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為面板的組合框式建築模板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0:46:3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模板,尤其涉及一種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為面板的組合框式建築模板。
背景技術:
樓板是一種分隔承重構建,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並把人和家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牆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混泥土樓板在施工時需要先架模板,然後再進行澆築,目前用於建築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所採用的模板主要是木模板和鋼模板,使用木模板造成了木材的大量損失乃至森林的破壞;鋼模板所採用的鋼材成本高,且傳統的模板使用時,需要將模板放置在模板架上,然後通過釘子或鉸鏈等形式固定在模板架上,安裝和拆卸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於固定和拆解,耗費人工,且模板本身材質導致強度受限。
可見,採用鋼模板、鋁模板的缺點是質量重、成本高;採用木模板的缺點是效率低、質量差、易開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為面板的組合框式建築模板,其特點質量輕、安裝簡單、不易開裂、抗衝擊性能好,且本實用新型的蜂窩板生產成本低廉,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為面板的組合框式建築模板,包括模板主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模板主體包括由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組成的面板和開口帶內折邊的鋁合金型材框體,所述面板嵌於所述框體內。
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框體上口包括第一邊、第二邊以及第三邊、第四邊,所述第一邊、第二邊以及第三邊設置為內折邊,所述框體底部設置有主肋和次肋。
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主肋的開槽方向與次肋開槽方向垂直。
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為3層夾芯結構,包括蜂窩板芯層和設置在所述芯層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表層。
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表層由單片或多片CFRT片材複合而成,相鄰的所述CFRT片材玻纖排列方向的夾角呈0°~90°。
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的CFRT片材內玻纖呈並排平行均勻分散排列,所述CFRT片材的單片厚度小於2.5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這種結構的建築模板,面板材質成本低廉,可降低生產成本,面板採用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在獲得較輕的建築模板的同時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承載強度和抗衝擊性,使用的壽命長,所述框體底部設置有主肋和次肋,簡化傳統模板的複雜安裝過程,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剖面圖。
圖2實用新型底部示意圖。
圖3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結構示意圖。
圖4圖3中表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至圖4,一種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為面板的組合框式建築模板,包括模板主體,所述模板主體包括由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組成的面板1和開口帶內折邊的鋁合金型材框體2,所述面板1嵌於所述框體2內,所述框體2上口包括第一邊、第二邊以及第三邊、第四邊,所述第一邊、第二邊以及第三邊設置為內折邊,所述框體底部設置有帶U型槽的主肋3和次肋4,所述主肋U型槽5的開槽方向與次肋U型槽6開槽方向垂直。
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為3層夾芯結構,由3片厚度為2mm的CFRT片材複合製成表層8,每片CFRT片材9的玻纖並排平行均勻的分散排列,相鄰CFRT片材9的玻纖排列方向之間的夾角呈90°,表層8與塑料蜂窩板為芯層7通過熱焊接貼合在所述芯層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本實用新型所述建築模板在生產時,先將連續纖維增強塑料蜂窩板組成的面板1嵌入框體2內,然後將框體2上口的第四邊做點焊處理,使得面板1穩固的嵌於框體2內,框體2底部設置的主肋3和次肋4,主肋3用於直接與模板支柱連接固定,省去傳統模板安裝時人工搭架後還需要釘子或鉸鏈固定的步驟,獲得較高的安全係數。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包括但不限於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