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闊臺不是幼子為什麼能繼承汗位?窩闊臺的歷史評價
2023-11-08 02:17:37 3
成吉思汗,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帝國可汗,「成吉思汗」只是他的尊號,意思是「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之一,是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帶領自己的鐵騎,徵服了歐亞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時間是世界上最鋒利的利器,任你再怎麼英雄豪傑,最後都會化為一抔黃土灰飛煙滅。人死了,這偌大的家業總要有人繼承,在自己的四個兒子中,成吉思汗考慮再三,最終選定了窩闊臺為繼承人。
窩闊臺是成吉思汗與元配所生第三個兒子,其下還有一個弟弟拖雷。蒙古有舊俗,一般父母的基業都會傳給幼子,幼子是「守灶」人,也就是守護家產之人。成吉思汗一共有四個兒子,窩闊臺是第三個,並不是幼子,成吉思汗為什麼要打破舊有的習俗,立窩闊臺為繼承人 呢?而且做這個決定,還是在拖雷並不是無用之人的基礎上。
成吉思汗南徵北戰,他的兒子自然也不是弱者,四人自小就跟隨在父親身邊。到了後來,成吉思汗乾脆根據四個兒子的才能和特長,給他們安排了不同的職掌:朮赤管狩獵;察合臺掌法令;窩闊臺主朝政;拖雷統軍隊。
在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中,朮赤天生就是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因為他的母親是在被劫掠以後生下的他,所以朮赤的血統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一位血統存疑的兒子,自然也就不可能繼承成吉思汗的霸業。
成吉思汗的第二個兒子察合臺,是一個脾氣火爆之人,因為兄長朮赤的血統存疑,所以從小就對朮赤橫眉豎眼,很是看不上他。後來更是在成吉思汗的面前,對朮赤使用極具侮辱性的言語,大大的惹惱了成吉思汗,也讓成吉思汗認識到自己的二兒子不是適合的汗位繼承人。
四個兒子中,合成吉思汗心意的,也就窩闊臺和拖雷兩人。拖雷作為幼子,自小受到成吉思汗的喜愛,那麼是什麼導致成吉思汗放棄拖雷,改而選擇窩闊臺呢?
成吉思汗是個偉大的領袖,自然不會因為私情而耽擱帝國的偉業,選擇繼承人的時候,蒙古帝國已經初具規模,這個時候需要的不是開疆拓土的霸王,而是能治理內政的繼承人。帝國需要一位政治家以鞏固和發展他所創立的帝國,完成他的未竟之業,而不光是需要一位攻城略地的軍事家。窩闊臺足智多謀,治國才能較拖雷更全面,所以最終成吉思汗選擇了窩闊臺為下任汗王。
成吉思汗的眼光並沒有錯,窩闊臺後來滅金伐宋,揮師西徵,一直秉持成吉思汗的意志,讓青天下都成為蒙古人的草原。
《元史》:「帝有寬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時度力,舉無過事,華夏富庶,羊馬成群,旅不齎糧,時稱治平。」
《新元史》:「太宗寬平仁恕,有人君之量。常謂即位之後,有四功、四過:滅金,立站赤,設諸路探馬赤,無水處使百姓鑿井,朕之四功;飲酒,括叔父斡赤斤部女子,築圍牆妨兄弟之射獵,以私撼殺功臣朵豁勒,朕之四過也。然信任奧都拉合蠻,始終不悟其奸,尤為帝知人之累雲。」
《元史新編》:「帝有寬宏之量,淳樸之質,乘開國之運,師武臣力,繼志述事,席捲西域,奄有中原。惟知諸子不材,又知憲宗之克荷,而儲位不早定,致身後政擅宮闈,大業幾淪,有餘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