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癬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5:33:11 1
專利名稱:治療癬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產品涉及來源於植物的配製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癬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癬是人體感染致病性真菌而發生的皮膚病。根據侵犯的部位,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侵犯表皮和毛髮、指甲的稱為淺在真菌病(癬),包括頭、手、體、甲癬及花斑癬;一種是侵犯表皮以下組織和內臟的稱為深在真菌病,常見有白色念珠菌病、皰子絲菌病、著手黴菌病、放線菌病及隱球性腦膜炎等。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多由風熱溼侵入皮膚,局部鬱化而熱, 津枯血燥所致。與肺脾二經虛弱有關。目前治療該病多以中西醫結合、內外兼治,能有一定的效果。由於該病發病反覆較多,治療效果不穩定。因此多數患者渴望一種物美價廉的「掃毒藥」、「斷根藥」。本發明正是經過長期臨床實踐檢驗治療癬的中草藥組合,效果顯著,不易復發,具有標本兼治的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癬的中草藥。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癬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
防風20-30份;當歸30-40份;生地30-40份;苦參20-30份;蟬蛻15-25份;蒼朮30-40 份;蛇床子20-30份;白鮮皮25-35份;黃柏皮25-35份。加水1600份,燒開後,文火熬煮 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後高溫滅菌,備用。該中藥服用時,將藥液取280-380毫升,待微熱後服用,每日3次。優選的,所述的治療癬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防風 25份;當歸35份;生地35份;苦參25份;蟬蛻20份;蒼朮35份;蛇床子25份;白鮮皮30 份;黃柏皮30份。加水1600份,熬煮3次,過濾回收,取汁,分裝瓶後高溫滅菌,待用。本發明的配伍思想以防風為君;以當歸、生地為臣;以苦參、蟬蛻、蒼朮為佐;以蛇床子、白鮮皮、黃柏皮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防風25份;當歸35份;生地35份;苦參25份;蟬蛻20份;蒼朮35份;蛇床子25份; 白鮮皮30份;黃柏皮30份。防風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根。性味與歸經辛甘,溫。歸入膀胱、肺、脾經。功能與主治發表,祛風,勝溼,止痛。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溼痺,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與歸經甘辛,溫,歸入心、肝、脾經。功能與主治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痺;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竊,跌扑損傷。生地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熱涼血。主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苦參為豆種植物苦參的根。性味與歸經苦,寒。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溼,殺蟲。 治熱毒血痢,腸風下血,黃疸,赤白帶下,小兒肺炎,疳積,急性扁桃體炎,痔漏,脫肛,皮膚瘙癢,疥癩惡瘡,陰瘡溼癢,瘰癧,燙傷。外治滴蟲性陰道炎。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性味與歸經甘鹹,涼。歸入肺、肝經。功能與主治散風熱,宣肺,定痙。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不暢,風疹瘙癢,小兒驚癇,目赤,翳障,疔瘡腫毒,破傷風。蒼朮為菊科植物南蒼朮或北蒼朮等的根莖。性味與歸經辛苦,溫。功能與主治 健脾,燥溼,解鬱,闢穢。治溼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洩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溼痺,足痿,夜盲。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實。性味辛苦、溫。功能與主治溫腎助陽,祛風, 燥溼,殺蟲。治男子陽痿,陰囊溼癢,女子帶下陰癢,子宮寒冷不孕,風溼痺痛,疥癬溼瘡。白鮮皮為芸香科植物白鮮的根皮。性味與歸經苦鹹,寒。歸脾、胃經。功能與主治祛風,燥溼,清熱,解毒。治風熱瘡毒,疥癬,皮膚痒疹,風溼痺痛,黃疸。黃柏皮為芸香科植物黃柏或黃皮樹的樹皮。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入腎、膀胱經。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治熱痢,洩瀉,消渴,黃疸,痿甓,夢遺,淋濁,痔瘡,便血,亦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本發明的製作方法加水煎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後高溫滅菌,待用。水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治療癬的中草藥組合物具有製作、服用方便,安全、 無副作用,生產成本低,是治療癬的理想藥物,具有標本兼治之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癬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
防風25g ;當歸35g ;生地35g ;苦參25g ;蟬蛻20g ;蒼朮35g ;蛇床子25g ;白鮮皮30g ; 黃柏皮30g。加水1600份,盛於陶器或砂鍋內,燒開後,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後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服用時將藥液取觀0_3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後服用,日服三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癬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防風20-30份;當歸30-40份;生地30-40份;苦參20-30份;蟬蛻15-25份;蒼朮30-40 份;蛇床子20-30份;白鮮皮25-35份;黃柏皮25-35份。
2.加水1600份,燒開後,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後高溫滅菌,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癬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防風25份;當歸35份;生地35份;苦參25份;蟬蛻20份;蒼朮35份;蛇床子25份; 白鮮皮30份;黃柏皮30份。
4.加水1600份,燒開後,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後高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癬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製成防風20-30份;當歸30-40份;生地30-40份;苦參20-30份;蟬蛻15-25份;蒼朮30-40份;蛇床子20-30份;白鮮皮25-35份;黃柏皮25-35份。加水1600份盛於陶器內,燒開後,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後高溫滅菌,備用。以防風為君;以當歸、生地為臣;以苦參、蟬蛻、蒼朮為佐;以蛇床子、白鮮皮、黃柏皮為使。本發明治療癬的中草藥具有製作、使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治療成本低,是治療癬理想藥品。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2327374SQ20111027383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6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重慶市南川區瑞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