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意見和建議(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2023-06-16 05:04:10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森林知識
一、森林的定義是什麼?
森林是以喬木為主體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喬木與其它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並與環境相互影響,從而形成的一個生態系統的總體。它具有豐富的物種,複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
二、森林的三大效益是什麼?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生態、社會、經濟。
三、森林能給人帶來什麼好處?
森林除為人類提供木材和其它林產品外,還能夠:
1.森林能釋放氧氣,增加空氣負離子。
2.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城市熱島效應。
3.森林能增加地下水儲量,清潔水源。
4.森林能降粉塵,降低城市噪音。
5.森林能削減病菌和有毒氣體。
6.森林能提供休閒場地,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
四、森林分為哪些類型?
森林分為以下五種類型: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
五、森林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
六、世界森林日是哪天?
在1971年第七屆世界森林大會決定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森林日。
七、植物與減排有什麼關係?
樹木在其生長過程中能夠逐步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具有固炭功能。據研究,森林中每生長一立方米的木材,需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樹木在制氧固炭,減緩溫室效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八、森林健康主要是指什麼?
生物多樣性保護、城市森林自然度不低於0.5、森林植物以鄉土樹種為主、綠地地表不露土。
九、我國森林的三大災害是什麼?
我國森林的三大災害是森林病蟲害、亂砍濫伐和森林火災。
十森林銳減的危害有哪些?
森林銳減直接導致土地嚴重沙漠化、嚴重水土流失、嚴重乾旱缺水、嚴重的洪澇災害、大量動植物物種滅絕、溫室效應加劇等六個方面的全球生態危機。
十一、地球有哪三大生態系統?
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是指:海洋、溼地、森林。
十二、森林、溼地和生物多樣性與地球的關係?
森林是地球之肺,溼地是地球之腎,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統。
十三、什麼是林木蓄積量?
指一定面積森林(包括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和枯立木)中,生長著的林木總材積(用立方米表示)。主要是指樹幹的材積。
十四、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指多種不同的動植物群落類型、數量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森林是陸地上生物最多樣、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是動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綜合體,所以保護森林就是直接和間接保護生物多樣性。
十五、鄉土樹種指什麼?
指本地區有天然分布的樹種。根據城市綠化的特點,對於一些引種期長、生長良好、已經經過本地區極端溫度等環境條件考驗,達到引種成功標準的樹種,也可以作為鄉土樹種使用。
十六、什麼叫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中規定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為古樹,而那些樹種稀有樹木或者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和紀念意義的樹木則為名木。
十七、什麼是森林碳匯?
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
十八、什麼是樹冠覆蓋率?
區域內樹冠面積之和與區域土地面積的百分比。
十九、什麼是綠化覆蓋率?
分為市域綠化覆蓋率和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市域內的綠化面積與市域總面積百分比為綠化覆蓋率;城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面積佔建成區面積的百分比為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化覆蓋面積是指城市中喬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積。
二十、什麼是林木綠化率?
有林地面積、灌木林地面積(包括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和其它灌木林面積)、農田林網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的覆蓋面積之和佔土地總面積百分比。是衡量一個行政區域林木綠化狀況的經濟技術指標。
二十一、什麼是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擁有的公共綠地面積。又分為規劃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和建成區公共綠地面積,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重點考核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二十二、植樹節的由來:
1972年2月23,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二十三、《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實施辦法》是哪年頒布的:
1982年2月27日國務院頒布實施。
二十四、承擔義務植樹任務的適齡公民:
1982年2月27日,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第三條規定: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男11歲至60歲,女11歲至55歲,喪失勞動能力者外,均應承擔義務植樹任務。
來源:漕運古鎮張家灣
編輯:宮 宇
一審:張 寧
二審:王學良
三審:陳永剛
湯旺融媒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