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變大小的拖鞋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5:06:01 3
可改變大小的拖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鞋,具體地說是一種可改變大小的拖鞋。包括鞋底、固定安裝在鞋底上表面的拇指夾柱,所述鞋底的側面環繞設置有帶體,所述帶體的一面設有連接柱,與連接柱對應的帶體的另一面設有定位盲孔,所述定位盲孔與連接柱同軸設置,所述鞋底的側面設有容納連接柱的連接孔。該拖鞋可根據顧客腳型的尺寸自由調整大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利於降低生產運營成本。
【專利說明】可改變大小的拖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鞋,具體地說是一種可改變大小的拖鞋。
【背景技術】
[0002]人們對鞋子的要求至少要合腳,即鞋子的大小必須與腳的尺寸相匹配。由於人腳的個體差異較大,生產廠在生產鞋子的時候同一款式必須生產一系列不同尺寸的供顧客選擇。拖鞋對尺寸的要求相對寬鬆,但相差也不能相差太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合各種不同體型人群使用的可改變大小的拖鞋,生產廠家只需生產一種規格的拖鞋,消費者根據自己腳型的尺寸自由調節拖鞋的大小。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改變大小的拖鞋包括鞋底、固定安裝在鞋底上表面的拇指夾柱,所述鞋底的側面環繞設置有帶體,所述帶體的一面設有連接柱,與連接柱對應的帶體的另一面設有定位盲孔,所述定位盲孔與連接柱同軸設置,所述鞋底的側面設有容納連接柱的連接孔。
[0006]所述帶體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鞋底上,帶體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撕裂口,所述撕裂口由相對設置在帶體兩面的三角形凹槽構成。
[0007]所述鞋底上設有閉環狀的鏤空槽,所述鏤空槽貫穿鞋底,鏤空槽的兩內壁之間設有連接杆。
[0008]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該拖鞋可根據顧客腳型的尺寸自由調整大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利於降低生產運營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可改變大小的拖鞋包括鞋底1、固定安裝在鞋底I上表面的拇指夾柱2,所述拇指夾柱2可以是柱狀供腳拇指和食指夾住的柱體,也可以是套在腳拇指上的環套,穿的時候依靠腳拇指和食指夾住拇指夾柱使其不會從腳上脫落,其使用方法與普通人字拖相同。
[0012]如圖2所示,所述鞋底I的側面環繞設置有帶體3,所述帶體3的一面設有連接柱4,與連接柱4對應的帶體3的另一面設有定位盲孔5,所述定位盲孔5與連接柱4同軸設置,所述鞋底I的側面設有容納連接柱4的連接孔。將帶體3上的連接柱4對應插入鞋底I側面的連接孔中,帶體3的寬度與鞋底I的厚度相等,這樣就相當於增加了鞋底的有效面積,如果設置一圈帶體3鞋底還不夠大,可以繼續將帶體3螺旋狀盤繞在外面,外側的連接柱4對應插入內側的盲孔5中,一方面可以起到連接內、外側帶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強化連接柱4的強度,提高支撐力。
[0013]另外,為避免帶體脫落和方便選擇不同長度的帶體,所述帶體3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鞋底I上,帶體3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撕裂口 6,所述撕裂口 6由相對設置在帶體3兩面的三角形凹槽構成。帶體採用發泡橡膠等柔軟有彈性的材料製成,兩三角形凹槽之間的帶體較薄,可以很容易地撕開。當然,如果不設撕裂口,也可以用剪刀剪開。
[0014]為提高穿著的舒適度並減少原料的使用量,所述鞋底I上設有閉環狀的鏤空槽7,所述鏤空槽7貫穿鞋底1,鏤空槽7的兩內壁之間設有連接杆8。行走時,對應腳底板的鞋底處的鏤空槽7對腳底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時帶有鏤空槽的鞋底的結構與盤繞在一起的帶體的結構近似,都是並列設置的條形支撐結構,包括可調節部分和固定部分的整個鞋底的結構強度保持一致,使穿著更舒適,有利於延長使用壽命。
[0015]生產廠在生產的時候,按照最大尺碼的拖鞋預留帶體的長度,消費者按照自己腳型的大小將帶體纏繞在鞋底I上,直到與自己的腳型相一致,然後剪掉多餘的帶體即可。
【權利要求】
1.可改變大小的拖鞋,包括鞋底(I)、固定安裝在鞋底(I)上表面的拇指夾柱(2),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I)的側面環繞設置有帶體(3),所述帶體(3)的一面設有連接柱(4),與連接柱(4)對應的帶體(3)的另一面設有定位盲孔(5),所述定位盲孔(5)與連接柱(4)同軸設置,所述鞋底(I)的側面設有容納連接柱(4)的連接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大小的拖鞋,其特徵在於:所述帶體(3)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鞋底(I)上,帶體(3)上間隔設置有多個撕裂口(6),所述撕裂口(6)由相對設置在帶體(3)兩面的三角形凹槽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改變大小的拖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I)上設有閉環狀的鏤空槽(7 ),所述鏤空槽(7 )貫穿鞋底(I),鏤空槽(7 )的兩內壁之間設有連接杆(8 )。
【文檔編號】A43B13/14GK204048230SQ20142031139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明者】韓潔 申請人:韓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