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縮導管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5:01:06 6
專利名稱:漸縮導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導管,尤其涉及多個導管置入病人體內的布置。
導管通常用於醫學領域,並在各種應用中顯示出重要性。該「導管」通常是指從自然開口或用外科手術開口插入體腔內或針口的導管器械。例如血管導管有不同的類型並具有各種不同用途。血管導管一般包括空心針和在其中流動有流體的導管或套管。空心針可以包括透明腔室,該透明腔室可以單獨配置導管以便能看見透明腔中的血液,從而指示導管已進入血管。現有不同類型的血管導管。主要的類型包括短末梢導管,它一般只能置於距病人手或手臂血管的較近距離處(如2-3英寸)。還有一種較長的靜脈導管,它包括距病人血管約6-8英寸的中等長度的導管和一個從周圍插入的中心導管(「PICC」),它置於周圍,如病人手臂,並距上脈管有一段必要的距離。血管導管的另一類型為中心靜脈導管,它一般置於內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植入皮膚下,並在皮膚下穿過。
將血管導管配置於病人體內的一個普通方法是採用引導管。在這種情況下,將帶有針頭的引導管置於病人體內的血管中,然後移開針頭,導管便通過引導管插入血管。
將血管導管配置病人體內的第二種方法是利用通常稱為套針頭(「OTN」)插入物將導管套管直接套在針頭上,以便將導管插入血管。針頭一般與導針或探針連接以便當導管套管的近端插入血管後,可以將針頭從導管套管的遠端或空心針端卸下。卸下針頭的同時,將導管推進到血管並停在需要的位置。OTN導管採用外徑比導管套管外徑小的針頭。OTN所達到的臨床效果與所用針頭的尺寸相比較可以使配置的導管尺寸最大化。用較小的針頭意味著可以更容易地到達血管並可給病人帶來較少的疼痛。
圖1和2示出了不同類型的血管導管的導入方法。圖1示出了穿過導筒式(「TTI」)插入方法,圖2示出了OTN插人方法。在TTI式插人法中,將導筒護套20和針頭30插入病人血管。插入之後,移開針頭30,將導管套管10沿導筒護套20推入。當沿導筒配置好導管套管時,所置入導管套管最大外徑比導筒的內徑略小,或比針頭的外徑略小。例如在圖1中,在20標準號的導管套管10內至少需配置19標準號的針頭30。
在OTN導入方法中,將針頭40插入病人體內,針頭40在導管套管10內並與導管套管10遠端的空心針60相配套地設有導針或探針50。一旦將針頭40和一部分導管套管10插入病人體內,便通過將空心針60拔出病人身體而卸下針頭40。卸下針頭40後,將導管套管10推入到病人所需的位置。如圖2所示,較小外徑,如22標準號的針頭,可以用於較大外徑,如20標準號的導管套管。
本發明公開了導管,導管全套配件和配置導管的方法。導管包括外徑不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內徑的管體部分,該導管導筒用於將一部分導管插入到病人體內。導管還包括與管體部分第一末端連接的引導部分。引導部分的外徑小於管體部分的外徑,並且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的內徑。引導部分既可與管體部分末端相配並與其成為整體,也可沿管體部分導筒末端滑動並從管狀主體部分的遠端卸下。導管包括外徑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內徑的引導部分,它可以採用通過沿導筒配置引導部分配置TTI導管的方法,該導管比導筒內徑大。關於OTN導入法,有很多優點,可以允許較大導管插入血管,隨後,當引導部分置入血管時,便移開導筒。
參照下面詳細的說明、附圖和權利要求書可對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和優點有更清楚的了解。
圖1是導管通過引導管插入的構形平面圖;圖2是OTN導管插入的構形平面圖;圖3是TTI導管插入的構形平面圖;圖4-9示出了本發明的將導管插入病人體內的方法,其中導管的引導部分與導管管狀主體部分末端成為整體或相配套連接;圖10是沿圖9中A-A剖線的本發明導管引導部分的剖面圖,其中引導部分擴大與導管管狀主體部分的橫截面積大致相配;圖11是本發明的含有引導部分導管的側面透視圖,其中引導部分擴大與導管管狀主體部分的直徑大致相配;圖12是沿圖9中A-A剖線的本發明導管引導部分的剖面圖,其中引導部分不摺疊以便與導管管狀主體部分的橫截面積大致相配;
圖13是本發明導管的側面透視圖,其中引導部分摺疊與導管管狀主體部分的橫截面積完全相配;圖14是本發明導管的側面透視圖,其中引導部分位於非摺疊管中,與導管管狀主體部分的橫截面積大致相配;圖15-20示出了將本發明的導管插入病人血管的方法,其中導管包括引導部分,該引導部分可脫離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並在配置好管狀主體部分之後或在此過程中移開引導部分;圖21是本發明的導管的實施例的側平面圖,其中引導部分由硬材料構成;圖22是本發明的導管的實施例的側平面圖,其中引導部分分級構成,各級的直徑或橫截面積逐漸減小;圖23是本發明的導管的實施例的側平面圖,其中引導部分為金屬或合成鋼絲;圖24是本發明的導管的實施例的側平面圖,其中引導部分為編或擰在一起的鋼絲。
本發明涉及導管,導管全套配件或配置導管的方法。該導管包括大致成管狀的主體部分和引導部分。該大致成管狀的主體部分的外徑不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的內徑,該導筒用於將一部分導管插入病人體內。引導部分與管體狀主部分的第一末端連接。該引導部分的外徑小於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並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的內徑。該方法包括將導筒插入病人體內,以給病人配置帶有管體部分和引導部分的導管,將引導部分插入導筒的開口,從病人身上移開導簡,再將一部分導管管體部分插入病人體內。在下面的詳述中,參考具體材料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許多具體細節如具體的材料,構形和配置導管的方法將進一步說明。顯然,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採用本發明這些具體的細節的條件下,就可實現本發明。另外,為了避免造成對本發明不必要的衝淡,而不需詳細描述熟知的材料或方法。
