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2016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有感

2023-09-23 03:13:45 1

  《百萬英鎊》寫於1893年,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中篇小說,作者用漫畫筆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萬英鎊」面前的種種醜態,幽默滑稽,就如同一幅世態諷刺畫,揭露了當時存在於英國社會中的種種滑稽荒誕的現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百萬英鎊》讀後感一: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先生寫的《百萬英鎊》,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感受。

  這本書主要講了兩個很有錢的兄弟打了一個賭:如果給一個誠實而貧窮的人送去一百萬英鎊,他會怎麼樣?哥哥猜他不會要這些錢,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而弟弟則認為他得到了這些錢會過得很好。於是,他們挑選了本文的主人公,並給他送去了一封信,並加了一張百萬英鎊,然後就出國待了三十天。結果,主人公得到了一張百萬英鎊,使他一夜暴富。人們對這位罕見的富翁極其恭敬:一開始,從免費吃飯到謀取工作,最後不僅獲得了銀行的三萬利息,還得到了一個好妻子,使他從此生活的很快樂……

  讓我感受最多的一篇是《金錢的魔力》:主人公有了百萬英鎊,準備弄一身行頭,到一家裁縫鋪做衣服,老闆見他衣服很破舊,以為他很窮,便給他了一件很難看、蹩腳也不合身的衣服,而且表現的十分刻薄。結果,主人公忍無可忍,拿出了那張百萬英鎊,老闆立刻表現的語無倫次,對他的待遇也就變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多:本文中的人們就因為主人公一夜暴富,有一張百萬英鎊,,才對他這樣恭敬,從而看出了金錢的魔力的確很大,在文章中,只要有了錢,人們會從刻薄、冷漠變成熱情款待的態度。但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告訴我們:金錢不是萬能的,比金錢更可貴的還有很多。所以,我們不能把金錢看的太重要,否則,會適得其反。

  《百萬英鎊》讀後感二:

  五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金錢的魔力》,節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作者以極其生動細緻的語言,惟妙惟肖、淋漓盡致的刻畫了小市民在金錢的魔力下以錢取人、金錢至上的醜態。

  讀罷課文,我又找到了小說《百萬英鎊》的全文,再次研讀,發現金錢的確很有魔力。金錢面前,各色人等展現了各色不同的姿態,而並不屬於自己的金錢也使一個誠實、有頭腦的窮人就此創造了自己的財富。

  小說講述的是發生在上世紀初的英國的故事,一個貧窮、誠實的人,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對富豪兄弟的信,信裡面送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這對富豪兄弟打了一個賭,賭如果一個貧窮、誠實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他會有怎樣的結果?哥哥認為他會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的懷疑,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於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這個貧窮的人,並出國呆了三十天。沒想到在這段時間內,人們對這位突然暴富的罕見富翁,竟拼命地拉攏他,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一個個像乞丐一樣討好他,並不斷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雖然,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發生,但作者卻用這樣誇張的手法,諷刺了社會對「金錢萬能」的理念。衣店服務員見了衣衫襤褸的人置之不理,可當他看到了那張百萬英鎊鈔票的誇張的表情,甚至店老闆說無期限的等著付款與先前的表現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把店員、店老闆依衣取人、見錢眼開、金錢至上的醜惡描摹的惟妙惟肖。

  小說主人公亨利的奇遇也說明了,「一位有頭腦、特誠實的人」是能夠自己創造財富的。故事的主人公在人們知道他是百萬富翁,拼命巴結、奉承時,並沒有失去理智,他很有節制的消費,而且以其聰明的大腦,以自己良好的信譽在礦山上賺到了錢,而賺到的這些錢也足以讓他成為富翁了。

  故事的結局很完美,亨利一個月的期限到後,那張「小紙片」被完好無損的交還到了兩兄弟的手中,他也如約得到了一個不錯的職務。亨利無疑相當是幸運的,他充分利用了那張百萬大鈔,利用了自己的頭腦,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財富。

  《百萬英鎊》讀後感三:

  暑假中,我笑著讀完了馬克·吐溫寫的《百萬英磅》。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美國窮小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英鎊借給一個誠實、聰明的窮人,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哥哥認為他會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懷疑,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於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這個貧窮的人——亨利。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愛情。這個故事形象的描寫了20世經初英國社會中勢力、拜金的小人。

  書中那些老闆和服務員,甚至一些在場的人對亨利·亞當斯的前後反應,都十分耐人尋味。那些老闆、夥計先前是都不用正眼看亨利,給他提供的更是一些殘羹剩菜、別人不要的禮服,後來看到了那張百萬英鎊的支票後,表情誇張到無法想像,從本質上和態度上都對亨利發生了改變,不僅時刻保持微笑,還改了說詞。他們對有錢人奉承巴結,卻看不起那些窮苦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我」收到兩位富翁那一封信的一瞬間,原本,是這封信讓「我」丟掉了梨,「我」對這些人的印象並不好,而拆開信封,發現兩位富翁給了「我」一百萬英鎊,於是「我」對這兩個人的印象大大的改變了,這是一個多麼勢力、拜金的小人啊。

  讀完這本書我想:人們之所以討好亨利,不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太看重金錢了嗎?拜金主義是可恥的,不勞而獲更不應該!金錢不是萬能的,世界上還有許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