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2:55:26 4
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為了解決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由白芍、山楂、枳實、大黃、甘草、生白朮、枳殼、生意米、萆薢、車前子、白鮮皮、龍膽草、桑白皮、地骨皮、槐花、苦參按一定配比製備而成,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升,每日兩次,早晚空服。本發明所述中藥製劑中,生白朮、枳殼、生意米、車前子、萆薢健脾利溼;桑白皮、地骨皮、槐花、白鮮皮、苦參、龍膽草清熱止癢;白芍、山楂、枳實、大黃、甘草消淤導滯。上述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治療脂溢性皮炎有很好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屬於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
[0002]【背景技術】: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因皮膚分泌物過多加上外來刺激引起,多見於頭面部,也可累及額、耳後、頸、肩、背等處,並向下蔓延至其它部位。患處皮膚發紅,覆蓋油膩或乾燥的鱗屑或結痂,略帶黃色,有癢感。發於頭皮部的,日久頭髮可枯萎脫落。
[0003]臨床上治療脂溢性皮炎較為棘手,一般的治療口服西藥或中成藥,治標不治本,達不到治療的目的。
[0004]
【發明內容】
:
為了解決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為原料製備而成的:
白苟9-15份、山楂9_15份、積實6_12份、大黃3_9份、甘草3_9份、生白朮9_15份、積殼6-12份、生意米9-15份、萆蘚3-9份、車前子6_12份、白鮮皮6_12份、龍膽草6_12份、桑白皮9-15份、地骨皮9-15份、槐花6-12份、苦參3_9份、上述每份為I克。
[0005]本發明的藥物最佳重量配比為:
白芍12份、山楂12份、枳實9份、大黃6份、甘草6份、生白朮12份、枳殼9份、生意米12份、萆蘚6份、車前子9份、白鮮皮9份、龍膽草9份、桑白皮12份、地骨皮12份、槐花9份、苦參6份、上述每份為I克。
[0006]可以將上述藥物製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內服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湯劑。
[0007]本發明的藥物的具體製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暈升煎至200暈升。
[0008]使用方法是將煎好的湯劑口服,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0009]中醫認為脂溢性皮炎治療應以健脾利溼、清熱止癢、消淤導滯為治療原則。方中生白朮、枳殼、生意米、車前子、萆蘚健脾利溼;桑白皮、地骨皮、槐花、白鮮皮、苦參、龍膽草清熱止癢;白芍、山楂、枳實、大黃、甘草消淤導滯。上述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0010]本發明的藥物療效好、見效快、服用方便、無副作用,對脂溢性皮炎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0011]為進一步證明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89例患者對本發明藥物進行臨床觀察。
[0012]例病人中,15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痊癒者20例,二個療程痊癒者21例,二個療程以上痊癒者44例,無效4例。全部使用本發明進行治療,每日一劑,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療效標準:顯效:皮膚發紅、覆蓋油膩或乾燥的鱗屑或結痂、略帶黃色、瘙癢症狀消失;有效:皮膚發紅、覆蓋油膩或乾燥的鱗屑或結痂、略帶黃色、瘙癢症狀緩減或消失;無效:治療前後無明顯變化。
[0013]表1 治療後療效統計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的: 白苟9-15份、山楂9_15份、積實6_12份、大黃3_9份、甘草3_9份、生白朮9_15份、積殼6-12份、生意米9-15份、萆蘚3-9份、車前子6_12份、白鮮皮6_12份、龍膽草6_12份、桑白皮9-15份、地骨皮9-15份、槐花6-12份、苦參3_9份、上述每份為I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的: 白芍12份、山楂12份、枳實9份、大黃6份、甘草6份、生白朮12份、枳殼9份、生意米12份、萆蘚6份、車前子9份、白鮮皮9份、龍膽草9份、桑白皮12份、地骨皮12份、槐花9份、苦參6份、上述每份為I克。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用於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藥物,其特徵是將所述藥物用水煎服成湯劑口服。
【文檔編號】A61K36/8994GK104173825SQ20141034542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張育海 申請人:張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