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轉液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9 07:28:36 2
鎂合金轉液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鎂合金轉液裝置,包括一機架、一用於靜置金屬溶液的坩堝、一坩堝蓋、至少一層加熱層、一用於將坩堝內的金屬溶液導出的導液管以及一用於控制所述導液管流量的控制閥。本實用新型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可通過坩堝為熔融狀的金屬溶液進行靜置,將熔融狀的金屬溶液內的熔渣進行沉澱,從而防止熔渣堵塞導液管。
【專利說明】鎂合金轉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熔煉或鑄造的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鎂合金轉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鎂等高度活潑的金屬的工業生產過程中,需要把熔化好的鎂液由保溫爐轉移到結晶器中。由於高度活潑的金屬和氧、水、有機物等的化學親和力很強,極易氧化、燃燒甚至爆炸,例如,鎂。所以,鎂液由保溫爐輸送到結晶器中,是鎂合金鑄棒時提高生產安全與品質的關鍵性技術。
[0003]傳統的技術是利用鎂液轉液管將保溫爐中靜置完成的鎂液轉移到結晶器中,這種傳統的轉液方式使得轉液的流量不能有效的控制,而且轉液管的連接方式較為複雜,容易出現鎂液的洩漏,同時鎂液易氧化結渣,容易導致轉液管堵塞,不利於鎂液的輸送,鎂渣堵塞管道也不便清理維修,帶來許多問題,影響鎂產品的生產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轉液順暢的鎂合金轉液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鎂合金轉液裝置,包括一機架、一坩堝蓋、至少一層加熱層、一用於靜置金屬溶液的坩堝、一用於將金屬溶液導出坩堝的導液管以及一用於控制所述導液管流量的控制閥;
[0007]所述機架上開設有一安裝空間,所述坩堝固定在機架的安裝空間內,並與安裝空間的內壁形成有一第一間隙;所述坩堝蓋覆蓋在坩堝的上端;所述坩堝蓋上開設有一供金屬溶液流入容置腔的進口 ;所述加熱層固定在機架上,並位於空隙內;所述導液管固定在所述坩堝的底壁上,所述控制閥安裝在所述坩堝蓋上,並與所述導液管對齊設置。
[0008]優選地,所述坩堝底壁的邊緣處開設有一用於安裝導液管的第二通孔。
[0009]優選地,所述坩堝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一凹陷部。
[0010]優選地,凹陷部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傾斜壁、第二傾斜壁,所述第一傾斜壁與所述進口對齊;所述第二傾斜壁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比所述第一傾斜壁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小。
[0011]優選地,所述機架包括一殼體,以及至少三個用於支撐殼體的支撐腳;所述殼體上開設所述安裝空間,所述殼體底壁的邊緣處開設有一供所述導液管穿過的第一通孔,該第一通孔與所述安裝空間相互貫通。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相互貫通。
[0013]優選地,所述導液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處,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並向殼體的下方延伸。
[0014]優選地,鎂合金轉液裝置還包括一過濾器,所述過濾的底壁上開設有若干供金屬溶液穿過的過濾孔。
[0015]優選地,所述加熱層的表面上設置有若干加熱體。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包括一機架、一坩堝、一坩堝蓋、至少一層加熱層、一用於將金屬溶液導出坩堝的導液管以及一用於控制所述導液管流量的控制閥。可通過該特定結構的坩堝為熔融狀的金屬溶液進行靜置,將熔融狀的金屬溶液內的熔渣進行沉澱,從而防止熔渣堵塞導液管。所述坩堝蓋能有效的防止坩堝中的鎂合金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等物質發生反應,從而提高生產的鎂棒的質量。
[0018]另外,為了更好的防止熔渣堵塞導液管,在所述坩堝蓋的進口處設置一過濾器。
[0019]與傳統技術相比,經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的金屬溶液內的熔渣少、操作安全可控、鎂液純淨等優良特點。所以沒有熔渣或氧化物等物品堵塞管道的現象,避免了傳統工藝的管道堵塞故障,因維修困難而造成的臨時停機損失。
[0020]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鎂合金轉液裝置剖視圖;
[0022]圖2為圖1中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具體實施例
[0024]參照圖1,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鎂合金轉液裝置,包括一機架I以及安裝在機架I上的一坩堝2、一坩堝蓋3、至少一層加熱層4、一導液管5以及一控制閥6。所述坩堝2用於容置金屬溶液,使金屬溶液內的熔渣充分沉澱。所述坩堝蓋3覆蓋在坩堝2的上端,並與坩堝2配合形成用於容置金屬溶液的容置腔7。所述坩堝蓋3上設置有一供金屬溶液流入容置腔7的進口 30,該進口 30與鎂溶液的保溫爐貫通。所述導液管5固定在所述坩堝2的底壁上,用於將容置腔7內的金屬溶液導出坩堝2外。所述控制閥6安裝在所述坩堝蓋3上,並與所述導液管5對齊設置,該控制閥6用於控制導液管5內金屬溶液的流量,從而保證後續鎂棒的製作工藝順利進行。坩堝2可不與鎂發生反應的雙金屬材料坩堝。
[0025]所述機架I包括一殼體11,以及至少三個用於支撐殼體11的支撐腳12。所述殼體11上開設有一用於安裝所述坩堝2、加熱層4的安裝空間(圖未標),該安裝空間的上端開口,所述殼體11底壁的邊緣處開設有一供所述導液管5穿過的第一通孔13,該第一通孔13與所述安裝空間相互貫通。
[0026]所述坩堝2安裝在所述機架I的殼體11上,且該坩堝2的底壁與殼體11的內部之間形成有第一間隙10。所述坩堝2的底壁的邊緣處開設有一用於安裝導液管5的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20與第一通孔13同軸。所述坩堝2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一凹陷部22。該凹陷部22對應位置的底壁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傾斜壁221、第二傾斜壁222,所述第一傾斜壁221與所述進口 30對齊。所述第二傾斜壁222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小於所述第一傾斜壁221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所述第二傾斜壁222位於第二通孔20與第一傾斜壁221之間,該第二傾斜壁222用於提高熔渣沉澱的效果,防止熔渣堵塞安裝在第二通孔20處的導液管5。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水平面是指,坩堝2內的金屬溶液靜置時,金屬溶液上表面所在平面。
