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軌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0:23:51 1
專利名稱:一種鐵軌接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含有間隙的鐵軌接頭,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於鐵路系統的鐵軌接頭。
鐵路線都是由許多段鐵軌依此連接而成。為了防止鐵軌因熱脹冷縮引起破壞,每相鄰兩段鐵軌的接頭之間都留有間隙。在現行的鐵路線中,該間隙是一條垂直於軌道面和軌道延伸方向的一條直縫,它同時也平行於列車車輪的轉動軸。列車車輪在通過鐵軌接頭時,車輪會猛然下降,而通過以後又回到原位置,雖然下降的位移量很小,但是發生這一位移的時間極短(在高速時尤甚),所以車輪和接頭之間有劇烈的碰撞,並伴隨很高的噪音。上述衝擊將使車輪壽命大大縮短以及引起鐵軌接頭發生塑性變形而塌陷(而塌陷以後,車輪下降的位移量增大,所以衝擊將會更劇烈),由於車速越高,衝擊也越劇烈,所以這種衝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列車提速。上述振動則會縮短列車上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並影響到乘坐的舒適性。上述噪音同樣也會影響乘坐的舒適性,並有可能損害列車附近人員的聽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鐵軌接頭,它與現有技術相比,能使接頭與車輪的衝擊幾乎為零,即車輪在通過接頭時不會產生碰撞,當然也不會產生撞擊聲。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間隙是一條與鐵軌延伸方向成一銳角或鈍角的縫隙,這種結構使得列車車輪在通過鐵軌接頭的間隙時,輪緣上對地速度最小的區域(即輪緣與軌道相接觸的那一小部分區域)總有相當一部分都壓在軌道面上。
上述實用新型的鐵軌接頭,原理其實非常簡單,現簡單描述如下。列車車輪在通過鐵軌接頭的間隙時,輪緣上對地速度最小的區域總有相當一部分都壓在軌道面上,因此車輪的高度能夠保持在原來的位置上,不會猛然下降,這就是車輪在通過接頭時無衝擊的根本原因。
綜上所述,如果本實用新型用於鐵路線上可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車輪在通過接頭時無衝擊,不僅減小了列車行駛噪音,大大提高了乘坐舒適性,延長了鐵軌和車輪的使用壽命,而且為列車提速提供了重要條件。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優選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說明,其中
圖1表示現有技術的鐵軌接頭的橫截面圖;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所述鐵軌接頭的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參照附圖,將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
在
圖1中,截面沒有與接頭處的間隙相交,而是在間隙的附近。夾板[3]通過螺栓[4]和彈簧墊圈[2]緊緊地夾持在兩段軌道[1]相接處以使相鄰的兩段軌道[1]對齊並防止軌道偏移。車輪通過接頭時,車輪壓在鐵軌端部,此時鐵軌端部的受到車輪壓力情況就如同懸臂梁,而車輪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夾板[3]對鐵軌的支撐作用可以防止鐵軌端部下陷,可見,夾板[3]起到了增強了鐵軌的承受力並減輕接頭與車輪之間的衝擊的作用。
在圖2中,接頭的基本結構與現有技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它要求夾板[3]的強度更高以及夾板[3]與鐵軌[1]之間的配合更準確、更緊密一些。在本實施例中,間隙[5]是一條斜縫,該斜縫沿鐵軌延伸方向的長度就是間隙[5]的長度。車輪在通過接頭處的間隙[5]時,也同時壓在軌道面上,所以不會猛然下降,鐵軌接頭與車輪之間也就沒有劇烈的碰撞。由於如果車輪因軌道面下沉而猛然下降將會產生衝擊,所以要求夾板[3]具有足夠高的強度並與鐵軌[1]有緊密而準確的配合,以阻止鐵軌端部因受到車輪的壓力而引起的軌道面下沉,否則列車車輪通過鐵軌時,仍然會有衝擊和噪音。另外,從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直接推斷出,間隙[5]與鐵軌延伸方向的角度越接近直角,列車車輪通過接頭時輪緣上對地速度最小的區域中壓在軌道面上那一部分所佔的比例將越小(過小就滿足不了相當一部分都壓在軌道面上這一條件),故產生的衝擊也越接近現有技術,因此為了獲得良好的消除衝擊的效果,這一角度不應接近直角。
權利要求1.一種包含有間隙的鐵軌接頭,其特徵在於接頭處的間隙[5]是一條與鐵軌[1]延伸方向有一銳角或鈍角的斜縫,這種結構使得列車車輪在通過鐵軌接頭的間隙時,輪緣上對地速度最小的區域總有相當一部分都壓在軌道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含有間隙[5]的鐵軌接頭,該間隙[5]是一條與鐵軌延伸方向成一銳角或鈍角的縫隙,這種結構使得車輪通過間隙[5]時,輪緣上對地速度最小的區域總有相當一部分都壓在軌道面上,因此車輪高度能夠保持在原來的位置上,不會猛然下降,從而消除衝擊,減小了列車行駛噪音,提高了乘坐舒適性,有利於列車提速,還提高了車輪和軌道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01B11/22GK2481740SQ0025569
公開日2002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10日
發明者蔣邦善 申請人:蔣邦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