圖3為本發明導管構形的側平面圖。圖3示出了由大致成管的主體體部分110和引導部分130組成的導管100。該大致成管體部分或套管110與導管套管100遠端的空心針120相配。導管100通過導筒160插入病人體內。導筒由手柄140和護套150組成。導筒160還包括可拆卸的針頭170。為將導管100插入病人體內,按傳統方式首先將導筒160和針頭170插入所需位置,如血管。其次,將針頭170從導筒160的遠端卸下,僅在病人體內留下導筒護套150。隨後,通過導筒護套150將本發明的導管插入血管。應注意,導管100包括引導部分130,其外徑小於導筒護套150開口處的內徑。將導管100的引導部分130通過導筒160插入血管。一旦引導部分130平穩地通過導筒160插入血管,就將導筒160從病人身體上移開並剝離或脫離病人身體。上述為現有技術中的共同特徵。應說明在卸下導筒160時,導筒160應已完成其引導任務,例如接收較短的引導部分130。引導部分130先穿過由針頭170和導筒護套150劃開的開口,再將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110插入病人體內。為便於管狀主狀主體部分110的插入,管狀主體部分110任選地包括有錐形前緣115,該前緣115逐漸縮小張開由針頭170在病人皮膚上形成的切口。
病人皮膚上由針頭170形成的切口足夠大以插入導筒護套150,由此本發明可做到切口足夠大以通過本發明的管狀主體部分110。本發明的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外徑不小於導管導筒160開口處的內徑,或不小於針頭170的外徑。在一個實施例中,導管套100的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外徑或尺寸標準號大致等於導筒護套150或針頭170的外徑。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利用皮膚的自然彈性。皮膚的彈性允許在皮膚上開口,如針頭切口,為了容納比開口的直徑大的物體而擴大約2個標準號。例如,採用本發明所述的技術,由插在導管上的22標準號的針頭劃開的切口可接收標準號20的導管。
圖4-9示出了本發明導管的插入方法。其中導管的引導部分130與導管100的管狀主體部分110成整體或配套連接。首先,如圖4所示,將針頭170和帶有導筒護套150的導筒160穿過病人皮膚200插入到血管210,當插入到血管210的適當位置後,將針頭170沿引導部分140滑動並從導筒160處卸下。其次,如圖5所示,將導管100插入血管210。本發明的導管100包括外徑小於導管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外徑並小於導筒護套150內徑的引導部分130。例如,對於22標準號的導筒護套,導管100的引導部分130的外徑小於該護套150的內徑。一旦在血管210處配置好導管100的引導部分130,便可將帶有導筒護套150的導筒160從血管210和病人皮膚200處拔出,如圖6所示。
當將導筒160從皮膚處移開時,如圖7所示將導筒比從導管100上剝離。應注意當卸下導筒160時,導筒160應脫離導管100而用較短的引導部分130接收導管100。為便於剝離並拆卸導筒160,導筒手柄140和護套150可由不同厚度的耐用材料製成,其一對相對的護壁比導筒160的其它部分薄。在此方式中,導筒160分成相對的一對較薄的護壁,如圖7所示。另外,沿相對側邊在導筒手柄140和護套150上有劃痕或切痕,並沿該劃痕或切痕分成兩半。同時,護套150由足夠薄的材料製成,以致當分開導筒160時可以很容易地分開護套150。
一旦將導筒160從所在部位移開並不再圍繞導管100的引導部分130,進一步推進導管100以將管狀主體部分110插入病人的皮膚200和血管210。如圖8所示,將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導筒插入病人的皮膚200和血管210。管體部分110的外徑不小於導筒160開口處的內徑。利用皮膚200的彈性,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大小約比針頭170(和導筒護套150)切開的切口大2標準尺寸。這樣,作為一個實施例,對於在皮膚200上切口的22標準號針頭170,導管100的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外徑為20標準號。管狀主體部分110可順利插入血管達到適當位置。
鑑於此,本發明提供與導管100的管狀主體部分110配套的不同類型的引導部分130。在其最簡單的構形中,引導部分130僅減少了套管100的橫截面/直徑,與管體部分110成整體並與之配套連接,並且由普通的套管材料製成,該材料如下所述,但並不限於此聚丙稀,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PU),TEFLON(由E.I.DuPont de Nemours和Company,Wilmington,Delaware生產),C-FLEX(由Concept,lncorporated,Largo,Florida生產),或聚矽酮。一旦配置好導管100,引導部分130在導管套管末端保持有減小直徑的空腔部分。但應注意,流體流動特性表明通過帶有減小了的空腔部分130的導管的流體比通過空腔直徑與引導部分130直徑相等的導管套管的流體流動性好。這樣,通過導管向病人輸送的流體比通過空腔直徑與引導部分直徑相等的導管的流體多。
圖9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當將導管100的引導部分130插人到病人體液,如血液之後,引導部分130的空腔橫截面積與管狀主體部分110空腔的橫截面積完全相等。在這一方面,因為總套管100的橫截面積與管狀主體部分110空腔的橫截面積相等,所以可以增加導管中的流體流動。另一方面,本發明並不減少通過導管套管總長的流量。
圖10-11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引導部分130伸長以便與管狀主體部分110的橫截面大致相配。引導部分130由接觸到體液就膨脹或擴大的材料製成。該種材料為Aquavene,是Menlo Care Corporation of Palo Alto,Califomia的註冊商標。Aquavene是水凝膠和合成橡膠的合成體。該材料在轉讓給Menlo Care的美國專利US4883699和US4911691中有所闡述。其它材料包括熱活性水凝膠,水凝膠衍生物,親水聚氨酯和某些彈性復原聚合物。
如圖10所示,引導部分130的空腔具有直徑為250的橫截面積,當它接觸到體液時,橫截面的直徑膨脹到260。導管橫截面的膨脹範圍一般至少為2個標準號。圖11示出了導管套管的各側面,該導管套管具有引導部分130的空腔,該空腔膨脹以便與管狀主體部分110的橫截面積大致相配。
