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增殖方法
2023-12-05 01:57:11 2
專利名稱: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增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水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增殖方法。
背景技術:
湖泊溼地水域水生植物資源豐富,水蛭的動物性飼料生物如螺螄、蛘蜆分布較多,具備水蛭增殖的自然條件,溼地水域水位較淺,適合水蛭棲息繁殖與生長,並且溼地水域有著豐富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又能為水蛭及其他水生動物遮擋炎夏灼熱的陽光,利於水蛭及動物性飼料生物的夏季生長,延長了水蛭在溼地水域中的適溫生長時間,利於提高單位面積水蛭產量,湖泊溼地水域增殖水蛭一舉多得。水蛭具有祛瘀消腫、消炎解讀的功效,現代的醫學研究與臨床證明,水蛭含有的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和組織胺樣等,可以治療中風、心絞痛、閉經、跌打損傷、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疾病,特別是對高血脂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水蛭還對血液和血管系統有突出的作用,水蛭素可以阻礙血液凝固,水蛭水可以抗血栓,防止血液濃稠;而且水蛭對組織缺血缺氧有保護作用,可以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水蛭對高血脂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明顯的降低作用,還具有抗癌作用,能殺死癌細胞;整形外科醫生還會用水蛭消除手術後病人血管閉塞區的淤血,減少壞死的發生,利用水蛭吸血,可以讓靜脈血管通暢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大量的水蛭被應用於製作藥物,如溶栓膠囊、活血通脈膠囊、逐瘀活血膠囊、血栓心脈寧、通心絡、活血通、腦血康、疏血痛注射液、抗血栓片等等,這些藥品投入市場後已成暢銷品,且對改善老年人疾病發揮了巨大作用。由於水蛭具有多種功能,提高了水蛭的商品價格,也給水蛭帶來了厄運,大肆無序的捕撈使水蛭資源日漸減少,水蛭資源供應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量,湖泊溼地水域增殖水蛭可以有效緩解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恢復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本發明設計了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增殖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增殖方法,其特徵是:湖泊溼地水域靠近岸邊水域內,每隔100—200米設置一個露出水面的平臺,一個平臺面積2 —10平方米,平臺用土為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平臺高出水面10 — 30釐米,保持平臺乾濕適度,平臺上方設置覆蓋物,避免陽光直射;選擇湖泊不同地點的野生水蛭作為繁殖的水蛭親本,投放到平臺附近水域內,保持平臺土壤溼潤,誘導水蛭到平臺產卵繭,水蛭親本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自主交配、產卵繭,待水蛭親本平臺上產卵繭,保持平臺適宜的溫溼度,水蛭卵繭自然孵化;平臺附近的溼地水域投放螺螄、蛘蜆進行增殖,促其繁殖幼螺螄、幼蛘蜆,作為幼蛭飼料,待卵繭孵化出幼蛭時, 幼蛭自然爬到溼地水域內,依靠幼螺螄、幼蛘蜆為飼料,自然攝食生長,加大溼地水域水蛭増殖區人工保護カ度,禁止採捕水蛭行為,保護幼蛭生長不受幹擾;以後每隔I個月的時間,在溼地水域人工投放增殖螺螄,便於幼螺螄的大面積擴繁,滿足幼蛭的攝食,根據幼蛭分布狀況,毎次每畝水域投放螺螄50—100千克,滿足水蛭的攝食;經過2—3年的水蛭繁殖與増殖,使水蛭逐漸形成規模優勢,能夠自行擴大繁殖種群、擴展水蛭繁殖與生長空間,使湖泊溼地水域水蛭數量明顯增多,這時可以進行有計劃的間捕,留足能夠參與繁殖的親本,形成水蛭有效繁殖、生長、供應市場的良性循環,使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得到有序有效的持續増殖。