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筷輔助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4:03:05
專利名稱:持筷輔助器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物品,具體來說屬於餐桌用具中的輔助用具。
眾所周知,筷子是中餐進餐時必不可少的用具。但初用中餐的人,尤其是外賓,往往很難熟練地使用筷子;另外,也有一些兒童不能正確握筷,在餐桌上夾不起花生、大豆之類圓硬菜餚,只好將筷子併攏去鏟食物,甚至養成習慣,延誤至成年。目前還設有一種幫助外賓使用筷子或糾正兒童握筷姿勢的器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簡單、易製造、有效的幫助人們正確使用筷子的輔助用具。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在兩支筷子間外加一支撐物,使兩支筷子中部既保持適當的距離,同時又能自如地進行開閉動作的方法。外加的支撐物就是一個持筷輔助器,它是由兩個相互聯合的環狀零件構成的。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考慮到人手大小有別,因此,持筷輔助器的兩個環狀零件之間的距離應當根據使用者的手掌大小來調節,所以兩個環狀零件應製成可調的聯結方式,如可用插接的形式或用螺紋對接的方式相聯結。如果使用插接,使用者可根據需要確定插入深度;如果使用螺紋對接,使用者也可隨意調節螺紋達到合適的位置。兩個環狀零件可用塑料或金屬材料製成。如果採用塑料製作,應當選用有一定韌性的無毒塑料。如果採用金屬材料,應當選用不易鏽蝕的材料製作,如鋁、鋁合金、銅合金等,從材料價格和重量考慮,以鋁合金最為適宜。
環狀零件上環的內徑應稍大於通常所用的筷子圓柱端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可用於宴請、招待外賓或向外國人提供中餐時作輔助用具,也可用於家庭日常生活中幫助糾正不正確的持筷姿勢。
本說明書具有以下附圖圖1為持筷輔助器的用法示意圖,其中1是筷子,2是持筷輔助器;圖2為持筷輔助器的裝配示意圖,其中3是帶插柱的環狀零件,4是帶插孔的環狀零件;圖3為帶插柱的環狀零件圖;圖4為帶插孔的環狀零件圖。
以下的實施例可以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以低密度聚乙烯為原料製成的持筷輔助器,其零件的環內徑為7毫米,環的剖面是直徑3毫米的圓面,插柱直徑為3毫米,長度為14毫米,插孔外徑為7毫米,內徑為3毫米,圓柱長7毫米,孔深6毫米。使用時可根據使用者手掌大小將插柱切到合適長度再插入插孔。
實施例2以鋁合金為原料製成的持筷輔助器,其零件的環內徑為7毫米,環的剖面是直徑為3毫米的圓面;插柱帶螺紋,直徑為3毫米,長度為8毫米;插孔內有螺紋以便與插柱配合,內徑為3毫米,外徑為7毫米,柱長7毫米。孔鑽通。使用時可根據使用者手掌大小將兩零件聯結並調節成適當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持筷輔助器,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兩個相互聯結的環狀零件構成。
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持筷輔助器,其特徵在於兩個環狀零件可用插接或螺紋對接的方式相聯結。
3.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持筷輔助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狀零件可用塑料或金屬材料製成。
4.按照權利要求
3所述的持筷輔助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塑料應當是具有一定韌性的無毒塑料。
5.按照權利要求
3所述的持筷輔助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材料可以是鋁、鋁合金、銅合金等,最好使用鋁合金。
6.按照權利要求
1至3所述的持筷輔助器,其特徵在於環狀零件中環的內徑應稍大於通常所用的筷子圓柱端的直徑。
專利摘要
持筷輔助器。本實用新型屬於餐桌用具中的輔助用具,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幫助人們正確使用筷子的器具。本實用新型採取在兩支筷子之間外加一個支撐的持筷輔助器的方法。該輔助器由兩個塑料或金屬材料製成的環狀零件相互聯結而成。本實用新型可用於餐廳裡向外國人提供中餐時作輔助用具,也可用於日常生活中幫助糾正不正確的持筷姿勢。
文檔編號A47G21/00GK87207886SQ87207886
公開日1988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1987年5月7日
發明者梁祖義 申請人:梁祖義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