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長徵勝利80周年徵文精選
2023-12-04 09:20:26 1
衝破艱難險阻,敢攀萬水千山。紅軍不怕遠徵難,血寫英雄詩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徵勝利80周年徵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xx年長徵勝利80周年徵文一:
長徵精神不能忘,不能忘啊!
今天的中國繁榮昌盛,今天的中國人又是揚眉吐氣。那麼,今天的生活是如何得來的呢?是老一輩革命烈士們鮮血的凝固,是革命烈士們的血肉之軀換來的。
掩卷沉思,眼前浮過無窮的戰火畫卷,在這中間我也看到了歷史英勇的足跡――長徵。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內歷史上無以倫比的英雄史詩。它是中國勝利的大見證,是歷史舉世無雙的壯舉,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突破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層層封鎖和圍追堵截,行程二萬五千裡,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這是中國革命邁向勝利的偉大轉折,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追隨長徵的足跡,越過高山,走向低谷,越過雪嶺,度過大江,走過草地。在這裡記載著革命老前輩們可歌可泣的凱歌。
「五嶺透滄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毛主席描寫戰士們面對困難的那種從容和樂觀的精神,想到自身我深感慚愧。
回首向來風雨路,萬裡長徵使疾驅。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長徵的勝利,,就不會有抗日的勝利,不會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也就不會有我們充滿生機和活力,欣欣向榮,走向富強的今天。
這是改變國家的第一步,是艱苦卓絕,英勇壯烈的第一步。
我們要銘記歷史,追尋英雄的足跡!
20xx年長徵勝利80周年徵文二:
總有一種感動讓人淚流滿面,總有一種精神催人奮發向上,總有一段歷史讓人刻骨銘心。當長徵勝利80周年向我們悄然走來的時刻,我們面對昨天、今天、明天;過去、現在、未來,這條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不由地發出幾多感慨和幾多思索……
1934年開始的長徵既非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亦非戰役,更非是勝利,而是一曲人類的求生之歌,是一場生死攸關、徵途漫漫的大撤退,是一次次險象環生、火燒眉毛的戰鬥。無人穿行的大草地、鳥跡罕至的大雪山、舞蹈著死亡之神的沼澤……這是對人生存能力的極限考驗。經受著如此嚴酷、惡劣環境的考驗的這支隊伍,只有在大地洪荒之際開天闢地的那些神話傳說中的英雄們堪與比擬。在極度嚴酷的環境之中,在物質的極度匱乏之中,在汗水、鮮血和死亡的考驗之中,精神之火更加熊熊地燃燒,信念之光更加明徹地照亮。最終,從千山萬水中走出來、從圍追堵截中衝出來的這支隊伍,也衝出了自身的錯誤、迷茫,走向成熟,走向獨立,走向團結,走向壯大。正是這場痛苦的洗禮把他們引向最後的正確之境、光明之境、勝利之境。歷史女神正是以這種奇特的方式檢驗了她將要選擇的未來中國的主宰。
"自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歷史上有過這樣的長徵嗎?沒有!這是中國無產階級的驕傲,中國共產黨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中華民族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得救。"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長徵。雖然七十年過去了,但是人們始終沒有忘記長徵。長徵那英勇的足跡鐫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國人民銘記;長徵那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長徵那戰勝一切的氣概,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輝煌前進。長徵精神永存,長徵烈士永生!
我們祖國的昨天是歷經滄桑的,但所幸的是,我們的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給近代積貧積弱的中華大地注入了無限的生計與活力,他們用行動證明了長徵精神的經久不衰。歷史的書卷正向我們展開,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吧!
舊中國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從德國捧來革命經典,從俄國引來熊熊烈火,他們點燃遍布華夏的眾多乾柴,以星星之火,燎原中華,鳳凰終於涅盤了。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挺起了胸膛,1949年10月1日伴隨著28炮禮炮,新中國從此誕生了!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領航人」,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精心描繪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一宏偉藍圖,沉睡多年的萬裡長城終於敞開了「大門」,改革開放的春風魔術般地裝飾著華夏大地,古老的中國重展青春的笑靨!
以江澤民為代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布,打開的大門決不會再關閉,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沿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奮勇前進!
長徵接力有來人,世紀輪轉開新篇。如今我們在胡錦濤總書記的領導下,面對先人與後人,面對歷史與未來,世界形勢瞬息萬變,容不得我們喘息與徘徊。我們不能沉醉於昨天的成就與光輝,也不能記掛明天的朝霞、陽光和鮮花,歷史的重錘在敦促我們--緊緊抓住今天!
毛澤東說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而我們可以說長徵是燈塔,長徵是路標,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馬達!讓我們挽起青春的臂膀,共同直面輝煌壯闊的未來,去迎接新時代的挑戰,讓我們用才智用血肉築起新的萬裡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