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食道局部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1:00:41 1
專利名稱:醫用食道局部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有插入管,插入管的下部連接有氣囊,氣囊的下部連接有插管頭,插入管及氣囊內部分別連接有充氣管及注射管,氣囊的表面上連接有片狀的針座,針座上連接有至少一個注射針,注射管與針座相連接,設置在氣囊內部的充氣管壁上有至少一個氣孔。
為進一步實現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插入管的表面上設置有刻度標記。所說的針座為弧形片狀。插入管、氣囊及插管頭相互連接後為兩頭粗中間細呈啞鈴形狀。
本實用新型能夠產生的有益效果因在插入管和插管頭之間設置氣囊,帶有注射針的針座與氣囊表面相連接,設置在插入管及氣囊內部的注射管與針座內腔相通,設置在插入管及氣囊內部的充氣管與氣囊相通,本實用新型置入患者食管內將氣囊與患處相對應,通過充氣管對氣囊進行充氣,利用氣囊膨脹使注射針向患處穿刺,然後通過注射管向其患處注射化療藥物,它化療針對性較強,對患者其它部位無影響,故副作用較小;因插入管和插管頭之間的氣囊在不充氣的狀態下,其外徑小於插入管和插管頭的外徑,它能夠避免注射針對食管壁的損傷。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製作時,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種零部件組裝即可。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置於患者的食管內,並按確定患處的位置邊觀察插入管2表面上的刻度標記邊向食管內插入,待氣囊3與患處相對應後,通過充氣管1向氣囊3內充氣,在此作用下使注射針6向患處穿刺,然後通過注射管8向針座7內腔及注射針6注射化療藥物。注射藥物工作結束後,再通過充氣管1從食管內抽氣使氣囊3回縮,在此作用將注射針6從患處拔出,最後將本實用新型從食管內拔出即可。注射針6可以為多個組合在針座7上的形式。本實用新型未詳細描述的技術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醫用食道局部注射器,它有插入管(2),其特徵在於插入管(2)的下部連接有氣囊(3),氣囊(3)的下部連接有插管頭(5),插入管(2)及氣囊(3)內部分別連接有充氣管(1)及注射管(8),氣囊(3)的表面上連接有片狀的針座(7),針座(7)上連接有至少一個注射針(6),注射管(8)與針座(7)相連接,設置在氣囊(3)內部的充氣管(1)壁上有至少一個氣孔(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食道局部注射器,其特徵在於插入管(2)的表面上設置有刻度標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食道局部注射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針座(7)為弧形片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食道局部注射器,其特徵在於插入管(2)、氣囊(3)及插管頭(5)相互連接後為兩頭粗中間細呈啞鈴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醫用食道局部注射器,它有插入管,插入管的下部連接有氣囊,氣囊的下部連接有插管頭,插入管及氣囊內部分別連接有充氣管及注射管,氣囊的表面上連接有片狀的針座,針座上連接有至少一個注射針,注射管與針座相連接,設置在氣囊內部的充氣管壁上有至少一個氣孔。它能夠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化療針對性較差,對患者造成的副作用較大問題。
文檔編號A61M31/00GK2520175SQ0221244
公開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1月25日
發明者劉希斌, 鄒卉, 張百江, 楊瑞森 申請人:劉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