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帶匣迫緊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2:58:26 1
專利名稱:色帶匣迫緊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色帶迫緊結構,尤涉及一種設於點陣式印表機色帶匣內的色
帶迫緊裝置。
背景技術:
供印表機使用的色帶匣的種類眾多,其中點陣式印表機所使用的色帶匣結構,參 見圖4所示,主要包含有一匣盒70,於該匣盒70內環設有色帶71,並且設有一主動齒輪72 以及一被動齒輪73呈相互接觸,而色帶71通過主動、被動齒輪72、73相互接觸之部位,當 色帶匣裝設於印表機時,該主動齒輪可為一馬達所帶動而轉動,藉此挾持色帶71移動。 現有色帶匣中,為使主動齒輪72與被動齒輪73能有效的挾持色帶,被動齒輪73 上一般藉由一彈性件施加推力令其可與主動齒輪72保持緊密接觸,其實施方式如圖所示, 可於匣盒70內設有一擺臂74,該擺臂74的一端樞設於匣盒70內,而被動齒輪73設置位於 該擺臂74的另一端,於擺臂74與匣盒70之間設有一彈簧75,藉此令被動齒輪73受力而與 主動齒輪72緊密接觸。 上述技術手段固然可達到令主動、被動齒輪72、73有效地挾持色帶,然而,擺臂74 與彈簧75之設置將造成色帶匣整體結構複雜化,除組裝成本增加外,材料費用亦是一筆負 擔,因此現有色帶匣仍有進一步改進之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現有色帶匣由於設置有擺臂及彈性件等而致使 成本增加之缺點,本實用新型藉由設計一無須額外增設零組件即可在組裝被動齒輪與匣盒 時令被動齒輪朝向主動齒輪偏移的結構據以解決之。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使用之技術手段在於提供一色帶匣迫緊結
構,其中該色帶匣包含有 —匣盒,具有一容置空間; —主動齒輪,可轉動的樞設於匣盒內; —被動齒輪,其設置於匣盒內與主動齒輪相互嚙合; —匣盒蓋,蓋設於所述匣盒以封閉其容置空間; —色帶,環設於匣盒內並通過主動、被動齒輪之間; 而色帶匣迫緊結構的特徵在於 所述被動齒輪與主動齒輪的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被動齒輪軸心處形成有一軸 孔; 所述匣盒蓋上突設有穿設於所述被動齒輪軸孔內且與軸孔孔壁相抵接的一芯軸, 該芯軸之軸心與主動齒輪之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該距離D小於主動、被動齒輪軸心之間的 距離D'。 進一步地,所述匣盒具有一底側壁,於該底側壁上突設有一呈環狀的被動齒輪座;
3所述匣盒蓋上設有呈環狀的一被動齒輪座,而所述芯軸位於該被動齒輪座內;所述被動齒 輪於軸向兩側可進一步突設有呈管狀的樞設端,該兩樞設端分別設於底側壁以及匣盒蓋上 的被動齒輪座內,該兩樞設端的外徑小於兩動齒輪座的內徑。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齒輪軸向上的兩側突設有呈管狀的樞軸;所述匣盒上設有呈 環狀的一主動齒輪座,該主動齒輪座套於主動齒輪之一樞軸;所述匣盒蓋上設有呈環狀的 一主動齒輪座,該主動齒輪座套於主動齒輪另一樞軸上。 優選地,所述匣盒底側壁上對應於主動齒輪處穿設有一驅動軸孔供主動齒輪的樞 軸穿設出匣盒外。 進一步地,所述色帶匣迫緊結構還包含有一補墨裝置,所述補墨裝置具有一吸附 有墨水的海綿以及一綿條,該海綿及綿條設置於所述匣盒內,該綿條兩端分別與海綿以及 所述主動齒輪接觸。 由上述可知,將匣盒蓋結合蓋設於匣盒時,由於所述芯軸與主動齒輪之軸心間的 距離D小於主動、被動齒輪之軸心間的距離D',因此該芯軸可迫使被動齒輪偏移向主動齒 輪而達到令主動、被動齒輪間呈緊密嚙合之功效,並且其結構極為簡單,相較於既有之色帶 匣可節省相當幅度的成本。
通過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結合其附圖的描述,可以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
型的目的、具體結構特徵和優點。其中,附圖為[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部分組件的俯視圖。[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主動、被動齒輪處之放大部分剖視圖。[0024]圖4為現有色帶匣的俯視圖。[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0026]各標號代表的含義如下所示[0027]10匣盒ll底側壁lll被動齒輪座112主動齒輪座[0029]113驅動軸孔12環壁20主動齒輪21樞軸30被動齒輪31軸孔32樞設端40匣盒蓋41主動齒輪座42被動齒輪座43芯軸50色帶61海綿62綿條70匣盒71色帶72主動齒輪73被動齒輪74擺臂75彈簧D芯軸、主動齒輪的軸心間距離[0040]D'主動、被動齒輪的軸心間距離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關於色帶匣的迫緊結構,該色帶匣包含有一匣盒 10、一主動齒輪20、一被動齒輪30、一匣盒蓋40以及一色帶50,其中 該匣盒10具有一底側壁11以及自該底側壁11周圍側向延伸的環壁12,該底側 壁11與環壁12包圍有一容置空間,於該底側壁11上突設有相鄰且呈環狀的一被動齒輪座 lll及一主動齒輪座112 ; 該主動齒輪20可轉動的樞設於匣盒(10)內,主動齒輪20軸向上的兩側突設有呈 管狀的樞軸21,其中一樞軸21設置於主動齒輪座112內,此外,為令色帶匣裝設於印表機時 可經由一馬達的驅動軸連結主動齒輪20轉動,於底側壁11上對應於主動齒輪20處穿設有 一驅動軸孔113(配合參見圖3所示)供主動齒輪20的樞軸21穿設出匣盒10外; 配合參見圖3所示,被動齒輪30設置於匣盒10內與主動齒輪20相互嚙合,被動 齒輪30軸心處形成有一軸孔31,於被動齒輪30軸向兩側突設有呈管狀的樞設端32,其中 一樞設端32設於所述被動齒輪座111內,該樞設端32的外徑小於動齒輪座111的內徑,主 動、被動齒輪20、30的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 配合參見圖3所示,該匣盒蓋40蓋設於匣盒10以封閉匣盒10的容置空間,匣盒 蓋40上設有呈環狀的一主動齒輪座41以及一被動齒輪座42,其中該主動齒輪座41套於主 動齒輪20的另一樞軸21上,而該被動齒輪座42套於被動齒輪30的另一樞設端32上,被 動齒輪座42的內徑大於該樞設端32的外徑,匣盒蓋40上另突設有一芯軸43位於被動齒 輪座lll內,該芯軸43具有可撓性,其穿設於被動齒輪30的軸孔31內並且與軸孔31孔壁 相抵接,該芯軸43的軸心與主動齒輪20的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並且該距離D小於主動、被 動齒輪20、30軸心之間的距離D';同時,色帶50呈環狀,其環設於匣盒內並通過主動、被 動齒輪20、30之間而受挾持。 