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鋯陶瓷套管及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9:52:25 1
專利名稱:氧化鋯陶瓷套管及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套管,尤其涉及一種氧化鋯陶瓷套管及製備工藝,屬於光通信領域。
背景技術:
氧化鋯陶瓷套管是光通信領域中,光纖活動連接器中的關鍵器件之一。氧化鋯陶瓷套管具有加工後精度高、耐磨損、耐腐蝕、熱穩定性好,壽命長等特點,在光纖通訊領域已全面取代金屬連接件,成為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氧化鋯精密結構陶瓷產品之一,也是光纖連接器中最重要的部件。氧化鋯陶瓷套管是採用納米氧化鋯粉料,經過冷等靜壓、幹壓、注射等成型方式, 高溫燒結後,製作成管狀坯體,後經過機械加工研磨,形成開口或閉口的產品,現有的氧化鋯陶瓷套管,為內孔光滑的表面,為使得光纖端面在對接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大的重合表面積,套管的內孔就需要更加的精密與光滑,使得插芯在套管中更穩定牢固,兩端的插芯才能有更好的同軸度。氧化鋯陶瓷套管光滑的內孔,儘管採用現有的研磨技術,可以滿足技術上的要求,但在光滑的內表面上,容易有灰塵、油汙等汙染物,而對於0. 001內孔精度要求的產品,在產品的生產和使用中,很難保障不被汙染。被汙染的內孔表面,會影響氧化鋯陶瓷套管的兩個最關鍵的指標,插損和插拔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氧化鋯陶瓷套管,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套管內的汙染物嚴重影響其插損和插拔力的問題,而且本發明成本低、質量穩定。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氧化鋯陶瓷套管的製備工藝,減少了加工量, 提高了加工效率。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管體的內表面設置凹槽。所述的凹槽環狀設置。所述的凹槽與插芯表面的間隙和凹槽的深度等同。本發明的製備工藝包括下述步驟
前序包括冷等靜壓、幹壓、注射,高溫燒結,製作成管狀坯體,經過機械加工研磨,形成開口或閉口的光滑內表面管狀坯體;
加工凹槽對上述光滑內表面管狀坯體的內表面進行研磨加工,使內表面帶有環狀凹
槽;
研磨對上述加工完凹槽的坯體,除環狀凹槽之外的內表面進行研磨;成品。本發明的原理及優點效果如下
本發明由於內孔表面帶有多個環狀的凹槽,所以內孔表面的凹槽部分在插芯插入時,
3不與插芯表面接觸,凹槽部位與插芯表面始終保持一個與凹槽深度相同尺寸的間隙,從而使得汙物在插芯插入的過程中,被推趕到凹槽部位,使得插芯表面能夠與套管內孔表面充分接觸。保障精密配合,減少汙物對插損的影響。由於套管內表面與插芯的表面接觸面積減少,汙物對插拔力的影響也明顯減小。使得插拔力更準確。在氧化鋯陶瓷套管的加工中,精密的內孔研磨,是要求精度最高,成本最大的環節,由於有了凹槽,使得內孔加工面積減少, 減小了加工量,可使得加工效率提高40%以上,降低了加工成本。
圖1為本發明開口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開口套管的的剖視圖。圖3為本發明閉口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閉口套管的剖視圖。圖中,1、管體,2、凹槽,3、內表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參照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如下。 實施例管體1的內表面3設置環狀凹槽2 ;所述的凹槽2與插芯表面的間隙和凹槽2的深度等同。本發明的製備工藝包括下述步驟
前序包括冷等靜壓、幹壓、注射,高溫燒結,製作成管狀坯體,經過機械加工研磨,形成開口或閉口的光滑內表面管狀坯體;
加工凹槽對上述光滑內表面管狀坯體的內表面進行研磨加工,使內表面帶有環狀凹
槽;
研磨對上述加工完凹槽的坯體,除環狀凹槽之外的內表面進行研磨;成品。
權利要求
1.氧化鋯陶瓷套管,其特徵在於管體的內孔表面設置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鋯陶瓷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凹槽環狀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鋯陶瓷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凹槽與插芯表面的間隙和凹槽的深度等同。
4.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鋯陶瓷套管的製備工藝,包括冷等靜壓、幹壓、注射,高溫燒結,製作成管狀坯體,經過機械加工研磨,形成開口或閉口的光滑內表面管狀坯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下述步驟,加工凹槽對上述光滑內表面管狀坯體的內表面進行研磨加工,使內表面帶有環狀凹槽;研磨對上述加工完凹槽的坯體,除環狀凹槽之外的內表面進行研磨;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氧化鋯陶瓷套管及製備工藝,屬於光通信領域。其結構為,管體的內孔表面設置凹槽。本發明可以減少汙物對插損和插拔力的影響;使得內孔加工面積減少,減小了加工量,可使得加工效率提高40%以上,降低了加工成本。
文檔編號C04B35/48GK102173793SQ201110062938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6日
發明者嚴慶雲, 周洪濤, 朱偉鳳 申請人:遼寧愛爾創生物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