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霧霾夾克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0:32:4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服裝領域,具體是一種防霧霾夾克。
背景技術: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汙染狀態,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霧霾影響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統,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腦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種上。同時,灰霾天氣時,氣壓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驟增、空氣流動性差,有害細菌和病毒向周圍擴散的速度變慢,導致空氣中病毒濃度增高,疾病傳播的風險很高。因此,需要相應的防護裝備保證人們的出行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防霧霾夾克,拆裝方便,能有效防範霧霾的侵襲。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種防霧霾夾克,包括具有兜帽的夾克主體,在夾克主體的內領處設有可拆卸的半封閉式口鼻防霾罩,口鼻防霾罩包括靠在一起的外層罩和內層罩,外層罩設有呼吸閥門,呼吸閥門內放置活性炭,內層罩設有密封式鼻夾,並在口鼻區域設有插接式的濾芯,濾芯為4層夾芯式防護過濾網,由外至內依次包括納米塗層負離子PLA聚乳酸、納米塗層碳纖布、無粉塵活性碳纖維布、PLA聚乳酸。
而且,所述口鼻防霾罩的外層罩兩側與兜帽連接,口鼻防霾罩的外層罩底部伸入夾克主體的外領內,內層罩兩側與夾克主體的內領連接。
而且,所述夾克主體正面的拉鏈有兩條,分別由兜帽兩側延伸至夾克底部。
而且,所述拉鏈為防水拉鏈。
而且,所述夾克主體的袖口為套指式螺紋袖口。
而且,所述夾克主體印有夜間反光條。
而且,所述夾克主體與兜帽的後頸連接處為人體工程學後領部設計,穿著舒適。
而且,所述夾克主體的外層用布上塗有納米塗層負離子PLA聚乳酸,並在織物表面形成納米級乳頭狀凸起。
而且,所述夾克主體的內層使用負離子PLA聚乳酸針織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可拆卸的多層半封閉式口鼻防霾罩的防霾設計,能有效防範霧霾的侵襲,且拆裝方便靈活;負離子面料的使用,能圍繞穿著者形成環繞式空間,提高呼吸範圍內的負氧離子;在服裝外層使用的面料上進行荷葉表面結構防生化納米塗層設計,具有拒油拒水、抑菌功能,減少服裝內層受汙染程度;服裝的功能部分能拆卸使用,方便洗滌以及更換,符合大眾著裝習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兜帽及衣領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口鼻防霾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口鼻防霾罩的內層罩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口鼻區域的放大圖。
圖8是濾芯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兜帽,2、夾克主體,3、口鼻防霾罩,4、外層罩,5、內層罩,6、呼吸閥門,7、鼻夾,8、濾芯,9、外領,10、內領,11、口鼻區域,12、拉鏈,13、套指式螺紋袖口,14、夜間反光條,15、後頸連接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防霧霾夾克,如圖1~4所示,包括具有兜帽1的夾克主體2,在夾克主體2的內領10處設有可拆卸的半封閉式口鼻防霾罩3,如圖5~8所示,口鼻防霾罩3包括靠在一起的外層罩4和內層罩5,外層罩4設有呼吸閥門6,呼吸閥門6內放置活性炭,內層罩5設有密封式鼻夾7,並在口鼻區域11設有插接式的濾芯8,濾芯8為4層夾芯式防護過濾網,由外至內依次包括納米塗層負離子PLA聚乳酸、納米塗層碳纖布、無粉塵活性碳纖維布、PLA聚乳酸。
吸氣的時候,空氣流從呼吸閥門6進入,經過外層罩4的活性炭實現第一級淨化,再經過內層罩5的插接式濾芯8實現第二級淨化,最後由鼻口吸入。
進一步的,所述口鼻防霾罩3的外層罩4兩側可通過魔術貼或衣扣與兜帽1連接,口鼻防霾罩3的外層罩4底部伸入夾克主體2的外領9內,內層罩5兩側可通過魔術貼或衣扣與夾克主體2的內領10連接。這樣可以使口鼻防霾罩3與夾克主體2的連接更整體化,隔絕外部惡劣環境的效果更好。
進一步的,所述夾克主體2正面的拉鏈12有兩條,分別由兜帽1兩側延伸至夾克底部。所述拉鏈12為防水拉鏈。優化拉鏈的設計,可以增強各部位銜接處的密封性。
進一步的,所述夾克主體2的袖口為套指式螺紋袖口13,方便人手活動的同時保證袖口內外環境的隔絕。
進一步的,所述夾克主體2印有夜間反光條14,保證在能見度低的霧霾天外出時的可視性,提高安全性。
進一步的,所述夾克主體2與兜帽1的後頸連接處15為人體工程學後領部設計,穿著舒適。
進一步的,所述夾克主體2的外層用布上塗有納米塗層負離子PLA聚乳酸,並在織物表面形成納米級乳頭狀凸起,模擬荷葉表面組織結構,達到拒水拒油效果,使織物獲得自清潔能力。
進一步的,所述夾克主體2的內層使用負離子PLA聚乳酸針織布,抗菌抑菌,有效提空氣中的負氧離子,緩解霧霾帶來的不適,形成環繞個人的生態系統。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或變形,這些改進或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