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1:34:15 1
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包括治具本體以及定位機構;治具本體包括直徑較大的第一柱體和直徑較小的第二柱體,第二柱體由彈簧筒夾固定,第一柱體內包括齒輪空腔以及軸部空腔,齒輪出力軸的齒部嵌入齒輪空腔內,前端部的軸部嵌入軸部空腔內,齒輪空腔的內壁上設有定位機構,用以將齒輪出力軸固定在齒輪空腔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彈簧筒夾與齒輪出力軸之間設置裝夾治具,使齒輪出力軸不與彈簧筒夾接觸,有效地避免了齒輪出力軸齒形面的損壞,提高了齒輪出力軸的加工質量;進行多次加工時,彈簧筒夾一直夾緊裝夾治具,節省了開閉彈簧筒夾的時間,而且通過在治具本體上設置定位機構,能夠防止齒輪出力軸跟轉,提高了加工效率。
【專利說明】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裝夾治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對齒輪出力軸加工時,需要將齒輪出力軸放在工具機上並通過彈簧筒夾將其夾緊,再用工具機尾座頂針將其頂住,才能進行加工,然而這種加工過程中存在著一下的問題:1、在齒輪出力軸的加工時,由於是彈簧筒夾將其夾緊,因此每加工完成一個齒輪出力軸後,都需要將彈簧筒夾鬆開,加工下一個時,再將彈簧筒夾夾緊,這種反覆開閉彈簧筒夾的過程,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降低了加工效率;2、更重要的是,由於彈簧筒夾夾緊齒輪出力軸時,需要設定一個壓力,壓力小了,會造成齒輪出力軸跟轉,刀具撞刀破損,無法加工,然而壓力大了,容易將齒形面被夾傷,出現不良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由彈簧筒夾夾緊,避免了齒輪出力軸的齒形面的損壞,同時無需反覆開閉彈簧筒夾,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4]為達此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由彈簧筒夾夾緊,齒輪出力軸置於所述治具內並由工具機頂針頂住,包括治具本體以及定位機構;所述治具本體包括直徑較大的第一柱體和直徑較小的第二柱體,第二柱體由彈簧筒夾固定,第一柱體內包括齒輪空腔以及軸部空腔,齒輪出力軸的齒部嵌入所述齒輪空腔內,前端部的軸部嵌入軸部空腔內,齒輪空腔的內壁上設有所述定位機構,用以將齒輪出力軸固定在齒輪空腔內。
[0005]優選的,所述齒輪空腔的直徑與齒輪出力軸的齒輪齒頂圓的直徑相匹配。
[0006]優選的,所述軸部空腔的直徑與齒輪出力軸的前端部的直徑相匹配。
[0007]優選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治具本體上的銷軸或者螺釘或者螺栓,其穿過治具本體並卡在齒輪出力軸的齒部。
[0008]優選的,所述螺釘為內六角螺釘。
[0009]優選的,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一微型氣缸,其輸出端連接於所述銷軸或者螺釘或者螺栓。
[0010]優選的,所述第一柱體和第二柱體是一體成型的。
[0011]優選的,所述彈簧筒夾為氣動彈簧筒夾。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在彈簧筒夾與齒輪出力軸之間設置裝夾治具,使齒輪出力軸不與彈簧筒夾接觸,有效地避免了齒輪出力軸齒形面的損壞,提高了齒輪出力軸的加工質量;進行多次加工時,彈簧筒夾一直夾緊裝夾治具,節省了開閉彈簧筒夾的時間,而且通過在治具本體上設置定位機構,能夠防止齒輪出力軸跟轉,提高了加工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的裝配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發明的圖1的A向示意圖
[0016]圖中:1、治具本體;2、定位機構;3、彈黃筒夾;4、齒輪出力軸;11、弟一柱體;12、第二柱體;13、齒輪空腔;14、軸部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18]實施例1
[0019]如圖1-3所示,一種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用於齒輪出力軸4的加工裝夾,其由彈簧筒夾3夾緊,齒輪出力軸4置於該治具內並由工具機的頂針頂住,之後再由工具機進行加工,本裝夾治具包括治具本體I以及定位機構2,治具本體I用於套裝齒輪出力軸4,定位機構2則用於將齒輪出力軸4卡住,防止其出現跟轉的現象,不利於齒輪出力軸4的加工;
[0020]治具本體I的截面為T型,其包括直徑較大的第一柱體11和直徑較小的第二柱體12,該第一柱體11與第二柱體12可以是分開設置,也可以是一體成型的,本實施例中選用一體成型,便於加工;第二柱體12由彈簧筒夾3固定,第一柱體11內包括圓形結構的齒輪空腔13以及圓形結構的軸部空腔14,其中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嵌入所述齒輪空腔13內,前端部的軸部嵌入軸部空腔14內,齒輪空腔13的內壁上設有定位機構2,用以將齒輪出力軸4固定在齒輪空腔13內,從圖中所示的位置,軸部空腔14位於齒輪空腔13的指向彈簧筒夾3的一側,進而能夠將齒輪出力軸4套緊在治具本體I內,之後進行齒輪出力軸4的加工;在治具本體I的第一柱體11上開有若干定位孔,定位機構2穿過其中一個定位孔插卡在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進而當齒輪出力軸4進行加工時,定位機構2能夠卡住其齒輪的一個齒,防止其跟轉。
