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輪殼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8:37:44 2
專利名稱:一種飛輪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內燃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飛輪殼。
背景技術:
飛輪殼是發動機上一個重要基礎件,連接於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安裝於飛輪的外部,起到承擔發動機及變速箱的部分重量,保護離合器和飛輪的作用,其和發動機齒輪腔及起動電機腔通常為分體結構,不但佔用較大的空間,裝配時也極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將齒輪腔和起動電機腔集成到一體的飛輪殼。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飛輪殼包括:圓形殼體及齒輪腔,所述齒輪腔與所述殼體的前端面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後端面具有起動電機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安裝孔,及與所述殼體同軸的圓形通孔。優選地,所述齒輪腔通過螺栓與所述殼體的前端面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齒輪腔與所述殼體一體成型。優選地,所述起動電機腔為圓形,並所述起動電機腔的直徑為86mm。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飛輪殼的將以往的齒輪腔及起動電機腔與飛輪殼集成到一起,齒輪腔內可容納齒輪及鏈條,起動電機腔內可布置起動電機,大大簡化了裝配工藝,節省了所需空間。進一步地,通過螺栓將輪腔與殼體的前端面連接可使兩者間地連接更加穩定。進一步地,齒輪腔與殼體一體成型可提高飛輪殼的整體強度。進一步地,圓形的起動電機腔有利於更方便的布置起動電機,同時能降低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飛輪殼的前端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飛輪殼的後端面結構示意圖。圖中標示如下:殼體-1,齒輪腔-2,起動電機腔-3,通孔-4,螺栓-5,安裝孔_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 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0019]如圖1及圖2所示,齒輪腔2通過螺栓4與殼體I的前端面固定連接,殼體I的後端面具有起動電機腔3,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容易知道,齒輪腔2及起動電機腔3的具體位置、螺栓4的個數及排布位置和螺栓4的尺寸可根據實際需求具體選擇,如齒輪腔可在殼體前端面的通孔位置的一側或覆蓋全部/部分通孔,起動電機腔可在殼體後端面與齒輪腔對應的位置或其它位置,螺栓個數可為兩個或者更多。本實用新型的齒輪腔2還可以與殼體I 一體成型製備,有於提高飛輪殼的整體強度,並免去了齒輪腔2和殼體I間的裝配過程。起動電機腔設置為圓形使得起動電機腔布置更加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起動電機腔的形狀。如圖所示,殼體I上設置有安裝孔6,用於將飛輪殼與發動機連接,殼體I上設置有與殼體I同軸的圓形通孔4。雖然本實用新型是結合以上實施例進行描述的,但本實用新型並不被限定於上述實施例,而只受所附權利要求的限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變化,但並不離開本實用新型 的實質構思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飛輪殼,其特徵在於,包括: 圓形殼體及齒輪腔,所述齒輪腔與所述殼體的前端面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後端面具有起動電機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安裝孔,及與所述殼體同軸的圓形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輪殼,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腔通過螺栓與所述殼體的前端面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輪殼,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腔與所述殼體一體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輪殼,其特徵在於,所述起動電機腔為圓形,並所述起動電機腔的直徑 為86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飛輪殼,其包括圓形殼體及齒輪腔,所述齒輪腔與所述殼體的前端面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後端面具有起動電機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安裝孔,及與所述殼體同軸的圓形通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飛輪殼的將以往的齒輪腔及起動電機腔與飛輪殼集成到一起,齒輪腔內可容納齒輪及鏈條,起動電機腔內可布置起動電機,大大簡化了裝配工藝,節省了所需空間。
文檔編號F16M1/026GK203131337SQ20132002525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
發明者潘月成, 孟祥山, 胡必謙, 胡志勝, 鄭久林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