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0:21:10 2
專利名稱: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水塞結構,具體是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通信機箱的出線孔一般設計為多個,而實際在使用時只會用到其中的部分出線孔連線,其餘的需要矽橡膠塞進行防水處理。在目前普遍採用方案為在室外通信機箱各種線纜連接好後,通過壓線夾將線纜固定,在沒有安裝線纜的出線孔放入矽橡膠塞,然後蓋上操作維護窗蓋板,由於矽橡膠塞直徑比出線孔大,如果需要堵兩個以上矽橡膠塞的時候由於回彈在合蓋的時候不便於裝配,易造成操作人員需要反覆操作多次才能裝配完好,極影響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解決了以往的防水塞結構安裝不方便,極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包括設置在機箱上的壓線夾、矽橡膠及防水矽膠,所述壓線夾通過螺絲固定在機箱上,壓線夾的數量與機箱的出線孔的數量相等,所述矽橡膠的兩端分別卡在出線孔和壓線夾內,所述防水矽膠包裹在矽橡膠的外表面上。所述壓線夾的壓線部分為圓弧形。所述壓線夾的壓線部分為方形。所述矽橡膠的形狀為圓柱形,且矽橡膠的直徑等於或大於機箱的出線孔的直徑。所述矽橡膠的兩端設有圓形的擋盤,所述擋盤的直徑大於機箱上的出線孔的直徑。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每個出線孔都對應設有一個壓線夾,這樣,線纜和矽橡膠都能分別通過壓線夾固定,防止了矽橡膠回彈,方便了整個防水塞結構的安裝,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附圖中所對應的附圖標記為1、機箱,2、壓線夾,3、矽橡膠,4、防水矽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0015]實施例如圖I、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設置在機箱I上的壓線夾2、矽橡膠3及防水矽膠4,壓線夾2通過螺絲固定在機箱I上,壓線夾2的數量與機箱I的出線孔的數量相等,且一個壓線夾2對應一個出線孔,矽橡膠3的兩端分別卡在出線孔和壓線夾2內,防水矽膠4包裹在矽橡膠3的外表面上。本實施例的壓線夾2的壓線部分為圓弧形或方形。本實施例的矽橡膠3的形狀為圓柱形,且矽橡膠3的直徑等於或大於機箱I的出線孔的直徑。 本實施例的矽橡膠3的兩端設有圓形的擋盤,擋盤的直徑大於機箱I上的出線孔的直徑。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在機箱I的各種線纜連接好後,通過壓線夾2將線纜固定,然後將矽橡膠3放入沒有安裝線纜的出線孔中,並放入防水矽膠4,同時通過壓線夾2將矽橡膠3夾住,最後蓋上操作維護窗蓋板,將線纜與矽橡膠3壓緊。如上所述,則能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機箱(I)上的壓線夾(2)、矽橡膠(3)及防水矽膠(4),所述壓線夾(2)通過螺絲固定在機箱(I)上,壓線夾(2)的數量與機箱(I)的出線孔的數量相等,且一個壓線夾(2)對應一個出線孔,所述矽橡膠(3)的兩端分別卡在出線孔和壓線夾(2)內,所述防水矽膠(4)包裹在矽橡膠(3)的外表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線夾(2)的壓線部分為圓弧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線夾(2)的壓線部分為方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矽橡膠(3)的形狀為圓柱形,且矽橡膠(3)的直徑等於或大於機箱(I)的出線孔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矽橡膠(3)的兩端設有圓形的擋盤,所述擋盤的直徑大於機箱(I)上的出線孔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室外通信機箱出線孔防水塞結構,包括設置在機箱(1)上的壓線夾(2)、矽橡膠(3)及防水矽膠(4),所述壓線夾(2)通過螺絲固定在機箱(1)上,壓線夾(2)的數量與機箱(1)的出線孔的數量相等,且一個壓線夾(2)對應一個出線孔,所述矽橡膠(3)的兩端分別卡在出線孔和壓線夾(2)內,所述防水矽膠(4)包裹在矽橡膠(3)的外表面上。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能防止矽橡膠回彈,方便整個防水塞結構的安裝,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H05K5/06GK202374601SQ20112055458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楊明宏 申請人:成都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