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轉盤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08 14:42:14
可拆卸轉盤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可拆卸轉盤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轉動底盤、存儲託盤。其中所述存儲託盤底端通過鎖緊裝置固定於所述轉動底盤上端。通過所設有的轉動底盤組合不同的存儲託盤,實現多規格、多批次的管線生產,並通過增加存儲託盤的數量,快速的實現擴產,有效地降低設備的投資成本。
【專利說明】可拆卸轉盤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間生產用轉盤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車間生產用可拆卸轉
盤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常規生產用轉盤均為一套託盤(上部轉動卷繞管線的籃體)配一套驅動裝置,生產用轉盤布置在車間的兩端,管線來回穿梭通過中間的生產線設備,實現鎧裝、包覆、鎖扣等工序,最終形成成品管線。生產用轉盤用於存儲管線,常規的生產用轉盤多位輪式卷繞形式,轉盤存儲噸位相對較小,無法滿足一次生產3000米以上管線的需要,且在多規格、多批次的管線生產中,由於車間區域有限,無法布置更多的轉盤裝置,從而制約生產,同時每次生產結束會存在車間一側的轉盤為空的情況,設備閒置率較高。
[0003]本專利申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了可拆卸轉盤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可拆卸轉盤裝置,通過所設有的轉動底盤組合不同的存儲託盤,實現多規格、多批次的管線生產,並通過增加存儲託盤的數量,快速實現擴產,有效地降低設備的投資成本。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可拆卸轉盤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轉動底盤、存儲託盤。其中所述存儲託盤底端通過鎖緊裝置固定於所述轉動底盤上端,所述轉動底盤設置有底轉盤、輔助拖輪、驅動裝置及迴轉支撐,所述輔助拖輪設置於所述底轉盤外圍,所述底轉盤與所述迴轉支撐連接,所述迴轉支撐為外齒式結構,所述驅動裝置設置有外齒式結構,所述驅動裝置外齒式結構的齒輪模數、壓力角與迴轉支撐外齒式結構相同,齒數互質,所述存儲託盤設置有儲纜池、鎖緊裝置及移動滾輪,所述移動滾輪設置於儲纜池底部,所述移動滾輪設置有鎖緊裝置。
[0007]所述底轉盤設置有與存儲託盤移動滾輪匹配的運動導向槽。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所設有的轉動底盤組合不同的存儲託盤,實現多規格、多批次的管線生產,並通過增加存儲託盤的數量,快速的實現擴產,有效地降低設備的投資成本。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0]【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可拆卸轉盤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轉動底盤俯視圖。
[0013]圖中主要標號說明:
[0014]I一轉動底盤;2—存儲託盤;3—底轉盤;4一輔助拖輪;5—驅動裝置;6—迴轉支撐;7—儲纜池;8—移動滾輪;9一鎖緊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16]如圖1、2所示,可拆卸轉盤裝置由轉動底盤1、存儲託盤2組成。存儲託盤2底端通過鎖緊裝置9固定於所述轉動底盤I上端,轉動底盤I設置有底轉盤3、輔助拖輪4、驅動裝置5及迴轉支撐6,輔助拖輪4設置於底轉盤外圍,底轉盤3與迴轉支撐6連接,迴轉支撐6為外齒式結構,驅動裝置5設置有外齒式結構,驅動裝置5外齒式結構的齒輪模數、壓力角與迴轉支撐6外齒式結構相同,齒數互質,通過驅動驅動裝置5的齒輪推動迴轉支撐6,實現迴轉支撐6的迴轉運動。存儲託盤2設置有儲纜池7、鎖緊裝置9及移動滾輪8,移動滾輪8設置於儲纜池7底部,可實現在車間軌道上運行,移動滾輪8設置有鎖緊裝置9,當存儲託盤2移動至轉動底盤I預定位置後,通過鎖緊裝置9鎖緊,實現存儲託盤2與轉動底盤I的固定。底轉盤3設置有與存儲託盤2移動滾輪8匹配的運動導向槽,實現存儲託盤2的準確定位,避免迴轉偏心。
[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可拆卸轉盤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轉動底盤、存儲託盤,其中所述存儲託盤底端通過鎖緊裝置固定於所述轉動底盤上端,所述轉動底盤設置有底轉盤、輔助拖輪、驅動裝置及迴轉支撐,所述輔助拖輪設置於所述底轉盤外圍,所述底轉盤與所述迴轉支撐連接,所述迴轉支撐為外齒式結構,所述驅動裝置設置有外齒式結構,所述驅動裝置外齒式結構的齒輪模數、壓力角與迴轉支撐外齒式結構相同,齒數互質,所述存儲託盤設置有儲纜池、鎖緊裝置及移動滾輪,所述移動滾輪設置於儲纜池底部,所述移動滾輪設置有鎖緊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轉盤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轉盤設置有與存儲託盤移動滾輪匹配的運動導向槽。
【文檔編號】B65H75/22GK203461631SQ201320569321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5日
【發明者】王翎羽, 高志濤, 陳偉 申請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無棣海忠軟管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