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冬至的優秀作文
2023-12-01 10:47:46 3
在一年裡,冬至是個不錯的節氣,在這一天,你可以吃餃子,吃湯圓。以下是小編為您收集2016寫冬至的優秀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冬至到了
不知不覺,大如年的冬至邁著穩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們走來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這天,日子短暫,太陽匆匆出來,又匆匆離去,夜晚悠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一直是把冬至當做另一個新年來過,更是留下了雋永的詩篇。宋代詩人陸遊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可以看出,那時冬至之際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壽啊!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在作者的筆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開始,它讓人們休養生息,孕育精力,時刻準備著去奏響新一年的激昂樂章,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情趣。
冬至後,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進九」。民間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我國民諺就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的說法。
記得小時候,到了冬至那天,母親總會包核桃餃子給我們吃,老家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母親說,只有吃了冬至的餃子,耳朵才不會凍傷。記憶中,母親將搗碎的核桃和著白菜,再加上大蔥、蒜苗的點綴,放上各種美味調料,那香噴噴的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了。低眉之間,冒著騰騰熱氣的餃子就在眼前。屋子裡的爐火正好,一座土炕也像烙餅似的燙人。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餃子,說著笑著,感受著這滴水成冰的日子裡最溫馨的幸福。
冬至是季節的一個片段,季節是人生的一個畫面。冬至到了,他鄉的遊子,背上行囊回家,在寒冷的日子裡,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給父母親斟上一杯老酒。這種冬日裡的溫暖,足以讓我們珍藏一輩子。
篇二:冬至包餃子
今天冬至,放學後,媽媽把我接回家,我做完作業,就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媽媽把一碗麵粉倒到面盆裡,再加上適量的水拌勻,然後揉到一起。和了一會,一碗麵粉就變成了一個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幾下,媽媽看我揉個不停,就說:「好了,別揉了,蓋上蓋讓它醒醒吧,咱們準備菜!」
媽媽拿出一個大白蘿蔔,把它洗個乾乾淨淨,用擦子擦成絲,我看著媽媽擦幾下以後又換個面,換了幾下以後像一枝削好了的鉛筆。我決定試一下,結果怎麼也削不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沒有力氣了,我拿開擦子一看,啊!這可不是絲,是末,我花了這麼多功夫都白費了!媽媽說:「沒有關係的,反正還要剁,只因為你的力氣小才會這樣!」媽媽把擦好的絲放到鍋裡煮一下,趁這一會媽媽把肉拿出來,我把肉放在盆裡,在媽媽的指揮下,我放了三勺鹽、一勺雞精、倒了一些味達美醬油、放了一些香油,就開始用筷子攪拌,媽媽讓我順著一個方向攪,說這樣拌的餡好吃。我攪勻了,媽媽也剁好了蘿蔔,我把肉和蘿蔔都放在一個盆裡,就開始使勁地往一個方向攪,直到把它們攪勻了為止。攪完以後,我覺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會。
把餡拌好後,又拿出來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條「小蛇」媽媽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塊兒,我也試了幾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這條「小蛇」全都切完,我們把切成的小塊兒搓成圓柱形,又把它們按成扁的,我擀皮,可是,手怎麼也跟不上去,兩個手不知道怎麼配合,擀好了,可是是個長圓的,之後我又擀成六邊形、五邊形、小花邊,可是就是沒有圓圓的,媽媽擀的皮又薄又圓,我覺得擀皮太難了!我們把餡放進皮中間,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間捏在一起,再把兩邊的捏到一起,一個餃子就成了,我捏的餃子扁扁的,餡有點少;媽媽包餃子是擠的,餃子肚子鼓鼓的,我們一邊包媽媽一邊對我說:「你知道嗎?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了,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節氣之一,這一天,大家幾乎都會包餃子,現在還流傳一句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有人管」的說法,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為大眾治耳之恩。
包好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到鍋裡開始煮,媽媽說開鍋以後要加三次涼水就熟了。很快,香噴噴、熱乎乎的餃子就出鍋了!
餃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動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餓了,我吃了一大盤!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後,覺得胳膊有點酸!挺累的!
篇三:冬至的溫暖
繁華隱去了我們心中對家的思念,但對家人的暖愛卻永不磨滅。
這周借著冬至我回到了外婆家。一進門,我就看見了外婆,多日不見,她的白髮更多了,背似乎也更駝了。我用生硬的本地話叫了句「外婆」,她看見了我,頓時笑開了花,一個勁地嚷嚷著:「哎呀!好,回來就好,就好。」外婆轉過頭去,可我還是看見她眼眶紅了。我進了屋,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還有外婆親手包的薯麵餃。
我拿起外婆遞來的筷子,夾了一個薯麵餃,嘖嘖嘆道:「外婆的手藝就是好,真好吃。」可外婆卻搖搖頭:「好吃就多吃點,只要你不嫌外婆髒,常回來看看外婆就好了。」看著外婆淚光閃閃的眼睛,我的頭沉重地再也抬不起來。
是啊!長期的隔離,我都不曾記掛外婆。我真自私,我悔恨、愧疚。外婆,對不起!就讓這冬至暖暖的溫情化作滿天相思的雨,滋潤我乾涸的心田,讓我學會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吧。
外婆在一旁催著:「多吃點,以後就吃不到了。」我的心隱隱作痛,難道今天的味道只能用來回味了嗎?我強忍著不讓眼淚滴下來,可是,就在外婆轉身的剎那,眼淚從我的眼角順著碗沿飛瀉而下,止也止不住……
冬至,冬天至愛的日子,把那份埋沒心中的愛回報給所有愛你的人,你才會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愛。沒有付出的收穫,沒有感恩的奉獻,沒有理解的寬容,那不是真正的愛。
外婆,也許我們的相處是短暫的,但我會永遠記住您那和藹慈祥的眸,年輪蜿蜒的頰,熱情的招呼與那雙溫暖的繭手。相信吧,我會常回家看您,因為,在這個冬天我感受到了您對我深沉的無法用言語敘述的愛。
誰說愛的奉獻要轟轟烈烈,一片冬至溫情,一次真誠的問候,一碗愛的薯麵餃,一句「我會常回家看看」……這不都是愛的感恩嗎?
常回家看看,看看外婆,看看所有愛你關心你的人吧。他們的幸福是我們用溫情勾勒的。
篇四:冬至吃湯圓
一放學,我就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到家裡。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裡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裡。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麼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裡。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咽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著。」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著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冬至很重要,家家戶戶都要過的,尤其北方。媽媽說,冬至以後就開始數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會凍壞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會給孩子們湯圓吃的,吃了湯圓,耳朵就不會凍壞了,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