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4:08:56 3
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園林綠化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群落生長早期和晚期至少1個時期生長慢速的下層植物若干種;(2)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群落生長中期株高生長快速的中層植物若干種;(3)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中至少2個時期株高生長快速的上層植物若干種;(4)將下層植物、中層植物、上層植物的種子混合播種。本發明的方法建立的花卉混播群落每年綠色期達到8個月以上,大量開花的最佳觀賞期達5-6個月之久。此種方法建立的花卉混播景觀可以長期保持,在5-10年之內可以維持良好景觀。
【專利說明】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園林綠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 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0002] 花卉混播是近代西方園林中興起的一種新型草本花卉應用形式,具有物種豐富、 景觀優美、自然野趣感強、營建維護成本低廉、社會和生態效益良好等優點,符合構建節約 型園林、生態型園林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花卉混播在國外已被廣泛應用,而在我國雖然發 展迅速,但仍處於探索階段。隨著花卉混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花卉混播存在觀賞期短、種 類單一、景觀同質化等弊病,而一般商業花卉混播僅能維持2-3個月的觀賞期,使得花卉混 播在應用中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如何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及生態習性選擇適於建立花卉混 播的植物材料併科學配比,以營造自然優美、體現地方特色、生態效益良好且持續穩定的花 卉混播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及其 應用。
[0004] 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是指以群落生態學為指導,以野花草甸 群落為依據,通過具有不同生態位、不同生態習性植物的選擇,結合植物的形態結構特徵、 生長速率及開花特徵等,建立穩定的具有三層高度結構的花卉混播群落。以此種方法建立 的花卉混播群落每年綠色期達到8個月以上,大量開花的最佳觀賞期達5-6個月之久。此 種方法建立的花卉混播景觀可以長期保持,在5-10年之內可以維持良好景觀。模擬自然草 甸,選擇不同高度的植物,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與群落結構動態變化選擇和配比植物材料, 形成主體為三層的復層植物構成,是成功建立花卉混播的關鍵。
[0005] 採用生態種植的方式,將原來由單層植物構成的花卉混播或者野花混播植物群 落,改變為由三層植物構成。將構成花卉混播群落的植物區分為下、中、上三個層次:
[0006] 下層植物為早春開花植物,植株低矮(40cm以下)而緊湊,其在生長前期為喜陽, 而在花期後能耐陰,花期維持綠色,成為混播組合的下墊層。主要由群落生長早期和晚期至 少一個時期為慢速生長的植物構成。
[0007] 中層植物株高中等(40-80cm),株型直立、緊湊或分散,且能在花期抽出高於葉面 的花葶,主要由在群落生長中期為快速生長的植物構成。在早期生長迅速,具備快慢快的生 長節律。
[0008] 上層植物花期時植株高大(80cm以上),在生長早期較耐陰,且能在發育期抽出高 於群落外部整體高度的花葶,早春生長,主要由在群落生長早期、中期和晚期中至少2個時 期為快速生長的植物構成。
[0009]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 期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0010] (1)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群落生長早期和晚期至少1個時期生長慢速的下 層植物X種;
[0011] (2)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群落生長中期株高生長快速的中層植物Y種;
[0012] (3)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中至少2個時期株高生長快速的 上層植物Z種;
[0013] (4)將下層植物、中層植物、上層植物的種子混合播種;
[0014] X、Y、Z均為自然數。
[0015] 其中,所述下層植物的株高為40cm(含)以下。
[0016] 其中,所述下層植物優選株型緊湊,生長前期為喜陽,而在花期後能耐陰的植物。
[0017] 其中,所述中層植物的株高為40 (不含)-80 (不含)cm。
[0018] 其中,所述中層植物優選株型直立、緊湊或分散,且能在花期抽出高於葉面的花葶 的植物。
[0019] 其中,所述上層植物的株高為80cm(含)以上。
[0020] 其中,所述上層植物優選植株高大,在生長早期較耐陰,且能在發育期抽出共享高 於群落外部整體高度的花葶。
[0021] 其中,步驟(4)所述將下層植物、中層植物、上層植物的種子混合播種,優選按照 種子粒數下層植物:中層植物:上層植物為1 :2 :1混合播種。
[0022] 優選所述X彡3、所述Y彡3、所述Z彡3。
[0023] 其中,所述下層植物優選為白頭翁、瓣蕊唐松草、冰島虞美人、春白菊、高山罌粟、 海石竹、薊罌粟、菊花、耬鬥菜、七裡黃、射幹、月見草中的幾種。
[0024] 其中,所述中層植物優選白晶菊、花蔥、花菱草、藍刺頭、石竹、萱草中的幾種。
[0025] 其中,所述上層植物優選華北藍盆花、柳葉馬鞭草、矢車菊、虞美人中的幾種。
[0026] 其中,更優選為:
[0027] 所述下層植物為白頭翁、瓣蕊唐松草、冰島虞美人、春白菊、高山罌粟、海石竹、薊 罌粟、菊花、耬鬥菜、七裡黃、射幹、月見草中的幾種;
[0028] 所述中層植物為白晶菊、花蔥、花菱草、藍刺頭、石竹、萱草中的幾種;
[0029] 所述上層植物為華北藍盆花、柳葉馬鞭草、矢車菊、虞美人中的幾種。
[0030] 其中,播種的密度優選為3_4g/m2。
[0031]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在園林綠化 中的應用。
[0032] 本發明的方法建立的花卉混播群落每年綠色期達到8個月以上,大量開花的最佳 觀賞期達5-6個月之久。此種方法建立的花卉混播景觀可以長期保持,在5-10年之內可以 維持良好景觀。
【具體實施方式】
[0033] 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34] 實施例1
[0035] 在花卉混播植物材料研究的基礎上,選擇6種一、二年生和17種多年生花卉(見 表I),共計23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且能較好適應北京地區環境條件的花卉。於2012年5 月10日在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小湯山基地(北緯40° 15",東經116° 45")露 地播種,播種面積為63m2,播種密度為3. 13g/m2。
[0036] 表1植物材料
[0037]
【權利要求】
1. 一種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 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群落生長早期和晚期至少1個時期生長慢速的下層植 物X種; (2) 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群落生長中期株高生長快速的中層植物Y種; (3) 選擇株高生長速率類型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中至少2個時期株高生長快速的上層 植物Z種; (4) 將下層植物、中層植物、上層植物的種子混合播種; X、Y、Z均為自然數。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層植物的株高為40cm(含)以下。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層植物為株型緊湊,生長前期為喜 陽,而在花期後能耐陰的植物。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層植物的株高為40 (不含)-80 (不 含)cm。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層植物為株型直立、緊湊或分散,且 能在花期抽出高於葉面的花葶的植物。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層植物的株高為80cm(含)以上。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層植物為植株高大,在生長早期較耐 陰,且能在發育期抽出共享高於群落外部整體高度的花葶。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X > 3、所述Y > 3、所述Z > 3。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層植物為白頭翁、瓣蕊唐松草、冰島 虞美人、春白菊、高山罌粟、海石竹、薊罌粟、菊花、耬鬥菜、七裡黃、射幹、月見草中的幾種; 所述中層植物為白晶菊、花蔥、花菱草、藍刺頭、石竹、萱草中的幾種; 所述上層植物為華北藍盆花、柳葉馬鞭草、矢車菊、虞美人中的幾種。
10. 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延長花卉混播觀賞期的方法在園林 綠化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350899SQ201410532556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0日
【發明者】高亦珂, 白偉嵐, 劉晶晶, 符木, 張啟翔, 王媛媛 申請人: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