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2:14:14 2
專利名稱: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塵除塵設備。
背景技術:
我國的合金矽錳爐,冶煉爐等冶金行業由於爐的規格不同,採用的尾氣回收的工 藝也不同,然而無論採用何種工藝方式進行處理,由爐室產生的廢氣煙氣溫度高,通常達到 500 600°C,甚至更高,若不採用降溫,會給後續工藝及設備帶來很大困難。採用空氣冷卻 後產生的熱能由風機送出,大大提高了熱能收集利用的效益。但是目前的旋風管式組合冷 卻器多採用冷卻管直接冷卻,其單位體積散熱面積較小,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需要更 大的散熱面積,這樣勢必會造成冷卻器體積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開發出來了一種單位體積散熱面積大,散 熱效果好,體積緊湊的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包括旋風筒和安裝在其上的冷卻管,冷卻管插入圓形 鋼板焊接固定,圓形鋼板上開設有矩形陣列排布的開孔。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所述的冷卻管外設有圓筒;圓筒的上部開設有冷風進□。—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所述的圓筒的下部開設有出風管。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所述的出風管內設有排風機。本實用新型餘風煙氣通過旋風筒上部布置的冷卻管束與冷卻管管外的空氣進行 熱交換,冷空氣由冷卻管束上部開口處進入管束外部與管束內熱氣流形成逆向換熱冷卻, 從而達到管內煙氣降溫之目的,使高溫煙氣達到所需的降溫要求。另一方面,冷卻空氣經換 熱管被加熱,乾淨熱氣體由下部設置的四個出口經風機排出並加以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的 目的,冷卻管束採用矩形陣式布置單位體積散熱面積大,散熱效果好,體積緊湊。
圖1為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冷卻管束4的布置採用上下兩個圓形鋼板5開孔,開孔方式為矩形陣 式布置,冷卻管束4插入圓形鋼板5開孔內焊接固定。在冷卻管束4的外部由鋼板圍成一 圓筒2,圓筒2的上部留出300 400mm的空間為冷風進風口 1進入冷空氣,下部開出4個Φ 150mm的圓孔接入圓筒2外部設置的Φ 300mm的出風管6,交換後的乾淨熱空氣經排風機 3排出。
權利要求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包括旋風筒和安裝在其上的冷卻管,其特徵在於冷卻管插入圓形鋼板焊接固定,圓形鋼板上開設有矩形陣列排布的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冷卻管外設有 圓筒;圓筒的上部開設有冷風進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筒的下部開 設有出風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風管內設有 排風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包括旋風筒和安裝在其上的冷卻管,冷卻管插入圓形鋼板焊接固定,圓形鋼板上開設有矩形陣列排布的開孔。冷卻管外設有圓筒;圓筒的上部開設有冷風進口。圓筒的下部開設有出風管,出風管內設有排風機。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單位體積散熱面積大,散熱效果好,體積緊湊的旋風管式組合冷卻器。
文檔編號F28D7/16GK201662344SQ20102011219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4日
發明者徐輝, 戴銀富, 梁燕, 梁運動, 沈洪興, 童翠香, 陳志 申請人:安徽省元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