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栽培料及其堆制方法及草菇的栽培方法
2023-12-03 14:11:41 2
專利名稱:草菇栽培料及其堆制方法及草菇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食用菌栽培技術,涉及一種草菇栽培料及其堆制方法及草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草菇的栽培過程中,其栽培料主要採用稻草、麩皮等材料堆制,用其栽培的草菇產量較低,且不穩定,一般每平方米平均產量在1Kg左右,生物轉化率僅為8~10%。栽培方式主要是露天或大棚栽培,受氣候影響較大,時間局限於夏季,地域主要在南方,生產期短,而每批菇的生長周期較長(約30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草菇栽培料及其堆制方法及草菇的栽培方法,使其能夠提高草菇單位面積的平均產量,並且栽培過程不受季節、氣候和地域的限制,生長周期短,產量穩定。
本發明的栽培料包含有9~10份破籽棉和1份生石灰及適量的水分。
本發明的栽培料的堆制方法是第一步,將破籽棉與生石灰拌和均勻後加水攪拌,使破籽棉吸足水份,然後堆成方形料堆並踏實,再將料堆用塑料薄膜覆蓋,堆置72小時發酵;第二步,將發酵後的栽培料翻堆、打松,運進菇房,置於栽培架上的菇床上,將菇房關閉,用取暖設備加溫使室內溫度上升到65~70℃,並保持6~8小時,然後降溫到50~55℃,再保持6~8小時,進行二次發酵後完成堆制過程。
本發明的草菇的栽培方法是a.在菇房內堆制好的栽培料中,按照0.14~0.15Kg/m2的播種量進行菌種接種;b.接種後第1~4天,覆蓋塑料薄膜保持料溫在33~36℃,其中接種後的48小時內,每隔6小時揭膜通風0.5小時,保持栽培料含水率在60~65%,空氣相對溼度在65~75%;c.接種4天後,重噴一次壓菌水,用水量為450~500ml/m2,噴灑壓菌水後通風,使料溫降至28℃左右,並保持6小時,再重新升溫,使料溫升至33℃並保持;d.在接種後的第4天和第5天夜間在菇房內增加照明;e.接種後第6天進行噴霧,用水量為200ml/m2,以後每天通風1~2小時,保持料溫在30~32℃,料含水率在65~70%,空氣相對溼度在85~95%,直至菇蕾直徑長至約1.2cm後,再次進行噴霧,用水量為200ml/m2;f.菌蓋形成至菇柄伸長時進行採收,第一次採收後用1%的石灰水以200ml/m2的用量進行噴灑,以調整PH值。
本發明的草菇栽培方法可以不分季節、不分地域進行生產,生產期長,並可適用於工廠式的大規模生產。配合本發明的栽培料的使用,可以大大縮短草菇的生長周期,每批草菇的生長周期可由常規的30天左右縮短到18天,同時可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每平方米鮮菇產量由常規的1Kg左右提高到2Kg,生物轉化率達到25~30%。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如下栽培料的堆制第一步,將100Kg破籽棉與10Kg生石灰拌和均勻後加水攪拌,使破籽棉吸足水份,然後堆成方形料堆並踏實,再將料堆用塑料薄膜覆蓋,常溫下堆置72小時發酵;第二步,將發酵後的栽培料翻堆、打松,運進菇房,置於栽培架上的菇床上,將菇房關閉,用取暖設備加溫,使室內溫度上升到70℃,並保持6小時,然後降溫到55℃,再保持8小時,進行二次發酵後完成堆制過程。
草菇的栽培a.在菇房內堆制好的栽培料中,按照0.15Kg/m2的播種量進行菌種接種;b.接種後第1~4天,覆蓋塑料薄膜保持料溫在35℃左右,其中接種後的48小時內,每隔6小時揭膜通風0.5小時,保持栽培料含水率在65%,空氣相對溼度在70%;c.接種4天後,重噴一次壓菌水,用水量為500ml/m2,噴灑壓菌水後通風,使料溫降至28℃左右,並保持6小時,再重新升溫,使料溫升至33℃並保持;d.在接種後的第4天和第5天夜間在菇房內增加照明;e.接種後第6天進行噴霧,用水量為200ml/m2,以後每天通風1~2小時,保持料溫在30~32℃,料含水率在70%,空氣相對溼度在85~95%,直至菇蕾直徑長至1.2cm左右,再次進行噴霧,用水量為200ml/m2;f.菌蓋形成至菇柄伸長時進行採收,第一次採收後用1%的石灰水以200ml/m2的用量進行噴灑,以調整PH值。
權利要求
1.一種草菇栽培料,其特徵是在其成分中包含有9~10份破籽棉和1份生石灰及適量的水分。
2.一種草菇栽培料的堆制方法,其特徵是第一步,將破籽棉與生石灰拌和均勻後加水攪拌,使破籽棉吸足水份,然後堆成方形料堆並踏實,再將料堆用塑料薄膜覆蓋,堆置72小時發酵;第二步,將發酵後的栽培料翻堆、打松,運進菇房,置於栽培架上的菇床上,將菇房關閉,用取暖設備加溫使室內溫度上升到65~70℃,並保持6~8小時,然後降溫到50~55℃,再保持6~8小時,進行二次發酵後完成堆制過程。
3.一種利用權利要求2的方法堆制的栽培料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徵是a.在菇房內堆制好的栽培料中,按照0.14~0.15Kg/m2的播種量進行菌種接種;b.接種後第1~4天,覆蓋塑料薄膜保持料溫在33~36℃,其中接種後的48小時內,每隔6小時揭膜通風0.5小時,保持栽培料含水率在60~65%,空氣相對溼度在65~75%;c.接種4天後,重噴一次壓菌水,用水量為450~500ml/m2,噴灑壓菌水後通風,使料溫降至28℃左右,並保持6小時,再重新升溫,使料溫升至33℃並保持;d.在接種後的第4天和第5天夜間在菇房內增加照明;e.接種後第6天進行噴霧,用水量為200ml/m2,以後每天通風1~2小時,保持料溫在30~32℃,料含水率在65~70%,空氣相對溼度在85~95%,直至菇蕾直徑長至約1.2cm後,再次進行噴霧,用水量為200ml/m2;f.菌蓋形成至菇柄伸長時進行採收,第一次採收後用1%的石灰水以200ml/m2的用量進行噴灑,以調整PH值。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食用菌栽培技術,涉及一種草菇栽培料及其堆制方法及草菇的栽培方法。該栽培料包含有9~10份破籽棉和1份生石灰及適量的水分。其堆制方法是第一步,將破籽棉與生石灰拌和均勻後加水攪拌,使破籽棉吸足水份,然後堆成方形料堆並踏實,再將料堆用塑料薄膜覆蓋,堆置72小時發酵;第二步,將發酵後的栽培料翻堆、打松,運進菇房,置於栽培架上的菇床上,將菇房關閉,用取暖設備加溫使室內溫度上升到65~70℃,並保持6~8小時,然後降溫到50~55℃,再保持6~8小時,進行二次發酵後完成堆制過程。本發明能夠提高草菇單位面積的平均產量,栽培過程不受季節、氣候和地域的限制,生長周期短,產量穩定。
文檔編號A01G1/04GK1402963SQ02138390
公開日2003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8日
發明者姜建新 申請人:姜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