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每日健康小知識
2023-03-30 04:03:24 1
2、周歲內不喝蜜 4、牛奶最好在2周歲後喝,2歲前可吃酸奶。
脫脂牛奶比全脂牛奶對孩子更健康。 5、三歲前孩子的用鹽量為成人的1/5-----1/3,吃鹽多會導致鈣流失 6、喝可樂等碳酸飲料會影響鈣吸收。
7、爸爸的情緒不好會使嬰兒的哭鬧增加2層。 8、爸爸遺傳身高,媽媽遺傳體形。
9、爸爸帶孩子,孩子智商高;媽媽帶孩子,孩子學習成績好。(智商不高的孩子要學習好,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10、結束開襠褲最好不要晚於一歲半,尿路感染也會發燒,治療不及時會上行導致感染型腎炎。
14、夜晚開燈睡覺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15、拍孩子胸部會誘發瘁死。
16、太陽直曬腳心、媽媽的微笑會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17、若保四時小兒安,常需三分飢與寒(黃帝內經)。
19、打孩子屁股會影響孩子成年後的性健康。 20、2周歲以下禁看電視. 22、嬰兒餐桌椅---媽媽的好幫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最好買二手的) 25、一支炸雞腿=60支香菸 26、當室內溫度》24度,鋪在地上防涼的泡沫墊會釋放出甲醛(我用同學家舊的) 27、不要用浴霸,因為孩子仰臉,會傷孩子的眼。
可選用暖風機等提高溫度。 28、家中有孩子的最好不用空調和地毯,國外統計,使用空調和地毯的家庭,其孩子得過敏性哮喘是不用家庭孩子的2-3倍(罪魁是塵蟎) 29、如果孩子已經得過敏性哮喘,那麼每天睡前給孩子喝一碗蜂蜜水,此食療需長期吃才有效。
30、3歲以下孩子不要喝純淨水、礦泉水,白開水對孩子是最好的 31、孩子六歲後才可以喝茶。 32、孩子六歲前用很熱的水燙腳,會造成偏平足。
35、孩子如果內八字,用反穿左右鞋的方法幾個月後能扳過來。 36、孩子3歲前最好不要蹬三輪車,容易形成O型腿或X型腿 37、如果已經形成X型腿,讓坐床上時多盤腿坐,能扳過來一些 38、孩子1.5歲開始刷牙最保護牙齒。
39、夜晚開燈睡覺降低孩子免疫力 40、別給孩子湯飯吹,容易傳播齲齒,如果大人嚼過的食物再讓孩子吃,齲齒率更高。 42、幼兒積食也會引起發燒 43、新生兒發燒首選物理降溫 46、肥胖兒易患哮喘 47、挨打的孩子智商低 48、不易給發燒的孩子吃雞蛋 50、不宜給嬰幼兒吃沒煮熟的雞蛋(煎蛋要3分鐘,煮蛋要7分鐘) 52、媽媽便秘可致寶寶溼疹 53、佝僂病患兒,曬太陽前先補鈣 54、孩子害羞,長大易患心血管病 55、兒童別吃午餐肉 51、喝雞湯(加姜蔥白水煮開當水喝)能治感冒 52、腹瀉的孩子不能喝雞湯 54、孩子六歲下別吃松花蛋、苞米花,易鉛中毒 55、五歲(含五歲)以下女幼童,每周吃一次油炸食品,就是過量,成年後得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38%。
(帶孩子遠離M,KFC) 56、2歲以下禁止看電視,3-4歲每周看電視總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每次看的時間以分鐘計算。因為孩子的眼睛在前4歲是形成期,極容易受傷害,而且這種危害是不可逆的,無法修復。
57、13歲前防止孩子發胖,13歲前孩子發胖,那麼肥胖會跟他一生,其成年後得心腦血管及糖尿病的風險增大,13歲肥胖孩子的血管相當於45歲的中年人,現在好多成人病已經兒童化 58、看電視多的孩子脾氣暴燥 59、看電視多的孩子不愛看書(電視是動感的變化的多彩的,相比書是靜態的抽象的) 60、1-3個月體重超重的孩子到7歲時,體重超重的比例是150%,3-7個月體重超重的孩子到7歲時,體重超重的比例是165%, 64、為什麼我還使用小靈通? 《為了孩子》也曾登過一項研究:「媽媽打手機,孩子在媽媽周圍玩,其情感和行為會出現異常,最重的異常達60%。) 65交流我做輔食的原則 1、營養 2、原汁原味 3、簡單 孩子最早的味覺會影響一生。
(1、蘿蔔 白蘿蔔去皮切條狀或薄片,放盤中在電飯鍋蒸,蒸出的水讓孩子喝,甜甜的。讓孩子手抓蘿蔔吃,也好吃。
2、家豆王 洗淨用水焯熟,讓孩子手抓吃 3、西蘭花 富含硒鐵等微量元素,營養是菜花的4倍,用鹽水泡20分鐘,掰開洗淨用水焯熟,讓孩子手抓吃 4、黃豆芽 長壽菜,洗淨用水焯熟,讓孩子手抓吃或用香油醋鹽涼拌(少鹽) 5、南瓜 放盤中在電飯鍋蒸,讓孩子手抓或勺刮吃。) 70.補鈣食品吃法: (1、蝦皮 含鈣最高,但是含鹽太多,還含砷(俗稱砒霜),將蝦皮用水煮20分鐘,撈出水不要,這樣可去鹽、砷。
孩子小蝦皮剁碎拌飯(米飯再用開水煮開花),孩子大點直接吃蝦皮 2、芝麻醬 含鈣僅次於蝦皮,且利於吸收,直接吃或抹花卷、饅頭上吃。 3、豆腐皮 菜類含鈣最高,剁碎拌飯或直接吃 4、豌豆 含鈣也很高,弄熟捻碎或直接吃) 75.淺談發燒 孩子一發燒,家長心就慌。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得面對各種疾病,做為父母不僅要日積月累健康知識,而且當事情發生時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性的判斷有時更為重要。 發燒對於孩子是常事,一年有幾次也正常,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感冒、腹瀉、疫苗反應、肺炎、著裝過多、天氣炎熱等。
理論上嬰幼兒37.5C以上為發燒,38.5C以上需要吃退燒藥,但不是一定要吃藥。我們在吃藥上有很多誤區,好象不吃藥病就好不了。
下面就各種情況分析一下: 著裝過多:很多家庭總怕孩子涼,往往給孩子多穿衣服。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