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花生收果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6:26:06 1
專利名稱:一種花生收果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收穫機械,具體涉及一種花生收果機。
技術背景收穫花生主要靠人力、畜力,費時費力,收割效率不高,造成很大的浪費,影響農民收入。近幾年來,一些花生收割機露面,雖然提高了收割效率,但花生丟失率高,機械體積大、馬力大、結構複雜,不適宜小面積收穫,而且花生果與花生秧通常一起進入摘果機裡,既佔空間又浪費動力,影響摘果質量。因此,目前需要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收穫效率高的花生收穫機,該花生收穫機的收割機構可以提前將花生秧與根部分開並且整齊擺放在機器兩端,使花生秧不進入機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涉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收穫效率高的花生收穫機,該花生收穫機的收割機構可以提前將花生秧與根部分開並且整齊擺放在機器一端,使花生秧不進入機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花生收果機,包括收割機構、傳送機構、 摘果機構、行走機構、動力裝置、機架及操作臺,收割機構設置在機架的前端,傳送機構安裝在機架在中部,所說摘果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後端,機架、動力裝置、操作臺安裝在行走機構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收割機構包括切割裝置、撥秧輪、撥秧帶及犁,撥秧帶設置在撥秧輪上,切割裝置設置在撥秧輪的前方,所說犁設置在所說切割裝置的後方;所述動力裝置與摘果機構、傳送輪、撥秧輪通過鏈輪和鏈條依次連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優選的一種花生收果機,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傳送輪、傳送帶,所述傳送輪是並列的相對轉動的兩個滾輪,所述傳送帶將兩個傳送輪進行連接,傳送帶為鏈條式,上有排列扒齒,所述傳送帶的下方平行設置有振動篩,所說振動篩與所述動力裝置之間通過支撐架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再一優選的一種花生收果機,所述機架前低後高的固定在所述行走機構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優選的一種花生收果機,所述行走機構為輪式或者履帶式行走機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優選的一種花生收果機,所述摘果機構包括摘果機、風機, 風機設置在摘果機出口處,風機與摘果機通過鏈輪和鏈條連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優選的一種花生收果機,所述動力裝置為柴油機。與現有技術比,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優點是1、切割裝置將花生秧從花生根部截斷,接著撥秧輪帶動撥秧帶轉動,把截斷的花生秧傳遞到花生收割機的一端,整齊的排放好,方便後期收集整理。2、由於花生秧與根部分開,從平犁鏟入的大部分是帶根的花生果與泥土,受到很少花生秧影響,使得機器消耗的能量更少,而且更利於沙土從振動篩中過濾出去,提高後續摘果效率。3、振動篩與動力裝置之間通過支撐架連接,使得動力裝置的自身的震動能傳遞給振動篩,更利於沙土的過濾,提高後續摘果效率。4、摘果機的出口處設置有風機,由於花生果與其他沙土雜質的質量不同,風機吹出的風可以起到分離的作用,提高摘果效率。5、整個機械包括收割、傳遞、行走等只用到一個動力裝置,使得整個機械體積小、 成本低。
圖1為花生收果機結構示意圖;其中,1-撥秧輪,2-撥秧帶,3-切割裝置,4-犁,5-操作臺,6-機架,7-振動篩, 8-支撐架,9-風機,10-動力裝置,11-行走機構,12-傳送輪,13-摘果機,14-傳送帶,15-扒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花生收果機,包括收割機構、傳送機構、摘果機構、行走機構 11、動力裝置10、機架6及操作臺5,所說收割機構焊接在機架6的前部分,所說的傳送機構安裝在機架6的中間部分,所說的摘果機構安裝在機架6的後端部分,機架6前低後高地固定在所說行走機構11的底座上,底座還設有動力裝置10和操作臺5。所說收割機構焊接在機架6的前部分,包括切割裝置3、撥秧輪1、撥秧帶2及犁4 ; 撥秧帶2為上下兩條,連接著兩個撥秧輪1上,一個是主動輪,另一個是從動輪,主動輪的下方設有一個偏心輪,偏心輪與主動輪同軸;切割裝置3設置在撥秧輪1的前方,切割裝置3 包括切割機刀片、刀片架、護刃器,刀片架與所說的偏心輪連接,護刃器固定不動,當撥秧輪 1的主動輪帶動偏心輪轉動時,刀片架帶動刀片相對於護刃器來回移動,實現切割功能;犁 4設置在切割裝置3的後方,犁4分左右兩片,呈外八字型,更有利於向內鏟土,由於前面的切割裝置3將花生秧和花生的根部切割分離,撥秧輪1上的撥秧帶2把切割下來的花生秧傳送到收果機的側面,這樣犁4鏟入的大部分是帶根的花生果、泥土和雜質,受到很少花生秧影響,使得機器消耗的能量更少,而且更利於後續沙土從振動篩7中過濾出去,提高摘果效率;在撥秧輪1的主動輪上方設有直角傳動齒輪組,從動齒輪與撥秧輪1的主動輪同軸, 主動齒輪同軸上設置有鏈輪。