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智能製冷涼墊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1:54:40 1
專利名稱:車用智能製冷涼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夠自動控制溫度的製冷裝置,尤其是能將溫度控制在想要的溫度 範圍內的車用智能製冷涼墊。
背景技術:
目前所知涼墊的構造是山玉石竹子或亞麻編制連接而成。由於涼墊本身沒有製冷能力, 所以隨氣溫變化而變化,天熱時它熱,不能將溫度很好地控制在想要的溫度範圍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涼墊不能將溫度控制在想要的溫度範圍內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 用智能製冷涼墊,該車用智能製冷涼墊不僅能主動製冷,而且還能將溫度控制在想要的溫度 範圍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車用智能製冷涼墊的布墊中布置換 熱水管,換熱水管的出水口與製冷器的進水口連接,製冷器的出水口與水泵連接,水泵與換 熱水管的進水口連接,形成一個封閉水循環系統。水泵將經製冷器冷卻的水送至換熱水管, 經與人體熱交換升溫的水送回製冷器進行冷卻再進行下一個循環。製冷器的製冷溫度由溫度
控制器控制,溫度控制器通過安裝在製冷器中的溫度傳感器測量循環水的溫度來控制製冷器 的工作狀態,使其將循環水冷卻至預先設置在溫度控制器內的溫度範圍,達到使人體感到舒 適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駕駛員或其他乘員的舒適性,從而提高行車的安全 性,安裝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扭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圖3是車用智能製冷涼墊的製冷器的縱剖面圖。
圖4是圖3的1-l剖面圖。
圖5是換熱水管布置圖。
圖中l.溫度控制器,2.溫度傳感器,3.製冷器,4.水泵,5.換熱水管,6.布墊,7.製冷片, 8.散熱風扇,9.鋁製散熱器,IO.鋁製熱交換器,ll.導熱矽脂,12.製冷器出水口, 13.製冷 器迸水口, 14.製冷器外殼,15.保溫層,16.換熱水管進水口, 17.換熱水管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換熱水管(5),製冷器(3),水泵(4)串聯形成一個封閉的水循環系統,通 過水泵的工作使經製冷器冷卻的水在其中循環,通過換熱水管(5)與人體熱交換達到將溫的 目的。
在圖-1及圖2中溫度控制器(1)通過安裝在製冷器(3)中的溫度傳感器(2)來測量循 環水的溫度實現控制製冷器的,當溫度傳感器(2)測量出循環水溫度高於預先設置在溫度控 制器(1)中的溫度範圍的上限溫度時,溫度控制器(1)中的繼電器吸合同時接通製冷器(3) 中的製冷片(7)散熱風扇(8)的電源製冷器(3)開始開始給循環水製冷,循環水開始降溫, 當溫度傳感器(2)測量出循環水溫度等於預先設置在溫度控制器(1)中的溫度範圍的下限 溫度時,溫度控制器(1)中的繼電器釋放同時斷開製冷器(3)中的製冷片(7)散熱風扇(8)的電源製冷器(3)停止給循環水製冷,循環水通過換熱水管(5)與人體熱交換開始升溫, 當溫度傳感器(2)測量出循環水溫度高於預先設置在溫度控制器(1)中的溫度範圍的上限 溫度時,開始進行下一個工作循環。
在圖-3及圖-4中散熱風扇(8)固定在鋁製散熱器(9)上,鋁製散熱器(9)與製冷片 (7)的散熱面之間用*導熱矽脂(11)填充,製冷片(7)的製冷面與鋁製熱交換器(10)之 間用導熱矽脂(11)填充,鋁製熱交換器(10)固定在製冷器外殼(14)上並用防水膠封好 防止漏水,鋁製散熱器(9)固定在製冷器外殼(14)上,製冷器外殼(14)上粘接保溫層(15)。
在圖-5中換熱水管(5)固定在布墊(6)上,布墊(6)由坐墊和靠墊兩部分組成,布墊 (6)外用布套將固定了換熱水管(5)的布墊(6)套在其中並將布墊(6)的兩部分連接起 來,換熱水管進水口 (16)與水泵(4)連接,換熱水管出水口 (17)與製冷器進水口 (13) 連接形成一個完整車用智能製冷涼墊。
權利要求1. 一種車用智能製冷涼墊,是由布墊,溫度控制器,製冷器,水泵,換熱水管等組成的,其特徵是換熱水管的出水口與製冷器的進水口連接,製冷器的出水口與水泵進水口連接,水泵的出水口與換熱水管的進水口連接形成一個封閉的水循環系統。溫度控制器通過安裝在製冷器中的溫度傳感器測量循環水的溫度來實現控制溫度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智能製冷涼墊,其特徵是由換熱水管以來回折彎的形式 均勻地布置在布墊中,其外部套有布套,換熱水管的兩端伸出布套外與製冷器及水泵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能主動製冷而且能將溫度控制在想要的溫度範圍內的車用智能製冷涼墊。它是在布墊中布置換熱水管,換熱水管一端與製冷器連接,製冷器與水泵連接,水泵與換熱水管的另一端連接形成封閉的水循環系統。通過水泵的工作將經過製冷器冷卻的水送至換熱水管,實現與人體熱交換使人體降溫。溫度控制器通過安裝在製冷器中的溫度傳感器測量循環水的溫度,根據預先設置的溫度範圍來控制製冷器的工作狀態,實現溫度控制的。
文檔編號B60N2/62GK201268251SQ20082001360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3日
發明者張海峰 申請人:張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