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體蟲:30米長會發光的生物 營養價值很高的美味
2023-03-30 14:07:33 2
火體蟲,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這個生物,難道是身體著火的蟲子嗎?其實,火體蟲是一種海洋浮遊生物,最長可以達到30米左右,是由數千個遊動孢子構成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構造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火體蟲一般都在深海裡很難被發現,據說火體蟲還十分營養美味是可以吃的。
火體蟲介紹:
火體蟲是濾食動物,也是浮遊動物,是生活於海洋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一種漂流生物。具遊動能力,但其遊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遊動。火體蟲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們會「生物體發光」。火體蟲會對其它光源做出回應,並釋放出明亮藍綠色的光芒。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匯處,這裡海水溫暖,擁有深達5000米的深海盆地。分屬於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火體蟲外形特徵:
火體蟲,是巨型浮遊生物,球徑> 2×10-2米,是浮遊被囊動物。形狀類似長長的鈴鐺,一端開口,通過直徑寬達1.8米的開口排出過濾的海水——這個開口非常大足以裝下一個人。儘管火體蟲會隨著海洋氣流漂移,它們還會利用慢動作形式的「噴射推進」,通過在開口一端排出海水而緩慢向前移動。火體蟲並不是單一的生物,而是由上千個單獨個體組成。這些無性繁殖的火體蟲小至橡皮擦大小,大至18米長。與很多大型海洋動物一樣,例如鯨鯊,火體蟲是濾食動物,它們會吸收包含浮遊動物的海水。當它們吞食了浮遊生物,再將過濾的海水吐出來。
火體蟲的特點:
火體蟲,又被稱為海洋的獨角獸,這種生物非常神秘而且很難捉摸,據說最長可到30米,相當於兩輛雙層公共汽車首尾相連,空心又透明的圓柱狀身體由數千個遊動孢子構成,這些遊動孢子通過它們的管子吸入海水,以浮遊生物為食,然後把過濾水排出來。每個遊動孢子都和組織相連,在火體蟲管狀結構內移動,只有幾毫米大。它呈現的是半透明管狀,中間是空的,它一端是開口,一端是閉合的,在黑暗中發光。每一隻火體蟲都是以小型浮遊生物為食,因此它們必須持續的吸水進食,再持續的將廢物通過中空的中央處排出,因此,它們必須緩慢但穩定的移動。
火體蟲可以吃嗎?
前不久,紐西蘭海灘上出現了很多的神秘生物,好像水母一樣,呈管狀,渾身透明。海洋學家說,這是一種叫做火體蟲的生物,一般只出現在深海之中,是錐狀的被囊動物,通常在熱帶出沒有科學家表示,火體蟲通常分布在象牙海岸、地中海、澳洲或佛羅裡達等地的水域。大者猶如藏族的長號角一般,可以長達九公尺;小一點的則會藉由纖毛在水層間上下遊動。據說火體蟲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海洋美味,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微量元素,但似乎從來沒有人吃過火體蟲,有誰想要當第一個吃火體蟲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