度控制在265~300轉/分,在錐體3的中心管內均勻加入熔融狀態的尿素液體,在本實用新型離心力的作用下,熔融尿素由錐體3的孔噴出,在錐體3的線速度作用下,分成顆粒均勻的噴灑在造粒塔內,在降落過程中冷卻為圓的顆粒,並在其他工藝條件的配合下完成對造粒塔內尿液的造粒工作,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錐體3的大、小頭直徑之比為3∶1,並在錐體3上分四個區域按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有不同直徑的噴孔,噴孔的直徑為0.9mm-1.1mm,並將其旋轉速度控制在265~300轉/分之間,使得尿液運動均勻,造粒穩定,尿素粒子散熱好,避免了粘塔現象的發生,提高了造粒能力,每小時造粒能力可達26噸以上,尿素粒度質量可達98%。
權利要求1.一種造粒噴頭,包括法蘭、接管、錐體,其特徵在於錐體的大頭與小頭之比為3∶1,錐體上分四個區域按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有不同直徑的噴孔,接管位於錐體的大頭,接管、法蘭、錐體通過焊接組裝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造粒噴頭,其特徵在於噴孔的直徑為0.9mm-1.1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造粒噴頭,其特徵在於轉速為265~300轉/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造粒噴頭,它包括:法蘭、接管、錐體,錐體的大頭與小頭之比為3∶1,錐體上分四個區域按等邊三角形均勻分布有不同直徑的噴孔,結構簡單,製作方便,造粒塔可長期使用,既不粘塔也不影響生產,每小時造粒能力可達26噸以上,尿素粒度質量可達98%,可在中小型尿素生產中應用和推廣。
文檔編號B01J2/04GK2357816SQ98208049
公開日2000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15日
發明者魏景洪, 魯繼會, 高秀媛, 陳紹軍 申請人:魏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