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9:51:29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領域,尤其是涉及防治半身不遂型偏汗症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
背景技術:
:
偏汗症是指人體半身汗出而另半身無汗的一種病症。中醫認為,該症主要與營血不足有關。患者因半身汗出,促使皮膚空疏,極易感受風邪。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狀表現為:除半身汗出症狀外,患者又為半身不遂之體。引起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原因是氣陰虧耗,營衛脈絡失和、衛外失司等。目前,國內外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方法較多,如西藥治療法,中藥治療法等。但是,在治癒率、治療手段、治療費用等方面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經檢索未發現有與本發明相同的配方。發明內容:
本發明採用的治療方法為中草藥湯劑治療法。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目前在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上的不足之處,並提供一種取材容易、製備方便、費用低廉且治癒率較高的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中草藥湯劑藥物及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五味子25-30克,黃芪20-25克 ,生地、白芍各13-15克,黨參、茯苓、山萸肉各10-12克,麥冬8-10克,大棗、桂枝、甘草各8克。—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其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五味子、黃芪、生地、白芍、黨參、茯苓、山萸肉、麥冬、大棗、桂枝、甘草等中草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本發明內服中藥裡:五味子具有斂汗、澀精作用;黃芪具有益衛固表、利水消腫作用;生地具有清熱涼血、潤燥生津作用;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斂汗作用;黨參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脾胃作用;茯苓具有滲溼利水、益脾和胃作用;山萸肉具有補肝腎、澀精止洩作用;麥冬具有養陰清熱、生津作用;大棗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作用;桂枝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陽作用;甘草具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作用。上述中草藥經有機組合、辯證配伍和相互輔佐,增強了該藥物調和營衛、收斂固表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癒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目的。使用本發明的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有如下特點:取材容易、製備方便、費用低廉、見效快。服用方法:
1、藥量:每日一劑。將頭煎、二煎兩次煎成的湯劑混合後,分兩次服用。2、服藥時間:上、下午各一次,在飯後兩小時服藥。
3、藥溫控制:溫服。禁忌事項:
治療、服藥期間禁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體實施方式
:
實施例1: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的原料配方:五味子25克,黃苗20克,生地、白芍各13克,黨參、茯苓、山萸肉各10克,麥冬8克,大棗、桂枝、甘草各8克。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五味子、黃芪、生地、白芍、黨參、茯苓、山萸肉、麥冬、大棗、桂枝、甘草等中草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實施例2: —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的原料配方:五味子30克,黃芪25克,生地、白芍各15克,黨參、茯苓、山萸肉各12克,麥冬10克,大棗、桂枝、甘草各8克。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五味子、黃芪、生地、白芍、黨參、茯苓、山萸肉、麥冬、大棗、桂枝、甘草等中草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於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 狀是否消失。服藥8天為I個療程。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癒一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狀全部消失;好轉一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狀部分消失和減輕;無效一服藥I個療程後,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症狀毫無消失。效果:用該藥物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患者16例,治療I個療程,其中治癒14例,好轉2例,治癒率為87%,有效率為100%。典型病例:
劉某,男,70歲,退休職工。2004年10月就診。患者約在3年前,因犯中風後右側偏癱,一直臥床休息,近日來左側頭面、肢體汗出溼冷,以頭面部為甚。診見面色潮紅,煩躁不安,語言蹇澀,舌嫩紅,苔薄白,脈細澀等。確診為半身不遂型偏汗症。採用本發明內服中藥,先服5劑,汗洩即止,續服3劑後,症狀完全消失。3個月後追訪,未見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其特徵在於該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五味子25-30克,黃芪20-25克,生地、白芍各13-15克,黨參、茯苓、山萸肉各10-12克,麥冬8-10克 ,大棗、桂枝、甘草各8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內服中藥,涉及治療半身不遂型偏汗症的中草藥配方,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五味子25-30克,黃芪20-25克,生地、白芍各13-15克,黨參、茯苓、山萸肉各10-12克,麥冬8-10克,大棗、桂枝、甘草各8克。本發明的特點是取材容易、製備方便、費用低廉、見效快。
文檔編號A61P25/02GK103202944SQ20121054202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崔春衛 申請人:青島海諾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