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讀書筆記4篇
2023-10-09 00:22:39 3
《吶喊》這本書中的第一個故事是《狂人日記》,描寫的是一個有所謂「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狂人日記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1
犀利的思想與凝練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裡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懼有恐懼多疑,知覺障礙和邏輯思維不健全等特徵。但作品的主旨並不是要挾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因而作品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是一個站在時代前面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啟蒙者,是一個勇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和反封建民主主義象徵形象。他的超前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
在那個變態的社會裡,狂恰恰是現實的不狂。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2
前兩天,老師要我們看魯迅的書,媽媽便給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是《狂人日記》,描寫的是一個有所謂「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狂人」認定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制度。他半夜查看歷史,見整本書都寫著「吃人」二字。他最終還是相信未來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並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喚。
這個故事我看了三、四遍還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了解封建社會的可怕與可惡,他那一系列的想像令我毛骨悚然!我還小,不能完全讀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吃人這種可怕的現象真的存在。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救救孩子……。」,最後四個字在我腦中浮現。這四個字的意思一定不是那麼簡單吧?應該不只是肉體上的拯救吧?還有什麼呢?心靈上的拯救?或許還有更多我不懂的……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3
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魯迅專集》,其代表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學集《故事新編》等組成。
我對《吶喊》中一篇《狂人日記》影響非常深刻,它是魯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和地位。魯迅先生用諷刺手法對封建社會猛烈批判,他同情弱者,痛恨以強欺弱。書中描繪」狂人」是一位」瘋人」他看到封建社會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他時時需要提防被他人吃掉,又擔心他吃了別人的肉,過著亦實亦虛,亦真亦幻的生活。從瘋人的跳躍的思維中我能看到可怕的封建社會,老百姓永遠受上層社會的人欺壓,過著痛苦的生活。想到我們現在過著多麼幸福,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社會主義社會中是多麼幸運,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為了推翻封建社會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們,並且要學習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和為崇高理想努力奮鬥精神。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4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從此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同時也開啟了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
《狂人日記》主體部分用日記體第一人稱講述了一個「迫害狂」在患病期間的遭遇及心理。狂人在沒有年代的歷史記敘「仁義道德」背後看出了「吃人」二字。
文章講述:「我」回到家鄉後,每個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那眼光另人毛骨悚然,連哥哥都和其他人商量如何「吃我」,我與他們爭執,他們根本不聽……
他們這樣盯著我,都是因為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在文章中魯迅講的「我」絕不是魯迅本人,而是被封建制度迫害的犧牲者,當時大家認為「我」是瘋子,而讀後我們會發現,只有這個「瘋子」的視角才是正常的,魯迅在這篇文章中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禮教吃人、家族制度吃人」以喚醒那些被封建制度麻醉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