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氟氯氰菊酯生產用混料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3:13: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料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氟氯氰菊酯生產用混料設備,屬於農藥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氟氯氰菊酯的生產加工過程中,經常需要原料加水進行攪拌,現有的加工設備攪拌時,往往是將原料直接放入到攪拌箱內,使得物料結塊不能充分的混合均勻,影響下一道工序的進行;此外傳統的混料設備在攪拌時,需要進行排氣減壓,氟氯氰菊酯容易揮發到空氣中,且氟氯氰菊酯對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利於人體的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氟氯氰菊酯生產用混料設備,不僅混合均勻,而且排氣減壓時不易洩露,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氟氯氰菊酯生產用混料設備,包括攪拌箱、水箱、支腿、腳輪、泵體、水管、噴頭、第一電機、轉軸a、混料箱、加料口、第二電機、轉軸b、進料管、流量計、排氣管及中和箱;所述攪拌箱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水箱固定在攪拌箱的一側,且攪拌箱和水箱下表面的四個拐角處安裝有支腿,支腿的底部安裝有腳輪;所述泵體安裝在水箱的頂部,水管的一端與水泵連接,水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攪拌箱的內部上端,噴頭安裝在水管的端部;所述第一電機安裝在攪拌箱的底部,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轉軸a,轉軸a上安裝有若干組攪拌槳;所述混料箱通過支架安裝在攪拌箱的頂部,混料箱上開設有若干個加料口,且混料箱的底部呈傾斜狀;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混料箱的一端,且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轉軸b,轉軸b的四周安裝有螺旋線,混料箱的一端通過進料管與攪拌箱連接,流量計安裝在進料管上;所述排氣管的一端與攪拌箱上部連接,另一端延伸到中和箱內部,中和箱固定在攪拌箱的一側,且中和箱內部填充有中和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為可變頻調速的三相異步電動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腳輪為可水平360°旋轉的帶鎖式萬向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攪拌槳的數量不少於兩組。
有益效果:與傳統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氟氯氰菊酯生產用混料設備結構新穎,設計科學合理;在整體攪拌前,先將粉末狀的原料混勻,保證物料充分攪拌均勻;將排氣口的空氣接入到中和箱中,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氟氯氰菊酯生產用混料設備的總體結構圖;
其中:1-攪拌箱、2-水箱、3-支腿、4-腳輪、5-泵體、6-水管、7-噴頭、8-第一電機、9-轉軸a、10-混料箱、11-加料口、12-第二電機、13-轉軸b、14-進料管、15-流量計、16-排氣管、17-中和箱、18-出料口、19-攪拌槳、20-螺旋線。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氟氯氰菊酯生產用混料設備,包括攪拌箱1、水箱2、支腿3、腳輪4、泵體5、水管6、噴頭7、第一電機8、轉軸a9、混料箱10、加料口11、第二電機12、轉軸b13、進料管14、流量計15、排氣管16及中和箱17;所述攪拌箱1的底部設有出料口18,水箱2固定在攪拌箱1的一側,且攪拌箱1和水箱2下表面的四個拐角處安裝有支腿3,支腿3的底部安裝有腳輪4;所述泵體5安裝在水箱2的頂部,水管6的一端與水泵連接,水管6的另一端延伸到攪拌箱1的內部上端,噴頭7安裝在水管6的端部;所述第一電機8安裝在攪拌箱1的底部,第一電機8的輸出端安裝有轉軸a9,轉軸a9上安裝有若干組攪拌槳19;所述混料箱10通過支架安裝在攪拌箱1的頂部,混料箱10上開設有若干個加料口11,且混料箱10的底部呈傾斜狀;所述第二電機12固定在混料箱10的一端,且第二電機12的輸出端安裝有轉軸b13,轉軸b13的四周安裝有螺旋線20,混料箱10的一端通過進料管14與攪拌箱1連接,流量計15安裝在進料管14上;所述排氣管16的一端與攪拌箱1上部連接,另一端延伸到中和箱17內部,中和箱17固定在攪拌箱1的一側,且中和箱17內部填充有中和液。
其中,所述第一電機8和第二電機12均為可變頻調速的三相異步電動機。
其中,所述腳輪4為可水平360°旋轉的帶鎖式萬向輪。
其中,所述攪拌槳19的數量不少於兩組。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