藉由上述技術手段,將匣盒蓋40結合蓋設於匣盒10時,由於距離D小於距離D', 因此該芯軸43將迫使被動齒輪30朝向主動齒輪20移動並且與主動齒輪20呈緊密嚙合。 參見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色帶匣可進一步包含有一補墨裝置,其具有一 吸附有墨水的海綿61以及一綿條62,該海綿61及綿條62設置於匣盒10內,該綿條62兩 端分別與海綿61以及主動齒輪20接觸,綿條62藉由毛細作用可吸取海綿61內之墨水供 主動齒輪20旋轉時沾附並補充於色帶上。 參見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其設有兩個芯軸43,其他 部分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結構相同。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依據較佳實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說明,但這並不表示本實用新型 的範圍只局限於上述的結構,只要被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覆蓋的結構均在保護範圍之 內。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閱讀上述的說明後可很容易地發展出的等效替代結構,在不 脫離本實用新型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 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色帶匣迫緊結構,其中該色帶匣包含有一匣盒,具有一容置空間;一主動齒輪,可轉動的樞設於匣盒內;一被動齒輪,其設置於匣盒內與主動齒輪相互嚙合;一匣盒蓋,蓋設於所述匣盒以封閉其容置空間;一色帶,環設於匣盒內並通過主動、被動齒輪之間;其特徵在於所述被動齒輪與主動齒輪的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被動齒輪軸心處形成有一軸孔;所述匣盒蓋上突設有穿設於所述被動齒輪軸孔內的一芯軸,該芯軸與被動齒輪軸孔孔壁相抵接,該芯軸之軸心與主動齒輪的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該距離D小於主動、被動齒輪軸心之間的距離D′。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色帶匣迫緊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匣盒具有一底側壁,於該底側壁上突設有一呈環狀的被動齒輪座; 所述匣盒蓋上設有呈環狀的一被動齒輪座,而所述芯軸位於該被動齒輪座內; 所述被動齒輪於軸向兩側可進一步突設有呈管狀的樞設端,該兩樞設端分別設於底側壁以及匣盒蓋上的被動齒輪座內,該兩樞設端的外徑小於兩動齒輪座的內徑。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色帶匣迫緊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動齒輪軸向上的兩側突設有呈管狀的樞軸;所述匣盒上設有呈環狀的一主動齒輪座,該主動齒輪座套於主動齒輪之一樞軸; 所述匣盒蓋上設有呈環狀的一主動齒輪座,該主動齒輪座套於主動齒輪另一樞軸上。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色帶匣迫緊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匣盒底側壁上對應於主動齒輪處穿設有一驅動軸孔供主動齒輪的樞軸穿設出匣 盒外。
5. 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色帶匣迫緊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色帶匣迫緊結構還包含有一補墨裝置,所述補墨裝置具有一吸附有墨水的海綿以及一綿條,該海綿及綿條設置於所述匣盒內,該綿條兩端分別與海綿以及所述主動齒輪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印表機領域,具體是一種色帶匣迫緊結構,其包含有一匣盒;一主動齒輪,樞設於匣盒內;一被動齒輪,設置於匣盒內與主動齒輪相互嚙合,主動、被動齒輪的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被動齒輪軸心處形成有一軸孔;一匣盒蓋,其蓋設於所述匣盒,匣盒蓋上突設有穿設於被動齒輪軸孔內的一芯軸,該芯軸與主動齒輪之軸心間具有一距離D,並且該距離D小於距離D′;一色帶,環設於匣盒內並通過主動、被動齒輪之間;所述芯軸可迫使被動齒輪靠近主動齒輪,達到令主動、被動齒輪呈緊密嚙合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41J32/00GK201544546SQ20092021069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明者陳又榮, 陳重信 申請人:紅石電腦(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