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加工夾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5:17:16 1
專利名稱:電極加工夾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極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夾具結構。
背景技術:
模具加工過程中,電極是解決數控加工盲區的重要工具,使用非常普遍。常用電極材料有銅、石墨,電極加工時,將單個電極固定於數控加工中心工作檯,調取程序進行加工, 加工方式為單件獨立式加工。現代數控加工中心都會附帶有刀庫和多種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工具,現在單個電極進行加工,已經不能適應科技發展的需求。經測算,普通標準電極的加工時間約為20分鐘,需要操作人員守候在工具機邊待電極加工完畢,再將下一個毛坯電極安裝於操作臺。此種方式對操作人員依賴非常大,既影響了加工電極的效率,又會增加操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使用夾具是有效提高加工效率的好辦法,常規用於電極加工的夾具加工批量為4 個或6個,對於數控加工人員只能部分解放,人機操作效率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而且數控加工中心的能力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極加工夾具結構,該夾具結構的造型新穎,使用時能有效提高電極加工的效率。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包括多組卡盤組,每組卡盤組上設有3X3個卡盤。上述卡盤組有4組,4組卡盤組排列呈「田」字型。上述卡盤組中上下及左右相鄰兩個卡盤的中心距是80釐米,各卡盤的尺寸是 51X51釐米。上述卡盤採用快速卡盤,有36個。上述卡盤組的側端面設置有氣路接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合理組合36個快速卡盤,實現塑料模具電極數控加工過程中的批量處理,最大限度可以同時對36個電極進行切削,降低了加工中對操作人員的依賴度,提高人機操作效率和電極數控加工中心的自動化利用程度。使電極數控加工工藝與數控加工中心自動化能力相適應,使得塑料模具電極數控加工效率大幅提高。
圖1是電極加工夾具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包括4組卡盤組1,4組卡盤組1排列呈「田」字型。每組卡盤組1上設有3X3個卡盤2,卡盤2採用快速卡盤,共有36個。卡盤組1中上下及左右相鄰兩個卡盤2的中心距是80釐米,各卡盤2的尺寸是51X51釐米。在卡盤組1的側端面設置有氣路接口 3。通過合理組合36個快速卡盤,實現塑料模具電極數控加工過程中的批量處理,最大限度可以同時對36個電極進行切削,降低了加工中對操作人員的依賴度,提高人機操作效率和電極數控加工中心的自動化利用程度。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 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包括多組卡盤組,每組卡盤組上設有3X3個卡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盤組有4組,4組卡盤組排列呈「田」字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盤組中上下及左右相鄰兩個卡盤的中心距是80釐米,各卡盤的尺寸是51 X 51釐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盤採用快速卡盤,有 36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極加工夾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盤組的側端面設置有氣路接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電極加工夾具結構,該夾具結構包括4組卡盤組,4組卡盤組排列呈「田」字型。每組卡盤組上設有3×3個卡盤,卡盤採用快速卡盤,共有36個。卡盤組中上下及左右相鄰兩個卡盤的中心距是80釐米,各卡盤的尺寸是51×51釐米。在卡盤組的側端面設置有氣路接口。通過合理組合36個快速卡盤,實現塑料模具電極數控加工過程中的批量處理,最大限度可以同時對36個電極進行切削,降低了加工中對操作人員的依賴度,提高人機操作效率和電極數控加工中心的自動化利用程度。
文檔編號B28D5/00GK202045513SQ20112001750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0日
發明者劉永前, 葉長代, 姜軍, 魯韶磊 申請人:青島海信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