圖9示出了導管的另一個實施例,其引導部分的空腔橫截面與圖12-14所示的管狀主體部分的空腔橫截面完全相配。如圖12-14示出的實施例,其中引導部分130包括一個摺疊狀態270和一個非摺疊狀態280。在摺疊狀態270下,引導部分130具有縮小的橫截面。在非摺疊狀態管280下,引導部分130的外徑與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大致相等。通過沿縱向向內摺疊引導部分130的一部分以減小套管的有效外徑從而形成摺疊狀態管270。圖13示出了摺疊狀態管中引導部分的各側視面。圖14示出了非摺疊狀態管中引導部分130的各側視面,其外徑與管狀主體部分110的外徑大致相等。
圖15-20示出了本發明的一個導管放置方法的實施例,其中引導部分延伸到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的腔中,圖15示出了將導筒160插入到病人白管210的狀態,導筒和針頭170的放置應能使導管護套150和針頭170刺開病人皮膚並進入血管210。一旦針頭170和導筒160進入病人血管210,就將針頭170取出,並留下導筒170。
如圖16所示,隨後通過引導部分140和護套150將本發明的導管插入病人血管210。在此情況下,導管300包括引導部分330,其外徑小於管體部分310的外徑並小於導管套管140和導管護套150開口處的內徑。在此實施例中,引導部分330不與管狀主體部分310配套連接,或不與其成整體,但與引導部分空心針350連接並沿管狀主體部分310的空腔延伸。引導部分330進一步從管狀主體部分310末端延伸一必要距離以使引導部分330伸至病人血管210內適當位置。一旦引導部分330位於病人血管210的適當位置,便從導簡160所在的病人身體部位拆下導筒,如圖17所示,隨後,分開導筒160並從圖18所示的位置卸下導筒。
如圖19所示管狀主體部分310插入病人血管210內。管體部分310的末端為錐形315以便於將其插入皮膚200和血管210。參照附圖4-9如實施例所述,皮膚200可以接收比針頭最初劃開的切口大約2標準號的導管。
一旦管體部分310平穩地置於病人血管210內,通過從帶有引導部分空心針350的導管空心針320遠端卸下引導部分330,便可將引導部分330拔出血管,如圖20所示。鑑於此,如果需要適當的放置,可以進一步推入管體部分310。
在上述實施例中,外徑比針頭(或導筒護套)開口處大的單一橫截面積的導管套管可以插入病人血管內。本實施例保證在上述較大直徑套管中有充足的流量。
圖21-24示出了本發明的導管的各種實施例。圖21示出的實施例具有管狀主體部分400和引導部分410,該引導部分由硬材料製成,既可與管狀主體部分400配套連接也可脫離管體部分400並從導管空心針處卸下。引導部分410具有環繞的尖端以便於插入。該引導部分410的硬材料包括可用作生產導管的任一標準柔性、無毒材料,包括但不僅僅限於聚氨酯,TEFLON,聚丙稀,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矽酮。在引導部分410的表面開可途敷一層低纖維材料,如水凝膠或TEFLON以便於插入。
名稱為「熱軟化探針」,發明人為Robert Bley,
公開日為1996年10月23日,轉讓給Attomer’s Docket的No.56301.P006的美國專利申請描述了熱軟化聚合物探針或導針足夠堅硬或具有柱承載(Column)強度以通過導筒向前推進,並支撐導管的通道,但當它接觸到體溫時便軟化以使病人更舒適。本發明導管的引導部分610,尤其在本實施例中的引導部分沿管體部分的空腔延伸,它由與導管有相同特性的相似材料製成。
在圖22所示的實施例中,引導部分逐級減少以增加導管尖端處的柔性。在圖22中,引導部分包括逐漸減小橫截面的引導部分515,520和525,從管狀主體部分500末端開始延伸。而且分級的引導部分515,520和525既可與管狀主體部分500末端成整體或相配連接,也可脫離管體部分500並且沿管體部分500空腔延伸,從導管空心針處卸下。另外,引導部分515,520和525可以如圖21所示為連續形式或成為沿軸向的中空管。在實施例中,引導部分515,520和525為中空管。引導部分比管體部分500的直徑小或由一接觸到體液便膨脹的材料製成。分級的引導部分可製成不同的級別。圖22示出了三個不同截面的引導部分,這僅為了示例,實際應用中可選取多於或少於此級數。
圖23示出了帶有引導部分610的導管,該引導部分為導針或探針。圖23中的導管可脫離管狀主體部分600,沿管狀主體部分600延伸,並且從導管的空心針處卸下。圖23中所示的導管最好用於前面附圖15-20及其相應文字所述的方法中。另外,引導部分的末端可為錐形以增加引導部分710的柔性。引導部分610可由各種無毒鋼絲材料製成並且具有不同形狀的橫截面。
圖24示出了本發明的導管的另一實施例,其中引導部分710為導針形式,螺旋纏繞的鋼絲裹在芯體周圍,並將其每一末端焊在芯體上。螺旋纏繞的鋼絲/芯體的引導部分710使其很容易彎曲和彎折以便於將導管插入病人體內。在纏繞的鋼絲/芯體上鍍一層聚合材料,以使最少的導管纖維進入病人體內。例如鍍層包括但不僅僅限於聚矽酮潤滑劑,水凝膠和TEFLON。
在詳細描述的過程中,本發明針對血管導管特別進行了描述。但應說明的是,本發明是與對身體進行輸液的其它類型導管適合的。這樣,本發明的導管和導管的配置可適用於任一種不同類型的導管,包括(但不限於)血管的,神經的,排尿的導管的應用。
雖然在上述的譯細描述中是參考特定的優選實施例描述的,但是顯然,在不背離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中所限定的比較寬的方案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種改進和改型,說明書和附圖只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而不是對發明的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導管,它包括大致成管狀的主體部分,該主體部分的外徑不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的內徑,以適於將一部分所述導管插入病人體內;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一末端連接的引導部分,該引導部分的外徑小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並小於所述導管導筒開口處的內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成整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具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單一第一直徑的開口並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由可膨脹的材料構成,該材料可從所述引導部分的開口直徑膨脹到比第一直徑大的第二直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為水凝膠和合成橡膠的合成物。