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控二位五通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21:13:06 1
專利名稱:一種氣控二位五通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類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控二位五通閥。
背景技術:
閥類產品廣泛應用於各技術領域的流體控制,二位五通閥即是其中之一種,為人們所熟知。目前二位五通閥多為手動控制或者電動控制,手動控制存在操作麻煩,費時費力之不足,而電動控制則不適用於煤山、礦井、天然氣等易燃、易爆場合,故有必要研製一種其它控制源的二位五通閥,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和缺陷,擴大其使用範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流量大,體積小且操作方便的氣控二位五通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氣控二位五通閥,包括閥體,可移動設於閥體內的閥杆,設於閥體兩端的後蓋和氣控蓋,所述閥體壁上從左至右依次等距離設有排氣口一,出氣口一,進氣口,出氣口二,排氣口二;所述閥杆上等距離設有多個扁形圈;所述相鄰扁形圈之間的距離大於排氣口一與出氣口一之間的距離,所述後蓋與閥杆左端之間設有壓縮彈簧,所述氣控蓋與閥杆右端之間設有活塞,所述氣控蓋上設有控制氣孔。進一步地,所述活塞外壁上設有密封圈。進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為Y型密封圈。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氣控蓋與閥杆右端之間設有活塞,所述氣控蓋上設有控制氣孔,本實用新型通過向控制氣孔內充氣,經氣壓推動活塞以及閥杆向左運動,實現切換,氣源停止後,閥杆在壓縮彈簧作用下復位。本實用新型通過氣源控制,有效解決了現有手動以及電控的不足和缺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後蓋;2、閩體;3、扁形圈;4、活塞;5、氣控蓋;6、密封圈; 7、閥杆;8、壓縮彈簧;R、排氣口一;A、出氣口一; P、進氣口; B、出氣口二; S、排氣口二; P1、控制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氣控二位五通閥,包括閥體2,可移動設於閥體2內的閥杆7,設於閥體2兩端的後蓋I和氣控蓋5,也即閥體2,閥杆7,後蓋I和氣控蓋5構成本實用新型主體結構。所述閥體I壁上從左至右依次等距離設有排氣口一 R,出氣口一 A,進氣口 P,出氣口二 B,排氣口二 S ;所述閥杆7上等距離設有多個扁形圈3 ;所述相鄰扁形圈3之間的距離大於排氣口一R與出氣口一A之間的距離。所述後蓋I與閥杆7左端之間設有壓縮彈簧8,所述氣控蓋5與閥杆7右端之間設有活塞4,所述氣控蓋5上設有控制氣孔Pl。所述活塞4外壁上設有密封圈6,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密封圈6為Y型密封圈。工作原理:初始狀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三個扁形圈4位於各氣口的中間位置,此時進氣口 P與出氣口一 A連通,順利實現進氣;出氣口二 B與排氣口二 S通,順利排氣,排氣口一 R處於關閉狀態。需換向時,向控制氣孔Pl充氣,推動活塞4,閥杆7向左運動,運動至一定位置時,進氣口 P與出氣口二 B連通,順利實現進氣;出氣口一 A與排氣口一 R連通,順利實現排氣;排氣口二 S則處於關閉狀態。當氣源停止向控制氣孔Pl充氣時,活塞4以及閥杆7向右移動復位。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氣控二位五通閥,包括閥體(2),可移動設於閥體(2)內的閥杆(7),設於閥體(2)兩端的後蓋(I)和氣控蓋(5),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2)壁上從左至右依次等距離設有排氣口一(R),出氣口一(A),進氣口(P),出氣口二(B),排氣口二(S);所述閥杆(7)上等距離設有多個扁形圈(3);所述相鄰扁形圈(3)之間的距離大於排氣口一(R)與出氣口一(A)之間的距離,所述後蓋(I)與閥杆(7)左端之間設有壓縮彈簧(8),所述氣控蓋(5)與閥杆(7)右端之間設有活塞(4),所述氣控蓋(5)上設有控制氣孔(P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控二位五通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4)外壁上設有密封圈(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控二位五通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圈(6)為Y型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控二位五通閥,包括閥體,可移動設於閥體內的閥杆,設於閥體兩端的後蓋和氣控蓋,所述閥體壁上從左至右依次等距離設有排氣口一,出氣口一,進氣口,出氣口二,排氣口二;所述閥杆上等距離設有多個扁形圈;所述相鄰扁形圈之間的距離大於排氣口一與出氣口一之間的距離,所述後蓋與閥杆左端之間設有壓縮彈簧,所述氣控蓋與閥杆右端之間設有活塞,所述氣控蓋上設有控制氣孔。本實用新型通過氣源控制,有效解決了現有手動以及電控的不足和缺陷。
文檔編號F16K31/122GK202972016SQ20122065161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張優波, 皇甫功燚, 張浩森 申請人:寧波索諾工業自控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