[0021]為了使齒輪出力軸4能夠很好的套裝在本裝夾治具上,將齒輪空腔13的直徑設置成與齒輪出力軸4的齒輪齒頂圓的直徑相匹配,可以是比齒輪出力軸4的齒輪齒頂圓的直徑稍大或者相同,軸部空腔14的直徑設置成與齒輪出力軸4的前端部的直徑相匹配,同樣可設置成稍大或相同。
[0022]本實施例中,定位機構為設置在治具本體I上的銷軸其穿過治具本體I的定位孔並插卡在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進而當進行加工時,通過插入銷軸將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卡住,防止其跟轉,當完成加工時,則將其拔出;亦或是將銷軸固定好不動,在進行套裝齒輪出力軸4時,避開銷軸插入的部分。
[0023]本實施例的彈簧筒夾3選用氣動彈簧筒夾,方便使用,其夾緊於治具本體I的第二柱體12上,除了進行維修更換,其餘在進行加工時,無需再開啟彈簧筒夾3,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0024]本實施例通過在彈簧筒夾3與齒輪出力軸4之間設置裝夾治具,使齒輪出力軸4不與彈簧筒夾3接觸,有效地避免了齒輪出力軸4齒形面的損壞,提高了齒輪出力軸4的加工質量;而且在進行多次加工時,彈簧筒夾3 —直夾緊治具本體I的第二柱體12,節省了開閉彈簧筒夾3的時間,而且通過在治具本體I上設置定位機構2也就是銷軸,能夠防止齒輪出力軸4跟轉,提高了加工效率。
[0025]實施例2
[002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結構大都相同,其區別點在於:定位機構2為螺釘或者螺栓,同時治具本體I的第一柱體11上的定位孔相對應的設有螺紋,因此可以在套裝齒輪出力軸4時,旋擰螺釘或者螺栓至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防止其跟轉;在加工完成後,旋擰出螺釘或螺栓,再取出加工好的齒輪出力軸4。
[0027]本實施例中,螺釘或者螺栓為內六角螺釘或螺栓,一方面縮減了裝配空間,另一方面便於旋擰。
[0028]實施例3
[0029]本實施例實在實施例1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微型氣缸(作為現有技術公知的零件,圖中未示出),其設置在治具本體I上,並且微型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於銷軸,銷軸進而當齒輪出力軸4加工套裝後,通過控制微型氣缸將銷軸向下推送並與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相接觸,防止其跟轉;當加工完成後,再通過控制微型氣缸將銷軸向上拔出,取出加工好的齒輪出力軸4。
[0030]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由彈簧筒夾(3)夾緊,齒輪出力軸(4)置於所述治具內並由工具機頂針頂住,其特徵在於,包括治具本體(1)以及定位機構(2);所述治具本體(1)包括直徑較大的第一柱體(11)和直徑較小的第二柱體(12),第二柱體(12)由彈簧筒夾(3)固定,第一柱體(11)內設有齒輪空腔(13)以及軸部空腔(14),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嵌入所述齒輪空腔(13)內,其前端部的軸部嵌入軸部空腔(14)內,齒輪空腔(13)的內壁上設有所述定位機構(2),用以將齒輪出力軸(4)固定在齒輪空腔(13)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空腔(13)的直徑與齒輪出力軸(4)的齒輪齒頂圓的直徑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軸部空腔(14)的直徑與齒輪出力軸(4)的前端部的軸部的直徑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機構(2)包括設置在治具本體(1)上的銷軸或者螺釘或者螺栓,其穿過治具本體(1)並卡在齒輪出力軸(4)的齒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螺釘為內六角螺釘。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機構(2)還包括一微型氣缸,其輸出端連接於所述銷軸或者螺釘或者螺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柱體(11)和第二柱體(12)是一體成型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輪出力軸裝夾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筒夾(3)為氣動彈簧筒夾。
【文檔編號】B23Q3/00GK104439545SQ201410583917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明者】楊立冬, 徐道金 申請人:太倉市錦立得粉末冶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