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23:50:26 1

本發明屬於模壓成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複合材料的成型主要通過一些大型模壓設備進行施壓,從而達到對複合材料的成型,這些設備體積較大,製備複合材料成本較高,由於實驗室所要製得的一些複合材料成型方式比較簡單,而且對所需成型壓力要求較低,所以這時利用大型的模壓設備加工,不僅成本高,浪費資源,而且裝置本身還佔用空間,設備投資維護費用也較大。綜合而論這些裝置成本高,體積大,對實驗室的空間有一定的要求,不適合用於實驗室裡一些複合材料的成型,針對這些不利的因素,發明設計一種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以解決這些問題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解決了現有一些複合材料模壓設備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佔用空間大,不適合實驗室所需複合材料製備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外部支撐機構、傳動機構、模具和模具壓板,所述傳動機構、模具和模具壓板均安裝在外部支撐機構上,傳動機構和模具壓板固定連接,傳動機構能夠推動模具壓板使其朝模具方向運動。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採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所述外部支撐機構包括上支撐板、支撐柱和總底座,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上板、支撐臂、絲槓和下壓板,所述模具包括模具箱壁和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壓板包括壓板上壓頭和下壓面板。
所述上支撐板通過四根支撐柱水平固定在總底座上,所述支撐柱與總底座焊接;所述上板通過螺栓固定在上支撐板的底部,所述支撐臂數量為四根,支撐臂兩兩鉸接構成菱形的剪力結構,剪力結構的頂端與上板相連,剪力結構的底端連接下壓板,所述絲槓橫向安裝在剪力結構的對角線上,通過絲槓的旋轉,帶動剪力結構的上下運動;所述上壓頭固定在下壓板的底部,所述下壓面板固定在上壓頭的底部;所述模具底座位於模具的底部,模具底座通過螺絲固定在總底座上,使得模具的頂部開口正對著下壓面板。
所述剪力結構的左端安裝有固定塊,剪力結構的右端安裝有與絲槓相配合的螺母,所述固定塊中設有安裝槽,絲槓穿過螺母,絲槓的末端設有與安裝槽相配合的安裝塊,絲槓的末端能夠固定在安裝槽中旋轉。
所述螺栓數量為四個,所述螺絲數量為四個。
所述模具箱壁和模具底座一體化鑄造成型。
所述支撐柱均勻分布在總底座上,模具位於四根支撐柱的中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促使了複合材料模壓設備向小型化方向的發展;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模具,實現加工不同形狀的複合材料;傳動機構的加入提高了設備自動化水平,節省了人力;可以節約大量的設備製造成本,維護費用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下壓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絲槓末端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i-外部支撐機構、ii-傳動機構、iii-模具、iv-模具壓板、1-上支撐板、2-支撐柱、3-模具箱壁、4-模具底座、5-總底座、6-螺栓、7-上板、8-支撐臂、9-絲槓、10-下壓板、11-上壓頭、12-下壓面板、13-螺絲、14-剪力結構、15-固定塊、16-螺母、17-安裝槽、18-安裝塊。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2所示的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包括:外部支撐機構i、傳動機構ii、模具iii和模具壓板iv,傳動機構ii、模具iii和模具壓板iv均安裝在外部支撐機構i上,傳動機構ii和模具壓板iv固定連接,傳動機構ii能夠推動模具壓板iv使其朝模具iii方向運動。
具體結構參見圖1,外部支撐機構i包括上支撐板1、支撐柱2和總底座5,傳動機構ii包括上板7、支撐臂8、絲槓9和下壓板10,模具iii包括模具箱壁3和模具底座4,模具壓板iv包括壓板上壓頭11和下壓面板12。
上支撐板1通過四根支撐柱2水平固定在總底座5上,支撐柱2與總底座5焊接,支撐柱2均勻地分布在總底座5的四角。
上板7通過四個螺栓6固定在上支撐板1的底部,支撐臂8數量為四根,支撐臂8兩兩鉸接構成菱形的剪力結構14,剪力結構14的頂端與上板7相連,剪力結構14的底端連接下壓板10,即第一支撐臂的一端與第二支撐臂的一端鉸接,第一支撐臂的另一端與上板7鉸接,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與下壓板10鉸接,第三支撐臂的一端與第四支撐臂的一端鉸接,第三支撐臂的另一端與上板7鉸接,第四支撐臂的另一端與下壓板10鉸接。絲槓9橫向安裝在剪力結構14的對角線上,通過絲槓9的旋轉,帶動剪力結構14的上下運動。其中,剪力結構14的左端安裝有固定塊15,剪力結構14的右端安裝有與絲槓9相配合的螺母16,參見圖5,固定塊15中設有安裝槽17,絲槓9穿過螺母16,絲槓9的末端設有與安裝槽17相配合的安裝塊18,絲槓9的末端能夠固定在安裝槽17中旋轉。
上壓頭11固定在下壓板10的底部,如圖3所示,下壓面板12固定在上壓頭11的底部。
模具底座4位於模具iii的底部,模具底座4通過四個螺絲13固定在總底座5上,使得模具iii的頂部開口正對著下壓面板12。如圖4所示,模具箱壁3和模具底座4為一整體,之間為無縫連接,可以通過鑄造得到,模具iii位於四根支撐柱2的中央。
利用這種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製備樹脂基複合材料,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首先將複合材料預混料或預浸料放入模具iii內;
2、再將模具壓板iv也放入模具iii裡;
3、將模具底座4用螺絲13與外支撐架的總底座5連接固定起來;
4、將得到的上板7用螺栓6與上支撐板1固定連接;
5、安裝好後,旋轉絲槓9,這時絲槓9會帶動支撐臂8運動,從而使傳動機構的下壓板10上下運動,調節絲槓9,使下壓板10向下運動與上壓頭11接觸,進一步帶動整個模具壓板iv向下運動,當下壓面板12與模具iii內的材料接觸時會對材料進行加壓,起到壓縮模具iii內複合材料預混料或預浸料的目的;
6、當壓縮成型後,調節絲槓9,使下壓板10向上運動遠離模具iii,隨後卸下模具iii,取出模具壓板iv,取出成型好的複合材料,進行後續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發明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後」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範疇。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簡易複合材料模壓成型設備,包括:外部支撐機構、傳動機構、模具和模具壓板,傳動機構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外部支撐機構的上支撐板上,模具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外部支撐的總底座上。通過控制傳動機構的下壓板下移從而帶動壓板的下壓,因而起到對模具內複合材料的模壓成型。本發明中傳動機構的加入為提高了裝置的自動化,且省去大量的人力對材料施壓,簡單易操作,對於模具通過螺紋連接安裝的外部支撐的總底座上,可以隨時更換不同的模具,增加了裝置的靈活性和加工多樣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雙全;倪士偉;陳悅蓉;田郭濤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揚州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5.17
技術公布日:201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