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排氣催化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1:45:54 1
專利名稱:車用排氣催化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汽車、摩託車等車用發動機排氣催化淨化裝置。
機動車輛(包括各種汽車和摩託車)尾氣的排放對大氣的汙染早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並採用各種方式對排氣中的有害成份進行淨化,其中採用催化淨化裝置是國外自七十年代以來至今採用的主要方式,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一般均採用貴金屬催化劑與消聲器、電子控制裝置一起組成良好的淨化系統,但由於資源(貴金屬)及價格等因素,很難在我國及發展中國家推廣,我國也早在七十年代開始研究並設計以稀土為主要組份的催化劑為核心的各種催化淨化裝置,這些淨化裝置均為一個整體結構,對發動機排氣只進行一次淨化處理。為獲得較高的淨化率,較小的排氣阻力,避免油霧復蓋催化劑表面使催化劑失效,一般都採用較大的體積,但大體積的淨化裝置影響了排氣管中氣流流動,為了減少對氣流的影響,必須將淨化裝置安放在排氣管的中後部,這又帶來此處排氣溫度較低不易使催化劑起燃造成積碳的缺點,因此又需要有保溫措施,這些缺點都限制催化劑裝置在我國的推廣應用,尤其難於在摩託車上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其目的是要提出一種減少車用排氣汙染,製作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和成本較低的車用排氣淨化裝置,以便能迅速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a,用陶瓷或金屬製作的蜂窩狀柱體形催化劑(1),是以機械或粘膠連接方式固緊在金屬管筒(2)內構成,b,車用排氣催化劑淨化裝置整體構造是以2~4個催化淨化器,分別依次安裝在排氣管筒內的前端,中部和後端構成,c,在排氣管(3)的管壁上,每一級催化淨化器前均布有2~6個二次空氣補給孔(4),孔的直徑為1~1.5毫米。
第一級催化淨化器的催化劑,為環形蜂窩柱體或圓柱形蜂窩柱體。環形蜂窩柱體與圓柱形蜂窩柱體的區別是前者的中心部位有一個直徑適當的空心圓柱體。環形蜂窩柱體內,外環直徑隨發動機排量的不同,分別是6~40毫米和20~200毫米,進出口採用圓角過渡。
採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在125cc摩託車排氣系統中應用,可轉化排氣中60%以上的各類碳氫化合物和一氧化碳,這就較好的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為我國減少車用排氣汙染,淨化空氣環境,提供了一種具體的可行的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圖1是催化淨化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種車用排氣催化淨化器裝置的組裝結構示意圖,催化淨化器的結構,是由環形圓柱體蜂窩形催化劑(1)以機械夾固或通過高溫粘膠方式固緊裝置在金屬管筒(2)內構成,從附圖2可以看出,將兩個淨化器採用機械或粘膠方式分別固緊在排氣管(3)的前端和中部,兩級淨化器前均有二次空氣補給孔(4)。這樣,可對汽車、摩託車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通過催化劑(1)時充分補氧,有效淨化。
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排氣催化淨化裝置,它由催化淨化器裝置在排氣管(3)內構成,其特徵在於,a,催化淨化器是由陶瓷或金屬製作的蜂窩狀柱體催化劑(1)固緊裝置在金屬管筒(2)內構成,b,車用排氣催化淨化裝置整體構造是以2~4個催化淨化器,分別依次安裝在排氣管筒內的前端,中部和後端構成,c,在排氣管(3)的管壁上,每一級催化淨化器前均布有2~6個二次空氣補給孔(4),孔的直徑為1~1.5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氣催化淨化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級催化淨化器的催化劑(1)為環形蜂窩柱體,或圓柱形蜂窩柱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淨化器裝置,其特徵是,蜂窩柱體進、出口採用圓角過渡。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汽車、摩託車的排氣催化淨化裝置,它由2~4個催化淨化器,裝置在排氣管(3)內構成,在排氣管(3)的管壁上,每一級催化淨化器前均有2~6個二次空氣補給孔,催化淨化器分別依次置於排氣管內前端,中部或後端,實現分級淨化,便可很好的將排氣中碳氫化合物及一氧化碳轉化,該裝置結構簡單、體積小、安裝方便、易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60K13/00GK2259316SQ9623464
公開日1997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19日
發明者莊志, 董力平, 段功清, 馬俊, 彭輔明, 劉華鋼 申請人:桂林利凱特環保實業有限公司, 莊志, 董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