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0:50:35 3
專利名稱: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
背景技術:
在廢舊鋼桶翻新處理過程中,需要對桶外壁進行打磨拋光。由於桶外壁上具有兩 道加強筋,同時,桶外壁在使用過程中造成凹凸不平,不是一個規則的圓形,因此,需要打磨 機構在打磨外壁時具有隨外壁形狀的變化而變化的功能。目前,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研製了 臥式桶外壁拋光機構。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臥式外壁拋光機構需要桶倒放,倒放的桶 容易滾動,操作不方便,而且,倒放容易造成桶外壁的再次磕碰,增加了整形的負擔。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夠隨外壁形狀的變化
而變化,操作方便的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種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刷子頭、刷子軸、刷子轉動電機、互相
平行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復位彈簧、轉動軸和彈簧觸板,所述第一連接板一側安裝
有刷子軸和刷子轉動電機,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側固定有彈簧觸板,與彈簧觸板相應位
置的第二連接板上安裝有與彈簧觸板連接的復位彈簧,所述轉動軸一端與第二連接板可轉
動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固定在主機架上,所
述刷子轉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刷子軸連接,所述刷子軸的端部固定有刷子頭。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打磨機構適應外壁形狀的變化,使打磨順利進行。而且,採用立式結 構,桶不滾動,操作方便。同時,能夠保障在打磨工序不影響桶的形狀,減輕了整形工序的負 擔。而且,立式的鋼桶桶口向下,便於灰塵、廢料的回收,有利於環保。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的示意圖; 圖2為第一連接板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第二連接板的示意圖; 圖5為圖4的B-B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的示意圖如圖1至圖6所示,包括刷子頭1、刷子軸2、刷子轉動電機3、互相平行的第一連接板7和第二連接板8、復位彈簧5、轉動軸6、彈簧 觸板4,第一連接板7 —側安裝有刷子軸2和刷子轉動電機3,第一連接板7的另一側固定 有彈簧觸板4,與彈簧觸板4相應位置的第二連接板8上安裝有與彈簧觸板連接的復位彈簧 5。所述轉動軸6 —端與第二連接板8可轉動連接,另一端通過轉動軸孔9與第一連接板7 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8固定在主機架上。這樣,第一連接板可以在第二連接板上自由轉 動。所述刷子轉動電機3通過傳動機構與刷子軸2連接,刷子軸2的端部固定有刷子頭1。 使用時,刷子轉動電機帶動刷子轉動軸、刷子頭轉動,對桶IO外壁進行打磨。當遇 到外壁上的加強筋時,加強筋對刷子頭的作用力,使第一連接板及其上的刷子軸、刷子轉動 電機整體及轉動軸在第二連接板上轉動,彈簧觸板擠壓復位彈簧。同時,刷子頭對加強筋進 行打磨。刷子打磨完加強筋後,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第一連接板復位。當遇到凹凸不平的 表面時,作用原理與上述相同,復位彈簧的彈力與轉動軸配合使刷子頭與桶外壁形狀相適 應。
權利要求一種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刷子頭、刷子軸、刷子轉動電機、互相平行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復位彈簧、轉動軸和彈簧觸板,所述第一連接板一側安裝有刷子軸和刷子轉動電機,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側固定有彈簧觸板,與彈簧觸板相應位置的第二連接板上安裝有與彈簧觸板連接的復位彈簧,所述轉動軸一端與第二連接板可轉動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固定在主機架上,所述刷子轉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刷子軸連接,所述刷子軸的端部固定有刷子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桶外壁打磨機構,提供一種能夠隨外壁形狀的變化而變化,操作方便的打磨機構。第一連接板一側安裝有刷子軸和刷子轉動電機,第一連接板的另一側固定有彈簧觸板,與彈簧觸板相應位置的第二連接板上安裝有與彈簧觸板連接的復位彈簧,轉動軸一端與第二連接板可轉動連接,轉動軸的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固定在主機架上,刷子轉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刷子軸連接,刷子軸的端部固定有刷子頭。本實用新型的打磨機構適應外壁形狀的變化,使打磨順利進行。而且,採用立式結構,桶不滾動,操作方便。能夠保障在打磨工序不影響桶的形狀,減輕了整形工序的負擔。同時,便於灰塵、廢料的回收,有利於環保。
文檔編號B24B29/02GK201537858SQ200920315519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3日
發明者張寶忠 申請人:天津市誼誠包裝製品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