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具有管狀主體部分,該管狀主體部分含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開口和護壁,所述引導部分包括摺疊狀態管,所述一部分護壁沿縱向向內摺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具有非摺疊狀態,在該非摺疊狀態下,所述引導部分外徑大致等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包括帶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開口的管狀主體部分並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所述引導部分還包括近端和遠端,該近端外徑比遠端的外徑大。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為導針,並且所述引導部分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從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一末端開始延伸。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穿過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開口延伸。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從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二末端移開。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筒由耐磨材料製成,並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開口,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和一對相對的具有比第一厚度薄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相對的第二部分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長度延伸,沿所述第二部分分成兩半。
13.一種通過導筒將導管配置到病人體內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管大致成狀主體部分的外徑大於所述引導部分的內徑,所述方法包括將導筒插入病人體內,所述導筒具有一個主體和穿過所述管狀主體延伸的開口;配置帶有外徑不小於所述導筒開口內徑的大致成管體部分的導管,引導部分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一末端連接,所述引導部分的外徑小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並小於所述導筒開口處的內徑;通過所述導筒的主體開口插入所述引導部分;從病人身體上移開所述導筒;將所述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配置在病人身體中。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引導部分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成整體。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狀主的管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具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單一第一直徑的開口並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由可膨脹的材料構成,該材料可從所述引導部分的開口直徑膨脹到比第一直徑大的第二直徑。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為水凝膠和合成橡膠的複合物。
18.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引導部分具有管大致成狀主體部分,該管狀主體部分含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開口和護壁,所述引導部分包括一個摺疊狀態,所述一部分護壁沿縱向向內摺疊。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具有一個非摺疊狀態,在該非摺疊狀態下,所述引導部分外徑大致等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
20.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導管的引導部分包括帶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開口的管狀主體部分並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所述引導部分還包括近端和遠端,該近端外徑比遠端的外徑大。
21.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引導部分為不同的導針,並且所述引導部分與所述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從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一末端開始延伸。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大致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穿過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開口延伸,該方法還包括從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二末端移開所述引導部分的步驟。
