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翼緣矯正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2:02:01 2
專利名稱:臥式翼緣矯正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所屬領域本實用新型涉一種用於焊接型鋼結構的臥式翼緣矯正機。
背景技術:
焊接結構的H型鋼,組焊的熱應力導致雙側翼板變形,目前國內外均採用立式單翼的方法來矯正變形的翼板。這種矯正方法必須將焊好的臥姿態的H型鋼,進入翻轉機構變為立姿,然後進入立式矯正機矯正下側翼板。在下側翼板矯正好之後二次進入翻轉機構將H型鋼翻轉180°,二次進入立式矯正機矯正翻為下側的另一側翼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翻轉機構的佔用空間小、工作效率高同時一次矯正成形的臥式翼緣矯正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照以下結構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臥式翼緣矯正機,左機、與右機為立式結構,左機固定在機架上,而右機通過行走機構可在機架上前後移動,右機比左機多了一個行走機構,其它結構相同,大載面的H型鋼或小載面的H型鋼臥放在矯正機前的輥道上,機架底部安裝有升降油缸,左、右機安裝電機減速機,電機減速機通過一對錐齒輪傳動後帶動主動壓輥轉動,可升降的被動壓輥在齒條的推動下自動調節至相應位置,被動壓輥外套裝偏心套,另一個可升降的被動壓輥被安裝在與被動壓輥對應的下部機架上。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1、取消了立式矯正機前後的翻轉機構和翻轉工序2、減少了翻轉機構的佔用空間3、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臥式翼緣矯正機,左機1、與右機12為立式結構,左機固定在機架10上,而右機通過行走機構可在機架10上前後移動,右機比左機多了一個行走機構13,其它結構相同,大載面的H型鋼14或小載面的H型鋼15臥放在矯正機前的輥道上,機架10底部安裝有升降油缸9,左、右機安裝電機減速機2,電機減速機2通過一對錐齒輪傳動後帶動主動壓輥5轉動,可升降的被動壓輥3在齒條7的推動下自動調節至相應位置,被動壓輥3外套裝偏心套4,另一個可升降的被動壓輥8被安裝在與被動壓輥3對應的下部機架上。本實用新型可以適用於大載面的H型鋼14或小載面的H型鋼15,工作時將大載面的H型鋼14或小載面的H型鋼15臥放在矯正機前的輥道上。依據被矯正型鋼翼板的高度,用升降油缸9來調節主動壓輥5的高度,使主動壓輥的中心對準腹板的中心。在主動壓輥對正腹的同時,可升降的被動壓輥3在齒條7的推動下自動調節至相應位置。左機1的結構基本上同右機12,右機比左機多了一個行走機構13。左機固定在機架10上,而右機通過行走機構可在機架10上前後移動。右機重複左機的上述動作,使右機的主動壓輥和可升降的被動壓輥調至相應位置。
翼板的高度確定後應調節右機的行走機構13,使兩機間的距離適應被矯正型鋼腹板的寬度。完成上述動作後應測量雙側翼板的變形量,依據變形量調整左機1和右機12的偏心套4,使其適合兩側翼板變形量的矯正。
當型鋼頭部進入矯正機後,分別啟動左機1和右機12上的油缸11推動主動壓輥5向前適量擠壓,至合適的位置後啟動左、右機上的電機減速機2帶動主動壓輥5轉動,轉動的主動壓輥帶動被矯正的H型鋼運動以達矯正之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翼緣矯正機,其特徵是左機(1)、與右機(12)為立式結構,左機固定在機架(10)上,而右機通過行走機構可在機架(10)上前後移動,右機比左機多了一個行走機構(13),其它結構相同,大載面的H型鋼(14)或小載面的H型鋼15臥放在矯正機前的輥道上,機架(10)底部安裝有升降油缸(9),左、右機安裝電機減速機(2),電機減速機(2)通過一對錐齒輪傳動後帶動主動壓輥(5)轉動,可升降的被動壓輥(3)在齒條(7)的推動下自動調節至相應位置,被動壓輥(3)外套裝偏心套(4),另一個可升降的被動壓輥(8)被安裝在與被動壓輥(3)對應的下部機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翼緣矯正機,左機、與右機為立式結構,左機固定在機架上,而右機通過行走機構可在機架上前後移動,右機比左機多了一個行走機構,其它結構相同,大載面的H型鋼或小載面的H型鋼臥放在矯正機前的輥道上,機架底部安裝有升降油缸,左、右機安裝電機減速機,另一個可升降的被動壓輥被安裝在與被動壓輥對應的下部機架上。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1.取消了立式矯正機前後的翻轉機構和翻轉工序。2.減少了翻轉機構的佔用空間。3.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1D3/00GK2843649SQ20052002136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3日
發明者劉安麗 申請人:劉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