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將領李長庚簡介 他最後因何而死?
2023-10-14 14:27:10 1
李長庚是清朝著名將領,為什麼說他跟太白金星有關係,是因為太白金星的本名也叫做李長庚。
陰陽家認為太白金星是一個武神,掌管戰爭之事,主殺伐。名字寄託著父母對孩子的的美好願望,他們當初起「李長庚」一名,說不定也是希望李長庚能英勇無比,成為戰場之神。
事實表明,李長庚確實也成為了戰場之神,李長庚一跺腳,沿岸海盜都要抖三抖。
李長庚幼時聰穎好學,剛入學讀書就在桌上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七個大字,以求自勉。
時值外夷從海上入侵,沿海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李長庚看著父老鄉親畏懼海盜的樣子,暗下決心棄文從武,長大之後一定要把海盜打得服服帖帖的,讓他們不敢再來生事。
李長庚二十歲的時候考中武進士,授藍翎侍衛。首次被任命為浙江衢州營都司,逐漸升到了樂清協副將一職,但是這離他抗擊海盜的願望還有段距離。
十六年之後,李長庚被任命為福建海壇鎮總兵,終於實現了與海盜正面作戰的目的。但是他鬧了個大烏龍,鄰海有盜,誤指所轄界,結果就被革職了。
回鄉的李長庚沒有因此灰心失意,而是傾盡萬貫家財來招募士兵抗擊海盜,抓住了當時聞名海上的大海盜。乾隆看李長庚如此能打仗,重新起用他,補海壇遊擊,遷銅山參將。
乾隆六十年,安南海盜屢次侵擾沿海地區,李長庚領命與之抗擊。海盜船大,李長庚的戰船是小船,勢力差距有點大。
但是李長庚毫不畏懼,他將八艘戰船連在一起,不容易被衝散,大大提高了戰鬥力,把安南海盜趕回了老家。
嘉慶二年,李長庚奉旨接替魏成名,於臺灣地區擔任澎湖水師協副將,成為扼守臺灣海峽的重要武將。
嘉慶三年,「鳳尾幫」引安南海盜入浙江沿海,兩股海盜集結之後,率領百艘戰船浩浩蕩蕩而來。
李長庚率領水師迎頭一擊,與溫州之處打沉海盜的一艘戰船。守備徐松等三艘戰船被圍困,李長庚返回救援,途中遇到了蔡牽,打得以蔡牽為首的海盜嗷嗷逃跑了。
嘉慶五年,安南海盜再度襲來,李長庚總領閩浙兩省水師出擊。在李長庚的沉穩指揮下,痛擊安南海盜,激戰數日之後,繳安南四總兵之印,還抓到了最大的頭領安南王,出於政治考慮,還是把他放回去了。
此戰力挫安南海盜的士氣,安南海盜損失慘重,從此再也沒有入侵過沿海地區。
安南海盜的問題解決了,李長庚要開始與他宿敵蔡牽的糾纏。蔡牽集合了曾依附安南海盜的小眾海盜勢力,實力迅速壯大,還得了不少安南海盜的戰艦。
蔡牽實力大增,猖狂無比,屢來挑釁,但每次都被李長庚打回去,蔡牽恨李長庚恨得牙痒痒。
蔡牽在定海一戰中損失了不少兵將,打過不就趕緊逃跑,李長庚乘勝追擊,至閩洋終於看見了蔡牽的艦隊,四百尊大炮齊發,眼看著蔡牽的戰船一艘艘下沉。李長庚覺得這次必能全殲蔡牽,但是閩浙總督卻中了蔡牽的詐降之計,蔡牽由此逃竄。
此後四年,李長庚與蔡牽交戰大大小小百餘次,起初蔡牽還畏懼李長庚,一見到李長庚就逃跑,轉而去攻打別處,反正海岸線那麼長,總有李長庚顧忌不到的地方。
蔡牽勾結朝中對李長庚不滿的大臣,在嘉慶帝面前進李長庚的讒言,好在嘉慶帝並沒有相信。
嘉慶十二年末月,李長庚追擊蔡牽到黑水洋,蔡牽僅有三艘戰船,勝利在望,彼此都知道這可能就是最後一戰了,都格外英勇。不幸的是,李長庚所在的戰船被擊中,李長庚這個守衛東南沿海多年的大將就這麼消失在炮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