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體的重力提升廢水衝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0:20:35 2
專利名稱:利用人體的重力提升廢水衝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民用廢水綜合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衝廁用水,應該從家庭二次
用水中獲得。
背景技術:
2004年2月專利文獻中公開的申請號為03239954. 5的"家庭中水利用裝置"是 用射流泵將廢水與清水混合提升到貯水箱中,該裝置在提升廢水過程中還是要用去清水約 50%,且要求自來水的壓力相應要大。所設的單向閥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阻止水的回流,如果 單向閥的密封性能不佳或密封件損壞時,又遇自來水管內的壓力降低,就有可能將廢水倒 吸入自來水管內,造成水源汙染。 申請號為95237469. 2的"自動衝洗坐便器"專利是記載如何利用人體的重力進行 自動控制衝廁所裝置,沒有關於利用人體的重力產生的壓力來提升廢水進行衝廁身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家庭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直接利用人體的重力 將廢水壓入抽水馬桶水箱進行再利用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設每次提升6升廢水衝抽水馬桶,將廢水提高到60釐米 (馬桶水箱進水口 ),根據做功相等的原理,則人體的質量只需24千克,下降15釐米即可。 若要下降15釐米,則先將整個馬桶提升15釐米(相當於上一階樓梯),人坐下去人與馬桶 一起下降,就可以將廢水壓入抽水馬桶的水箱中。 下面用壓強的原理進行驗算,60釐米高的水能產生的6000帕壓強,6升的水裝在
15釐米高的伸縮水囊,腔內面積為0. 04平方米,人體重力產生的壓強P = mg/s = 240/0. 04
帕=6000帕。這就說明24千克人體重力產生的壓強能夠將廢水壓入60釐米高的水箱,也
就是說,能夠自己蹲馬桶的小朋友,都能用自己的重量將廢水壓入馬桶的水箱。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抽水馬桶安裝在可以上下移動平臺上(考慮男士小
便的問題),平臺與抽水馬桶的重量是由彈簧支撐著,平臺裝有滑套,它是為了保證平臺上
下移動的平穩,平臺下有一個可以伸縮的水囊,通過平臺的上下移動帶動水囊伸縮,通過與
伸縮水囊連接的進、排水管與單向閥將廢水從蓄水箱壓入抽水馬桶的水箱,達到廢水再利
用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並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所示,將抽水馬桶(2)安裝在可以上下移動平臺(1)上,平臺上面板(1)和 馬桶(2)的重量由彈簧(3)支撐,平臺上裝有滑套,滑套套在滑杆(4)上,它是為了保證平臺上下移動的平穩,當人們如廁時,蹬上平臺(1)(高約15釐米)整個平臺的重量加大,就 開始對伸縮水囊(5)進行壓縮,這時單向閥(10)關閉,單向閥(11)開啟,就將伸縮水囊(5) 中的廢水壓入馬桶的水箱(6)中,供衝廁之用。當人從平臺上下來時,在彈簧(3)的作用下, 平臺(1)上升,帶動伸縮水囊拉伸,這時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經進水管(12)單向閥(10) 進入伸縮水囊,為下一次壓縮做準備。 圖1中(7)為集水箱,其形狀扁平,人可以站在上面淋浴,收集淋浴的水,進水口
(8)是與一洗臉盆等相連,將廢水集於集水箱中備用,箱中(9)為過慮網。 本實用新型的平臺的上下移動速度是由進、排水管的直徑及人體的重量共同決定
的,也就是說管的大小影響著平臺的上件升降的速度。為了防止體重大的人使平臺下降的
快,也可以在排水管中或出口處設有水流流速阻尼裝置,以達到控制其下降速度。 設一個家庭3 口人,每天人平均大小便4次,每次用水6升, 一家一天至少可節約
72升,一年至少節水25280升。即,只需你上廁時蹬一個臺階(約15釐米)就可以做到的,
因此本裝置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容易安裝、使用方便、能節約用水的優點。
權利要求一種利用人體的重力提升廢水衝廁裝置,所述的該裝置是由蓄水池、滑杆、伸縮水囊、抽水馬桶、平臺、導管、單向閥、彈簧構成的,其特徵在於抽水馬桶置於平臺的上方,伸縮水囊在平臺的平板下方,平臺有滑套套在滑杆上,彈簧支撐著抽水馬桶和平臺的重量,有進水管連著伸縮水囊和蓄水箱、排水管連著伸縮水囊與抽水馬桶的水箱,進水管與排水管都連有單向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體重力提升廢水衝廁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排水管中 或在排水管出口處設置水流阻尼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利用人體的自身體重產生的壓力提升廢水衝廁裝置。它是在抽水馬桶的下方安裝有可以伸縮的水囊,該水囊一般情況下是處在伸的狀態,當人蹲馬桶時,在人的重力的作用下將水囊壓縮,水囊中的廢水就被壓入抽水馬桶的水箱裡,當人們離開抽水馬桶時,在彈簧及滑杆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抽水馬桶上升,同時使得水囊伸展,並將儲水箱中的水吸入水囊,以備再次壓縮之用,從而進入下一個循環。從而達到利用人體的自身體重產生的壓力提升廢水衝廁的目的。
文檔編號E03D5/00GK201512843SQ200920149219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9日
發明者紀一 申請人: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