所說的傳送機構安裝在機架6的中間部分,包括傳送輪12、傳送帶14,傳送輪12 是位置並列相對轉動的兩個滾輪,兩個滾輪軸心之間的距離與機架6中間部分的長度相適宜,傳送帶14將兩個傳送輪12進行連結,傳送帶14為鏈條式,分兩條,每條傳送帶14上有多排扒齒15,所說傳送帶14的下方平行設置有振動篩7,扒齒15齒間到振動篩7之間有一定距離,振動篩7與所說動力裝置10之間通過支撐架8連接;當前面所說的花生果與泥土被犁4鏟入以後,被傳送帶14上的扒齒15帶動順著振動篩7由前向後移動,動力裝置10的振動就會通過支撐架8傳遞給振動篩7,更有利於把花生根上的泥土篩除。所說的摘果機構安裝在機架6的後端部分,包括摘果機13、風機9,風機9設置在摘果機13下方出口處,風機9與摘果機13通過鏈輪和鏈條連結,摘果機13的料鬥設置在所說振動篩7的末端;當前面所說的花生果與泥土被扒齒15帶到振動篩7的末端時,大部分泥土被篩除,剩下少部分的泥土、雜質混合帶根的花生果一起進入摘果機13,在摘果機13 進行摘果,由於泥土、雜質與花生果的質量不同,風機9吹出的風就起到分離的作用,摘果機13的下方有花生果出口和雜質出口,出口處可以放收集容器,可以對花生果進行收集, 並且收果率高,容器可以放置在行走機構11的底座上。機架6前低後高,固定在所說行走機構11的底座上,所說形走機構11為履帶式行走機構,底座上還設有動力裝置10和操作臺5,動力裝置10為柴油機;所說的柴油機、風機9、摘果機13、傳送輪12上設有鏈輪,將柴油機、風機9、摘果機13、傳送輪12後輪上的鏈輪,通過鏈條依次連結,傳送輪12前輪上的鏈輪與所說的直角傳動齒輪組中主動齒輪同軸上的鏈輪通過鏈條連結,主動齒輪轉動帶動從動齒輪,使得整個切割機構工作;柴油機還為整個收果機的運動提供動力。實施例2本例所述的實用新型結構與實施例1的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就是所說的行走機構11為輪式行走機構。最後應該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花生收果機,包括收割機構、傳送機構、摘果機構、行走機構(11)、動力裝置 (10)、機架(6)及操作臺(5),收割機構設置在機架(6)的前端,傳送機構安裝在機架(6)在中部,所說摘果機構安裝在機架(6)的後端,機架(6)、動力裝置(10)、操作臺(5)安裝在行走機構(11)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收割機構包括切割裝置(3)、撥秧輪(1)、撥秧帶(2)及犁 G),撥秧帶⑵設置在撥秧輪⑴上,切割裝置⑶設置在撥秧輪⑴的前方,所說犁⑷ 設置在所說切割裝置(3)的後方;所述動力裝置(10)與摘果機構、傳送輪(12)、撥秧輪(2) 通過鏈輪和鏈條依次連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生收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傳送輪(12)、 傳送帶(14),所述傳送輪(1 是並列的相對轉動的兩個滾輪,所述傳送帶(14)將兩個傳送輪(1 進行連接,傳送帶(14)為鏈條式,上有排列扒齒(15),所述傳送帶(14)的下方平行設置有振動篩(7),所說振動篩(7)與所述動力裝置(10)之間通過支撐架(8)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花生收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6)前低後高的固定在所述行走機構(11)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花生收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行走機構(11)為輪式或者履帶式行走機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生收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摘果機構包括摘果機(13)、 風機(9),風機(9)設置在摘果機(1 出口處,風機(9)與摘果機(1 通過鏈輪和鏈條連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生收果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裝置(10)為柴油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收穫機械,具體涉及一種花生收果機。所說花生收果機包括收割機構、傳送機構、摘果機構、行走機構、動力裝置、機架及操作臺,收割機構設置在機架的前端,傳送機架安裝在機架在中部,摘果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後端,機架、動力裝置、操作臺安裝在行走機構上,收割機構包括切割裝置、撥秧輪、撥秧帶及平犁,撥秧帶設置在撥秧輪上,切割裝置設置在撥秧輪的前方,平犁設置在切割裝置的後方;所述動力裝置與摘果機構、傳送輪、撥秧輪通過鏈輪和鏈條依次連結。這種花生收果機體積小、結構簡單、收穫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D33/00GK201928641SQ20102059182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4日
發明者楊志利 申請人:楊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