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跟蹤器探頭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2:30:11 4
太陽光跟蹤器探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光跟蹤器,提供了一種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包括殼體、凸透鏡和感光板;所述凸透鏡設置在殼體的上部,凸面向下,所述感光板的數量為4、6或8塊,對稱設置在凸透鏡的凸面的下方的焦點處,感光板與凸透鏡的弦平行,凸透鏡的弓高H與弦長L的比例為:弓高H∶弦長L=1∶2.7~2.9。本實用新型的凸透鏡與感光板之間的配合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結構簡單,製作成本較低,能夠使較小的太陽能板,也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同時,本身需要的電能由自己產生,從而使太陽能裝置佔地面積小、用料少,成本大幅度降低。
【專利說明】太陽光跟蹤器探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光跟蹤器,尤其涉及太陽光跟蹤器的探頭。
【背景技術】
[0002]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它與常規能源相比有三大特點:第一:它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最豐富的能源。據估計,在過去漫長的11億年中,太陽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今後足以供給地球人類,使用幾十億年,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第二:地球上,無論何處都有太陽能,可以就地開發利用,不存在運輸問題,尤其對交通不發達的農村、海島和邊遠地區更具有利用的價值。第三:太陽能是一種潔淨的能源。在開發利用時,不會產生廢渣、廢水、廢氣、也沒有噪音,更不會影響生態平衡。絕對不會造成汙染和公害。
[0003]但是,太陽能也存在某些缺點,其中,一個顯著的問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太陽光與採光集熱面的角度發生變化,而目前的太陽能燈的太陽能板均是固定的,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能量,往往需要相當大的採光集熱面才能滿足使用要求,從而使裝置佔地面積大、用料多,成本增加。
[0004]為了克服推廣應用中的困難,人們從選擇合適的材料等方面作了很大改進,但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白天儲存的電能,在整個晚上不夠使用,導致了太陽能燈的應用,受到了局限。
[0005]為了克服上述缺陷,許多專利提供了太陽能的跟蹤器,但是,應用效果均不理想,或者是製作成本較高,難以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光跟蹤器探頭,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包括:
[0008]殼體、凸透鏡和感光板;
[0009]所述凸透鏡設置在殼體的上部,凸面向下,所述感光板的數量為4、6或8塊,對稱設置在凸透鏡的凸面的下方的焦點處,感光板與凸透鏡的弦平行,凸透鏡的弓高H與弦長L的比例為:弓高H:弦長L= I: 2.7?2.9;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的凸透鏡與感光板之間的配合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結構簡單,製作成本較低,採用本實用新型,能夠使較小的太陽能板,也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同時,本身需要的電能由自己產生,從而使太陽能裝置佔地面積小、用料少,成本大幅度降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太陽光跟蹤器探頭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感光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跟蹤器,包括:
[0015]殼體100、凸透鏡I和感光板2;
[0016]所述凸透鏡I設置在殼體100的上部,凸面向下,所述感光板2的數量為4、6或8塊,對稱設置在凸透鏡I的凸面的下方的焦點處,感光板2與凸透鏡I的弦101平行,凸透鏡I的弓高H與弦長L的比例為:弓高H:弦長L= I: 2.7?2.9;
[0017]優選的,弓高H:弦長L= I: 2.8625;
[0018]優選的,弓高H = 8mm,弦長 L = 22.9mm ;
[0019]優選的,所述感光板2為矽晶板,其材料與太陽板相同;
[0020]進一步,相鄰兩個光板2之間的間隙為0.5?5mm ;
[0021]優選的,所述凸透鏡I的凸面為球面;
[0022]優選的,所述感光板2為正方形,感光板2與所述間隙的總長度與弦長L相同;
[002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太陽能板上,凸透鏡I的弦與太陽能板平行;
[0025]當太陽正上方時,太陽光通過凸透鏡I後形成的焦點200落在所有的感光板2的交匯處,所有的感光板2獲得的能量相同,其輸出的電流也相同;
[0026]當太陽偏轉時,太陽光通過凸透鏡I後形成的焦點200落在某一個感光板2上,該感光板2獲得的能量將大於與其對稱設置的另一個感光板2,兩者之間輸出的電流將存在差異,將該差異放大後,即可通過驅動機構驅動太陽能板的轉動,直至太陽光通過凸透鏡I後形成的焦點再次落在所有的感光板2的交匯處。從而可使得同樣面積的太陽能板始終保持與太陽最理想的照射角度,獲得最大的能量。
【權利要求】
1.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100)、凸透鏡(I)和感光板(2); 所述凸透鏡(I)設置在殼體(100)的上部,凸面向下,所述感光板(2)的數量為4、6或8塊,對稱設置在凸透鏡⑴的凸面的下方的焦點處,感光板(2)與凸透鏡⑴的弦(101)平行,凸透鏡⑴的弓高H與弦長L的比例為:弓高H:弦長L = I: 2.7?2.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其特徵在於,弓高H:弦長L =I: 2.86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其特徵在於,弓高H= 8mm,弦長L =22.9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其特徵在於,相鄰兩個光板2之間的間隙為 0.5 ?Smn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感光板(2)為正方形,感光板(2)與所述間隙的總長度與弦長L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凸透鏡(I)的凸面為球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光跟蹤器探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感光板(2)為矽晶板。
【文檔編號】H02S40/22GK204068850SQ20142050270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日
【發明者】符德時, 何海清, 謝建鋼, 張瑾 申請人:上海得司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