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0:19:46 1
專利名稱: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安裝於諸如道路、機場、廣場、商場、車間之類的地坪上,起對預留在地坪上的伸縮變形縫遮蔽和適應性調節作用,屬於建築物的附屬設施。
現有的地坪變形縫裝置,結構繁多、形式各異,最為典型的且實際普遍使用的主要由一對基座、一塊平直的矩形面板、一用於連接基座與面板的轉動滑杆以及一對分別嵌置在基座與面板上的彈性橡膠帶等組成,這種變形縫裝置可從專利號分別為01204283.8、01237389.3、名稱分別為樓面抗震蓋板、橡膠嵌平雙列型地坪牆面變形裝置中體現。不難看出這種變形縫裝置僅能適合於地坪變形縫的小位移量變化,所謂的小位移量變化是指僅能在彈性橡膠的可伸縮極限範圍內調節,而一旦出現諸如由地震引起的使變形縫出現大位移量變化時,僅靠彈性橡膠帶的可伸縮範圍來調節則是遠遠不夠的。這種不足主要是由面板、一對基座的結構局限引起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既能滿足變形縫的小位移量變化、又能適應變形縫的大位移量變化的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一種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由一對基座9、22和一塊面板3以及一個轉動機構組成,所述一對基座9、22的一側分別形成有斜面5、24;所述面板3的兩側分別形成有斜面8、23,斜面8、23分別對應於斜面5、24。
本實用新型由於作了上述改良,當變形縫小位移量變化時,則由施工安裝時分別嵌置於面板3與一對基座9、22之間的彈性橡膠條4、28來完成適應性調節;而當變形縫出現大位移量變化時,則由轉動機構驅使面板3通過其二側的斜面8、23貼著一對基座9、22的斜面5、24上升來完成適應性調節。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敘述。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安裝於預留在地坪的變形縫上的實施例圖。
本實用新型的一對基座9、22上分別開設有凹槽10、20,相應地面板3上也開設有二燕尾槽26,二燕尾槽26分別與凹槽10、20相對應。二燕尾槽26並輔以凹槽10、20用以嵌置密封條6、21,密封條6、21起到防水作用。其選用的材料為橡膠。
本實用新型的轉動機構由轉動滑杆17、一對銷杆12、18、螺栓1、彈簧14、螺母15構成,一對銷杆12、18分別焊固於轉動滑杆17的兩端,並分別滑配於一對基座9、22的銷槽11、19上,螺栓1依序栓過面板3上的螺孔2、轉動滑杆17中間的螺柱13、彈簧14,進而與螺母15螺固。這樣便使轉動機構分別與一對基座9、22和面板3實現連接。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安裝於地坪的變形縫上並起適應性調節作用的,通過螺栓經一對基座9、22上的螺孔25分別將一對基座9、22固定於位於變形縫16二側的地坪7、27上,並通過轉動機構將二嵌置密封條6、21後的燕尾槽26調整到對應於凹槽10、20對應處,再在蓋板3二側的一對斜面8、23與一對基座9、22的斜面5、24之間分別嵌置彈性橡膠條4、28,順或逆旋螺栓1調節轉動滑杆17至所需的要求,藉由上述安裝而使本實用新型的面板3蓋封於變形縫16上。當出現諸如由熱脹冷縮之類的因素而引起變形縫16變化時,則由於轉動滑杆17的驅使,使面板3作適應性位移,其位移量的變化由彈性橡膠條4、28的伸縮來調節之;而當出現諸如由地震之類的因素引起變形縫16作大位移量的變化時,轉動機構受力增大,由於彈性橡膠條4、28的收縮已盡極限,此時,則由面板3上的斜面8、23貼著基座9、22的斜面5、24上升,以保護變形縫16周圍的建築物不道破壞,當受力消除後,由轉動機構的作用而使本實用新型恢復到原有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由一對基座(9)、(22)和一塊面板(3)以及一個轉動機構組成,所述一對基座(9)、(22)的一側分別形成有斜面(5)、(24);所述面板(3)的兩側分別形成有斜面(8)、(23),斜面(8)、(23)分別對應於斜面(5)、(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其特徵在於一對基座(9)、(22)上分別開設有凹槽(10)、(20),相應地面板(3)上也開設有二燕尾槽(26),二燕尾槽(26)分別與凹槽(10)、(20)相對應。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結構的地坪變形縫裝置,屬於建築物的附屬設施。它由一對基座9、22和一塊面板3以及一個轉動機構組成,所述一對基座9、22的一側分別形成有斜面5、24;所述面板3的兩側分別形成有斜面8、23,斜面8、23分別對應於斜面5、24。本實用新型當變形縫小位移量變化時,則由施工安裝時分別嵌置於面板與一對基座之間的彈性橡膠條來完成適應性調節;而當變形縫出現大位移量變化時,則由轉動機構驅使面板通過其二側的斜面貼著一對基座的斜面上升來完成適應性調節。
文檔編號E04B1/68GK2565882SQ0222056
公開日2003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11日
發明者金福生 申請人:金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