23.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筒由耐久材料製成,並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開口,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和一對相對的具有比第一厚度薄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相對的第二部分沿所述管體狀主部分的長度延伸,在移開所述導筒之後,該方法還包括沿所述第二部分分成兩半並分開所述導管的導筒。
24.一種導管全套配件,它包括具有開口的導筒,所述導筒適於將一部分所述導管插入病人體內;導管,該導管包括管狀主體部分和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一末端連接的引導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不小於所述導筒開口處的內徑,所述引導部分的外徑小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並小於所述導筒開口處的內徑。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管的導部分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成整體。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管狀主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具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大致單一第一直徑的開口並與所述管狀主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引導部分由可膨脹的材料構成,該材料可從所述引導部分的開口直徑膨脹到比第一直徑大的第二直徑。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管的引導部分為水凝膠和合成橡膠的合成物。
29.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具有管狀主體部分,該管狀主體部分含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開口和護壁,所述引導部分包括折一個疊狀態,所述一部分護壁沿縱向向內摺疊。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具有一個非摺疊狀態,在該非摺疊狀態下,所述引導部分外徑大致等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外徑。
31.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包括帶有沿所述引導部分延伸的開口的管體部分並與所述管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所述引導部分還包括近端和遠端,該近端外徑比遠端的外徑大。
32.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為導針,並且所述引導部分與所述管體部分沿軸線成一直線,從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一末端開始延伸。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具有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延伸的單一直徑的開口,所述引導部分穿過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開口延伸。
34.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部分從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第二末端移開。
3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導管全套配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筒由耐久材料製成,並具有沿所述管體部分延伸的開口,所述管狀主體部分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和一對相對的具有比第一厚度薄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相對的第二部分沿所述管狀主體部分的長度延伸,沿所述第二部分分成兩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導管和配置導管的方法。導管包括外徑不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內徑的大致成管狀的主體部分,該導管導筒用於將一部分導管插入到病人體內。導管還包括與管狀主體部分第一末端連接的引導部分。引導部分的外徑小於管體部分的外徑,並且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的內徑。引導部分既可與管體部分末端相配連接並與其成為整體,也可沿管體部分導筒末端滑動並從管體部分的遠端卸下。導管包括外徑小於導管導筒開口處內徑的引導部分,其優點在於它可以插入比導筒內徑大的導管導筒。本發明提供關於針頭尺寸的OTN導入法,其優點為允許較大的導管插入血管,當引導部分置入血管時,移開導筒。
文檔編號A61M25/06GK1191757SQ9712975
公開日1998年9月2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26日
發明者D·J·巴比爾茨 申請人:莊臣及莊臣醫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