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人工收集水蛭親本,進行水蛭的繁殖與増殖,提高湖泊溼地水域水蛭的存有量,増殖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對維護自然生態的平衡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提聞水輕的自然廣出率,提聞水輕的市場供應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進ー步說明本發明,現結合實施例加以說明。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増殖方法,其特徵是:湖泊溼地水域靠近岸邊水域內,每隔100— 200米設置ー個露出水面的平臺,ー個平臺面積2 —10平方米,平臺用土為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平臺高出水面10 — 30釐米,保持平臺乾濕適度,平臺上方設置覆蓋物,避免陽光直射;選擇湖泊不同地點的野生水蛭作為繁殖的水蛭親本,投放到平臺附近水域內,保持平臺土壤溼潤,誘導水蛭到平臺產卵繭,水蛭親本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自主交配、產卵繭,待水蛭親本平臺上產卵苗,保持平臺適宜的溫溼度,水蛭卵繭自然孵化;平臺附近的溼地水域投放螺螄、蛘蜆進行増殖,促其繁殖幼螺螄、幼蛘蜆,作為幼蛭飼料,待卵繭孵化出幼蛭時,幼蛭自然爬到溼地水域內,依靠幼螺螄、幼蛘蜆為飼料,自然攝食生長,加大溼地水域水蛭增殖區人工保護カ度,禁止採捕水蛭行為,保護幼蛭生長不受幹擾;以後每隔I個月的時間,在溼地水域人工投放增殖螺螄,便於幼螺螄的大面積擴繁,滿足幼蛭的攝食,根據幼蛭分布狀況,每次每畝水域投放螺螄50—100千克,滿足水蛭的攝食;經過2— 3年的水蛭繁殖與増殖,使水蛭逐漸形成規模優勢,能夠自行擴大繁殖種群、擴展水蛭繁殖與生長空間,使湖泊溼地水域水蛭數量明顯增多,這時可以進行有計劃的間捕,留足能夠參與繁殖的親本,形成水蛭有效繁殖、生長、供 應市場的良性循環,使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得到有序有效的持續増殖。
權利要求
1.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増殖方法,其特徵是:湖泊溼地水域靠近岸邊水域內,每隔100— 200米設置ー個露出水面的平臺,ー個平臺面積2 —10平方米,平臺用土為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平臺高出水面10 — 30釐米,保持平臺乾濕適度,平臺上方設置覆蓋物,避免陽光直射;選擇湖泊不同地點的野生水蛭作為繁殖的水蛭親本,投放到平臺附近水域內,保持平臺土壤溼潤,誘導水蛭到平臺產卵繭,水蛭親本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自主交配、產卵繭,待水蛭親本平臺上產卵苗,保持平臺適宜的溫溼度,水蛭卵繭自然孵化;平臺附近的溼地水域投放螺螄、蛘蜆進行増殖,促其繁殖幼螺螄、幼蛘蜆,作為幼蛭飼料,待卵繭孵化出幼蛭時,幼蛭自然爬到溼地水域內,依靠幼螺螄、幼蛘蜆為飼料,自然攝食生長,加大溼地水域水蛭增殖區人工保護カ度,禁止採捕水蛭行為,保護幼蛭生長不受幹擾;以後每隔I個月的時間,在溼地水域人工投放增殖螺螄,便於幼螺螄的大面積擴繁,滿足幼蛭的攝食,根據幼蛭分布狀況,每次每畝水域投放螺螄50—100千克,滿足水蛭的攝食;經過2— 3年的水蛭繁殖與増殖,使水蛭逐漸形成規模優勢,能夠自行擴大繁殖種群、擴展水蛭繁殖與生長空間,使湖泊溼地水域水蛭數量明 顯增多,這時可以進行有計劃的間捕,留足能夠參與繁殖的親本,形成水蛭有效繁殖、生長、供應市場的良性循環,使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得到有序有效的持續増殖。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增殖方法,其特徵是在湖泊溼地水域設置平臺,選擇湖泊野生水蛭為用於繁殖的親水蛭,投放到平臺附近,水蛭親本產卵繭後,自然孵化水蛭卵繭,平臺附近溼地水域投放螺螄、蚌蜆,繁殖幼螺螄為幼蛭提供飼料,經過2-3年後,增殖的水蛭形成規模,可以有計劃的間捕,留足能參與繁殖的親本,形成水蛭有效繁殖、生長、供應市場的良性循環,使水蛭資源得到增殖;本發明通過人工收集水蛭親本,進行水蛭的繁殖與增殖,提高湖泊溼地水域水蛭的存有量,增殖湖泊溼地水域水蛭資源,對維護自然生態的平衡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提高水蛭的自然產出率,提高水蛭的市場供應率。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3120145SQ20131005561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1日
發明者楊成勝 申請人:楊成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