[0027]所述加熱層4安裝在所述第一間隙10內,且固定在所述殼體11的內壁上,用於為坩堝2內的金屬溶液進行保溫。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層4為兩層。所述加熱層4與坩堝2的底壁之間形成有第二間隙(圖未標)。該加熱層4為本【技術領域】慣用的隔熱材料製成。
[0028]所述導液管5 —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20處,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通孔13並向殼體11的下方延伸,然後與其他的結晶器(圖未示)連通,該導液管5用於將坩堝2內的金屬溶液從容置腔7內導流至容置腔7外的結晶器內進行加工。所述導液管5的外側上安裝有一用於為導液管5加熱的加熱裝置50。
[0029]所述控制閥6包括一旋鈕61、一螺杆62、一活動杆63以及一活塞64。所述螺杆62上設有外螺紋,該螺杆62固定在坩堝蓋3上,所述旋鈕61的中間開設有一螺紋孔(圖未示),該旋鈕61通過所述螺紋孔與所述螺杆62螺接。所述活動杆6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旋鈕61上,活動杆63的下端與所述活塞64固定連接。所述活塞64與所述第二通孔20處的導液管5對齊設置。可通過轉動旋鈕61,帶動活動杆63上下運動,從而帶動所述活塞64上下運動,從而實現控制所述導液管5金屬溶液的流量。
[0030]以鎂溶液為例,對本實施例的鎂合金轉液裝置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
[0031]工作時,當保溫爐的鎂溶液進入該鎂合金轉液裝置時,首先經過坩堝蓋3上的進口 30流入坩堝2內靜置,並可通過加熱加熱層4為坩堝2內的鎂溶液進行加熱等,由於坩堝2為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凹陷部22,並在凹陷部22處的底壁呈斜坡狀,所以能有效的沉澱鎂溶液內的熔渣,此時第二通孔20處的導液管5被控制閥6的活塞64堵塞。當鎂液靜置一定時間後通過轉動控制閥6的旋鈕61,使得活塞64離開第二通孔20,鎂液流經導液管5,流入結晶器進行鎂棒生產。
[0032]作為另一較佳實施例,為了更好的防止熔渣堵塞導液管5,本實用新型的鎂合金轉液裝置,還包括一用於對將要進入容置腔7的金屬溶液進行初步過濾的過濾器8,所述過濾器8安裝在所述坩堝蓋3上的進口 30處.參照圖3,所述過濾器8上開設有若干供金屬溶液穿過的過濾孔81。所述過濾孔81與所述容置腔7相互貫通。當有金屬溶液覆蓋在過濾器8上時,所述容置腔7密封,從而可有效的防止容置腔7內的金屬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分等物質發生反應。所述過濾孔81可為漏鬥形。為了保證金屬溶液順利進入容置腔7內,可在過濾器8的一側設置一氣保管9,該氣保管9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常用技術手段。
[0033]作為另一較佳實施例,為了更好的保持坩堝2內的金屬溶液的溫度,可在所述加熱層4的表面上設置若干用於為坩堝2內的金屬溶液補充熱量的加熱體41。
[0034]作為另一較佳實施例,可在坩堝蓋3上設置用於檢測容置腔7內部溫度的電熱偶31。
[0035]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機架、一坩堝蓋、至少一層加熱層、一用於靜置金屬溶液的坩堝、一用於將金屬溶液導出坩堝的導液管以及一用於控制所述導液管流量的控制閥; 所述機架上開設有一安裝空間,所述坩堝固定在機架的安裝空間內,並與安裝空間的內壁之間形成有一第一間隙;所述坩堝蓋覆蓋在坩堝的上端;所述坩堝蓋上開設有一供金屬溶液流入坩堝的進口 ;所述加熱層固定在機架上,並位於第一間隙內;所述導液管固定在所述坩堝的底壁上,所述控制閥安裝在所述坩堝蓋上,並與所述導液管對齊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坩堝底壁的邊緣處開設有一用於安裝導液管的第二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坩堝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一凹陷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凹陷部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傾斜壁、第二傾斜壁,所述第一傾斜壁與所述進口對齊;第二傾斜壁位於第一傾斜壁與第二通孔之間;所述第二傾斜壁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比所述第一傾斜壁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包括一殼體,以及至少三個用於支撐殼體的支撐腳;所述殼體上開設所述安裝空間,所述殼體底壁的邊緣處開設有一供所述導液管穿過的第一通孔,該第一通孔與所述安裝空間相互貫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相互貫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液管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處,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並向殼體的下方延伸。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過濾器,所述過濾的底壁上開設有若干供金屬溶液穿過的過濾孔。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液管的外側上安裝有一用於為導液管加熱的加熱裝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鎂合金轉液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層的表面上設置有若干加熱體。
【文檔編號】B22D21/04GK203578737SQ201320618742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陳曉陽, 段江峰, 姜必紅 申請人:深圳市亞美聯合壓鑄設備有限公司, 江西省中鎂裝備有限公司