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1:22:4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集體宿舍樓的公共廁所目前普遍採用自來水衝洗,由於公廁使用人多耗水量 大,而公共洗漱間的洗衣、洗漱汙水通常數量龐大,且相對乾淨,常常直接排入下水道系統, 白白流失,如果能充分利用這部分水資源,將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達到節約用水的 目的,有效節約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利用上層宿舍樓公共 洗漱間的洗衣、洗漱水,衝洗下層公共廁所,克服現有的廁所依靠淨水衝刷所帶來的水資源 的流失和嚴重浪費。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包括廢水收集箱,其特徵在於廢水收集 箱通過管道與上層宿舍樓公共洗漱間的洗漱池的排水管連接,底部通過管道與位置低於廢 水收集箱的各便池水箱並聯連接,各便池水箱經管道與便池連接,各便池的排水管與下水 道連接;所述廢水收集箱在上側邊溢流水位線Ll處連接溢流管,溢流管與下水道連通,廢 水收集箱內底部焊接固定支杆,固定支杆通過鉸鏈與活動支杆連接,活動支杆長端連接有 浮球,短端與清水閥門連接,廢水收集箱內底部還連接有清水管,清水閥門與清水管連接。本實用新型將上層樓洗漱間每天產生的洗漱、洗衣廢水用於衝刷下層公共衛生間 的廁所,可以節約大量水資源,且結構簡單,改裝方便,投資小,效益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1、洗漱池,2、地板,3、溢流管,4、廢水收集箱,5、活動支杆,6、浮球,7、鉸鏈,8、固定 支杆,9、清水閥門,10、清水管,11、便池水箱,12、便池,13、下水道,Li、溢流水位線,L2、補充
清水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說明。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如圖1所示,廢水收集箱4固定在地板2 下面的下層樓的衛生間牆面上,通過管道與上層宿舍樓公共洗漱間的洗漱池1的排水管連 接,底部通過管道與位置低於廢水收集箱的各便池水箱11並聯連接,各便池水箱11經管道 與各便池連接,各便池的排水管與下水道13連接;所述廢水收集箱4在上側邊溢流水位線 Ll處,連接溢流管3,溢流管與下水道13連通,廢水收集箱4內底部焊接固定支杆8,固定支 杆通過鉸鏈7與活動支杆5連接,活動支杆5長端連接有浮球6,短端與清水閥門9連接,廢
3水收集箱內底部還連接有清水管10,清水閥門9與清水管10連接。當洗漱間的洗漱池1有廢水排出時,廢水通過管道流入廢水收集箱4,隨著廢水的 不斷流入,其內部水位也會不斷升高,當水位超過溢流水位線Ll時,多餘的廢水便通過溢 流管3,直接排入下水道13,當便池水箱11,一旦因為入廁缺水,廢水收集箱4內的廢水便會 通過管道,向其補充。廢水收集箱4內的水位低於補充清水線L2的水位時,浮球6由於浮 力減小,重力作用下沉,撬動活動支杆5短端上移,從而帶動清水閥門9打開,清水便流入廢 水箱4,當水位超越補充清水線L2時,浮球6浮起,帶動活動支杆5長端上移,短端下降,關 閉清水閥門9。這樣在廢水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補充清水來保證廁所的正常使用,同時 因為有水位控制,不至於補充清水過多,避免浪費。其中廢水收集箱4應低於洗漱池1,高於便池水箱11。廢水收集箱4底部以弧面為宜。
權利要求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包括廢水收集箱(4),其特徵在於廢水收集箱(4)通過管道與上層宿舍樓公共洗漱間的洗漱池(1)的排水管連接,底部通過管道與位置低於廢水收集箱的各便池水箱(11)並聯連接,各便池水箱(11)經管道與便池連接,各便池的排水管與下水道(13)連接;所述廢水收集箱(4)在上側邊溢流水位線(L1)處連接溢流管(3),溢流管與下水道(13)連通,廢水收集箱(4)內底部焊接固定支杆(8),固定支杆通過鉸鏈(7)與活動支杆(5)連接,活動支杆(5)長端連接有浮球(6),短端與清水閥門(9連接,廢水收集箱內底部還連接有清水管(10),清水閥門(9)與清水管(10)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用洗漱水衝洗廁所的廢水利用系統,包括廢水收集箱,其特徵在於廢水收集箱通過管道與上層宿舍樓公共洗漱間的洗漱池的排水管連接,底部通過管道與位置低於廢水收集箱的各便池水箱並聯連接,各便池水箱經管道與便池連接,各便池的排水管與下水道連接;所述廢水收集箱在上側邊溢流水位線L1處連接溢流管,溢流管與下水道連通,廢水收集箱內底部焊接固定支杆,固定支杆通過鉸鏈與活動支杆連接,活動支杆長端連接有浮球,短端與清水閥門連接,廢水收集箱內底部還連接有清水管,清水閥門與清水管連接。本實用新型將上層樓洗漱間每天產生的洗漱、洗衣廢水用於衝刷下層公共衛生間的廁所,可以節約大量水資源,結構簡單,改裝方便。
文檔編號E03D1/00GK201746894SQ201020233608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葉進, 常中春, 李維傑, 李芳 , 漆琴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